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01350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22:45
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将脂肪酸、三乙胺和聚合物二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在80~95℃下反应30~35min,然后脱水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再于80~85℃下反应2~2.5h,再加入DMPA和1,4‑丁二醇,在80~85℃反应1.5~2h,降温到40~45℃;最后,加入含有扩链剂和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在40~45℃反应1~1.5h,得到发泡型水性聚氨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发泡作用,合成过程没有使用任何溶剂,可用于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发泡贝斯、水性聚氨酯涂层布和水性聚氨酯发泡薄膜等产品的生产,解决了生产中因为使用溶剂型聚氨酯而产生的溶剂污染和溶剂残留问题。

Foaming type aqueous polyurethan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ethod

A kind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foa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ethod of fatty acids, three ethylamine and polymer diols are added into a reaction kettle, in 80 ~ 95 DEG C for 30 ~ 35min, and then dehydrated after adding diisocyanate, again at 80 ~ 85 DEG C for 2 ~ 2.5h, then add DMPA and 1,4 butanediol, at 80 to 85 DEG C for 1.5 ~ 2H, down to 40 to 45 DEG C; finally, deionized water solution containing chain extender and emulsifier, at 40 to 45 DEG C for 1 ~ 1.5h, obtained foaming polyurethane. The invention of the foamed polyurethane foam, with good effect, the synthesis process without the use of any solvent, can be used for water-based polyurethane synthetic leather, foam Beth,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 cloth an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foaming film and other products, in the production are solved by solvent pollution caused for the use of solvent based polyurethane and solvent resid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聚氨酯
,特别涉及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及要求的不断提高,溶剂型聚氨酯由于其严重的溶剂污染而逐渐被无污染型的聚氨酯代替,其中水性聚氨酯(WPU)由于环保性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聚氨酯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其中,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水性聚氨酯的开发逐步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水性聚氨酯可采用外乳化法和内乳化法制备。外乳化法即在外加乳化剂的条件下依靠高剪切力将聚氨酯强制乳化于水中,该方法制备的WPU粒子粒径粗大,稳定性较差,国内外目前已很少采用这种制备方法。内乳化法是指,在预聚体合成的这个过程中,将具有亲水作用的基团引入到PU的主链上,利用亲水基团使PU链段本身具有亲水性。然后在剪切外力作用下,分散到水中形成WPU乳液。这种生产WPU乳液的方法,可以得到稳定性好和机械性能优异的PU,是目前生产WPU的普遍方法。根据水性聚氨酯合成方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合成工艺。(1)预聚体分散法预聚体分散法指先在合成聚氨酯预聚体时引入亲水基团,在不加溶剂或者加入很少溶剂的条件下进行中和乳化,乳化的同时再加入扩链剂进行后扩链,最后得到WPU树脂。这种合成工艺具有使用的溶剂少的优点,能够生成支化的大分子。(2)丙酮法丙酮法指在合成预聚体的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有机溶剂来稀释聚氨酯,防止粘度太大导致乳化困难,然后加水进行乳化,形成WPU,最后再将WPU乳液中的溶剂蒸离。而丙酮作为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所以也称丙酮法。该法合成的水性聚氨酯性能稳定,重复性好,但是使用了大量的溶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熔融分散法熔融分散法指合成含有亲水基的缩二脲基或端脲基聚氨酯低聚物,然后将其熔融,在机械搅拌下直接乳化于水中,乳化的同时再与甲醛进行扩链反应。整个反应无需溶剂,但是维持合成反应过程的温度较高,而且得到的PU分子量较低。(4)酮亚胺/酮连氮法酮亚胺/酮连氮法是指在预聚体分散法中用酮亚胺或酮连氮来代替二元伯胺进行后扩链。酮亚胺/酮连氮是一种封端的二胺类扩链剂,二胺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稳定的解封出来,可以使扩链反应平稳的进行。所以用该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具有性能良好、粒径比较均匀和乳液稳定性高的特点。(5)保护端基乳化法保护端基乳化法指在预聚体乳化之前用封闭剂将异氰酸酯基团封闭起来,然后进行乳化制备得到水性聚氨酯。这种水性聚氨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加热可以使封闭的异氰酸酯基团解封出来,这些异氰酸酯基团可以和水或其他交联剂发生反应,形成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材料。这种制备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封闭效果好且解封温度合适的封闭剂。依据上述传统的水性聚氨酯生产工艺,基本上都是采用间歇式的生产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批差较大。而且多数的生产过程有溶剂的参与,会有溶剂的污染和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应用方法,该制备方法综合了外乳化和内乳化法的优点,所得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发泡作用,合成过程没有使用任何溶剂,可用于水性聚氨酯发泡贝斯、水性聚氨酯涂层布和水性聚氨酯发泡薄膜等产品的生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使用溶剂型聚氨酯而产生的溶剂污染和溶剂残留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将脂肪酸、三乙胺和聚合物二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在80~95℃下反应30~35min,然后脱水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再于80~85℃下反应2~2.5h,再加入DMPA和1,4-丁二醇,在80~85℃反应1.5~2h,降温到40~45℃;最后,加入含有扩链剂和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在40~45℃反应1~1.5h,得到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其中,脂肪酸、三乙胺、聚合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DMPA、1,4-丁二醇、扩链剂、乳化剂、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0~15):(8~12):(35~45):(4~6):(5~8):(9~11):(0.1~0.3):(2500~350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脱水是在真空下进行的,并且脱水时间为15~20min。