柱面零件通用拾取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366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柱面零件通用拾取机械手,位于机架上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之间安装正反旋丝杠,两套滑块组件设置机架横梁上,电机连接第一支座,两个方形丝杠螺母设置在正反旋丝杠两侧对称位置,两个直线轴承支座分别连接两个方形丝杠螺母,两个直线轴承分别连接两个直线轴承支座,两个L型压板、两个大手爪和两个小手爪分别连接两个滑块组件,两个定位套筒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导杆上,直线轴承与L型压板通过圆导杆相联接,大弹簧、小弹簧设置圆导杆上,大弹簧一端连接直线轴承支座,大弹簧另一端连接L型压板,小弹簧一端连接L型压板,小弹簧另一端连接圆导杆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同时实现内柱面、外柱面零件的夹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面零件通用拾取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柱面零件通用拾取机械手,具体地说就是应用电机及其附属机构完成内柱面、外柱面零件的拾取。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及其它生产型行业中,很多工位为工件的拾取操作。如冲压件成型,需要用机械手进行板材的拾取操作再放入液压机内,这些操作一般动作简单,重复性强。目前针对这种需求,设计了很多拾取机械或机械手,包括电动的、液动的以及气动的等等。但是目前这种机械或机械手大部分不能同时实现内柱面、外柱面零件的通用拾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面零件通用拾取机械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抓取可靠,用于内柱面、外柱面零件的拾取。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机架、电机、第一支座、正反旋丝杠、方形丝杠螺母、直线轴承、定位套筒、滑块组件、小手爪、大手爪、第二支座、直线轴承支座、大弹簧、L型压板、小弹簧和圆导杆,第一支座与机架相联接,第二支座与机架相联接,两套滑块组件设置在机架的横梁上,电机与第一支座相联接,正反旋丝杠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座上,正反旋丝杠的另外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上,两个方形丝杠螺母分别设置在正反旋丝杠两侧对称位置,两个直线轴承支座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柱面零件通用拾取机械手,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1)、电机(2)、第一支座(3)、正反旋丝杠(4)、方形丝杠螺母(16)、直线轴承(5)、定位套筒(6)、滑块组件(7)、小手爪(8)、大手爪(9)、第二支座(10)、直线轴承支座(11)、大弹簧(12)、L型压板(13)、小弹簧(14)和圆导杆(15),第一支座(3)与机架(1)相联接,第二支座(10)与机架(1)相联接,两套滑块组件(7)设置在机架(1)的横梁上,电机(2)与第一支座(3)相联接,正反旋丝杠(4)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座(3)上,正反旋丝杠(4)的另外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10)上,两个方形丝杠螺母(16)分别设置在正反旋丝杠(3)两...

【技术特征摘要】
1.柱面零件通用拾取机械手,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I)、电机(2)、第一支座(3)、正反旋丝杠(4)、方形丝杠螺母(16)、直线轴承(5)、定位套筒(6)、滑块组件(7)、小手爪(8)、大手爪(9)、第二支座(10)、直线轴承支座(11)、大弹簧(12)、L型压板(13)、小弹簧(14)和圆导杆(15),第一支座(3)与机架(I)相联接,第二支座(10)与机架(I)相联接,两套滑块组件(7)设置在机架(I)的横梁上,电机(2)与第一支座(3)相联接,正反旋丝杠(4)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座(3)上,正反旋丝杠(4)的另外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10)上,两个方形丝杠螺母(16 )分别设置在正反旋丝杠(3 )两侧对称位置,两个直线轴承支座(11)分别与两个方形丝杠螺母(16)相联接,两个直线轴承(5)分别与两个直线轴承支座(11)相联接,两个L型压板(13)分别与两个滑块组件(7)相连接,两个大手爪(9)分别与两个滑块组件(7)相联接,两个小手爪(8)分别与两个滑块组件(7)相联接,两个定位套筒(6)分别设置在两个圆导杆(15)上,直线轴承(5)与L型压板(13)通过圆导杆(15)相联接,大弹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邓高见徐江海黄俊炜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