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的水性聚氨酯造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2341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的水性聚氨酯造面方法,以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为基材,首先,将含有水性聚氨酯涂饰剂、水性色浆、纳米二氧化硅、润湿剂、偶联剂和交联剂等成分的面层浆料,刮涂在离型纸上形成面层,并进行干燥;然后,将水性聚氨酯粘合剂和交联剂等成分的粘合浆料,刮涂在面层之上,再与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进行贴合;最后,经过干燥、冷却、剥离得到具有水性聚氨酯涂层的超细纤维合成革。采用这种造面方法,不仅能够解决超细纤维合成革造面的溶剂污染问题,而且得到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剥离强度大于20(N/20mm),表面颜色牢度,干擦大于4级,湿擦大于3.5级,透水汽性大于1.1(mg/cm2·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细纤维合成革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超细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差别化纤维的一种,是新型合成纤维的典型代表。目前国际上没有准确的定义,各国定义略有不同,但都以线密度为定义标准。德国的纺织品协会将PET线密度低于l.0dtex、PA线密度低于l.0dtex的单纤统称为超细纤维,美国的PET委员会将单丝细度为0.3dtex?1.0dtex的纤维定义为超细纤维,AKZO则认为超细纤维的上限应为0.3dtex,意大利则将0.5dtex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目前国内基本把单丝细度在1.1dtex以下的纤维统称为超细纤维,而小于0.1dtex的称为极细纤维。各大品种的合成纤维都可纺制超细纤维,如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纤维等。由于超细纤维单丝的线密度大大低于普通纤维,最细的可达0.0OOldtex,由于单丝线密度的急剧降低,就决定了超细纤维有许多不同于常规纤维的特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合成革的生产系统不断地吸收其它行业的高新技术,如果说最初的人造革是第一代产品,那么合成革就是第二代产品,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的出现自然就属于第三代产品。该产品以超细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的水性聚氨酯造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面层浆料的制备以重量份数计,取水性聚氨酯涂饰剂80~90份,水性色浆3~10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偶联剂0.1~0.5份,交联剂0.1~0.5份均匀混合,得到面层浆料;2)面层的刮涂首先,将面层浆料刮涂在离型纸上,并控制涂层厚度为0.02~0.1mm;然后干燥处理,得到带有面层的离型纸;3)粘合层浆料的制备以重量份数计,取水性聚氨酯粘合剂90~98份、交联剂0.5~2份混合均匀,得到粘合层浆料;4)粘合层的刮涂首先,将粘合层浆料刮涂在步骤2)所得带有面层的离型纸的面层之上,控制粘合层浆料涂层的厚度为0.0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的水性聚氨酯造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面层浆料的制备 以重量份数计,取水性聚氨酯涂饰剂80?90份,水性色浆3?10份,纳米二氧化硅I?2份,偶联剂0.1?0.5份,交联剂0.1?0.5份均匀混合,得到面层浆料; 2)面层的刮涂 首先,将面层浆料刮涂在离型纸上,并控制涂层厚度为0.02?0.1mm ;然后干燥处理,得到带有面层的离型纸; 3)粘合层浆料的制备 以重量份数计,取水性聚氨酯粘合剂90?98份、交联剂0.5?2份混合均匀,得到粘合层浆料; 4)粘合层的刮涂 首先,将粘合层浆料刮涂在步骤2)所得带有面层的离型纸的面层之上,控制粘合层浆料涂层的厚度为0.05?0.2mm ;然后,将带有粘合浆料涂层的离型纸与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贴合;最后依次进行干燥处理、冷却,将离型纸剥离,即完成水性聚氨酯在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的造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的水性聚氨酯造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干燥处理的具体操作为:将刮涂有面层浆料的离型纸放入烘箱第一节烘箱,在60?90°C下烘I?2min,再进入第二节烘箱,在90?150°C下烘I?2min,使涂层完全干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勤顾宇霆丁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安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