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脂肪酸为硬脂酸、月硅酸或棕榈酸。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聚合物二元醇为聚酯二元醇、聚醚二元醇或聚丁烯二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聚酯二元醇为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醚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丁烯二醇为PPG。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二异氰酸酯为带有两个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胺、水合肼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乳化剂为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应用方法,使用时,将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加入泡沫发生器,通过控制空气的进入量和空气发泡机的物理机械的搅拌作用,得到水性聚氨酯发泡浆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其一,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双乳化的技术,首先在预聚体合成阶段加入亲水性扩链剂DMPA将亲水基团引入,然后在二次扩链时再加入乳化剂,综合了外乳化和内乳化法的优点,能够合成革高固含量的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和现有的合成方法比较而言,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合成方法,在预聚体合成阶段加入的亲水性扩链剂DMPA的量比较少,因此,合成预聚体时粘度较小,预聚体乳化时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固含量。在二次扩链时再加入乳化剂,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外乳化作用,有效的提高乳液的稳定性,而且这种外加的乳化剂在水性聚氨酯物理机械发泡时起到很好的发泡和稳泡作用,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合成方法,就能够合成具有良好发泡作用的水性聚氨酯;其二,本专利技术中的合成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反应体系的粘度较小,整个合成过程中不需要外加任何的溶剂来降低反应体系的粘度,因此,最终的产品没有溶剂污染和溶剂残留的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为了降低体系粘度加入溶剂,而产生的溶剂污染和溶剂残留问题;其三,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发泡贝斯、水性聚氨酯涂层布和水性聚氨酯发泡薄膜等产品的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只限于这些例子。本专利技术中含有扩链剂和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是通过将扩链剂和乳化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制得;本专利技术中的聚合物二元醇还可以为聚碳酸酯二元醇。实施例1将脂肪酸、三乙胺和聚合物二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在80℃下反应35min,然后真空脱水15min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再于80℃下反应2.5h,再加入DMPA(二羟甲基丙酸)和1,4-丁二醇,在80℃反应1.5h,降温到40℃;最后,加入含有扩链剂和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在40℃反应1.5h,得到合成革用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其中,含有扩链剂和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是通过将扩链剂和乳化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制得;脂肪酸、三乙胺、聚合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DMPA、1,4-丁二醇、扩链剂、乳化剂、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0:8:40:6:7:9:0.1:2500。所述的脂肪酸是硬脂酸。所述的聚合物二元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脂肪酸、三乙胺和聚合物二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在80~95℃下反应30~35min,然后脱水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再于80~85℃下反应2~2.5h,再加入DMPA和1,4‑丁二醇,在80~85℃反应1.5~2h,降温到40~45℃;最后,加入含有扩链剂和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在40~45℃反应1~1.5h,得到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其中,脂肪酸、三乙胺、聚合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DMPA、1,4‑丁二醇、扩链剂、乳化剂、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0~15):(8~12):(35~45):(4~6):(5~8):(9~11):(0.1~0.3):(2500~35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脂肪酸、三乙胺和聚合物二元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在80~95℃下反应30~35min,然后脱水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再于80~85℃下反应2~2.5h,再加入DMPA和1,4-丁二醇,在80~85℃反应1.5~2h,降温到40~45℃;最后,加入含有扩链剂和乳化剂的去离子水溶液,在40~45℃反应1~1.5h,得到发泡型水性聚氨酯;其中,脂肪酸、三乙胺、聚合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DMPA、1,4-丁二醇、扩链剂、乳化剂、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0~15):(8~12):(35~45):(4~6):(5~8):(9~11):(0.1~0.3):(2500~3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脱水是在真空下进行的,并且脱水时间为15~2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脂肪酸为硬脂酸、月硅酸或棕榈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泡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元赵昭张铭芮丁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