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341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吸收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该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包括防爬齿板、抗弯导杆、挤胀压溃管、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周边设置有切削片,所述抗弯导杆上套设有切削套,所述切削套位于防爬齿板与切削片之间。该吸能防爬装置的切削套在后退过程中会被切削片切削,切削过程产生挤压、摩擦、失效破坏的效果,进而稳定快速的吸收冲击动能,同时挤胀压溃管也能起到吸能的作用,这样吸能方式多样,吸能元件吸能容量较大,可以有效吸收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适合在轨道交通车辆被动安全技术领域推广运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被动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是为了尽量减小不可避免情况下而引起的车辆碰撞事故的损失。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轨道交通车辆在撞击过程中,当车钩达到吸能容量发生剪断脱落后,车辆端部的防爬齿板开始接触并相互啮合,以防止车辆发生爬车,同时设计的吸能管通过压溃变形来吸收动能。但是,现有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的吸能方式单一,会引起过大的峰值力造成乘客区域受到的减速度过大,且吸能元件吸能容量和行程有限,不能有效吸收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不能有效减小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带来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吸收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能量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包括防爬齿板、抗弯导杆、挤胀压溃管、安装座,所述防爬齿板、安装座分别固定在挤胀压溃管的两端,所述抗弯导杆设置在挤胀压溃管内,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孔径与抗弯导杆的直径相适配且引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爬齿板(1)、抗弯导杆(2)、挤胀压溃管(3)、安装座(4),所述防爬齿板(1)、安装座(4)分别固定在挤胀压溃管(3)的两端,所述抗弯导杆(2)设置在挤胀压溃管(3)内,所述安装座(4)上设置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孔径与抗弯导杆(2)的直径相适配且引导孔位于挤胀压溃管(3)内,所述抗弯导杆(2)的一端固定在防爬齿板(1)上,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安装座(4)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周边设置有切削片(5),所述抗弯导杆(2)上套设有切削套(6),所述切削套(6)位于防爬齿板(1)与切削片(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爬齿板(I)、抗弯导杆(2)、挤胀压溃管(3)、安装座(4),所述防爬齿板(I)、安装座(4)分别固定在挤胀压溃管(3)的两端,所述抗弯导杆(2)设置在挤胀压溃管(3)内,所述安装座(4)上设置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孔径与抗弯导杆(2 )的直径相适配且引导孔位于挤胀压溃管(3 )内,所述抗弯导杆(2 )的一端固定在防爬齿板(I)上,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安装座(4)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周边设置有切削片(5),所述抗弯导杆(2)上套设有切削套(6),所述切削套(6)位于防爬齿板(I)与切削片(5)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套(6)的一端与防爬齿板(I)接触,另一端与切削片(5)接触并且切削片(5)切入切削套(6)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筒体(7),所述第一筒体(7)的内径与引导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筒体(7)向挤胀压溃管(3)内部延伸,所述切削片(5)固定第一筒体(7)的端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吸能防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毓江肖守讷朱涛杨超阳光武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