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144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不必提高车座刚性、用于锁定车座的锁定装置的刚性,能够谋求轻量化,而且能够维持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具备:车座(27);设置于所述车座(27)之下的收纳箱(810);至少将所述收纳箱(810)的侧方覆盖的侧罩(67A);设置于车辆侧面的抓握部(810A)。所述侧罩(67A)具有凹部(672),在所述凹部(672)的上表面设有开口部(673)。在所述开口部(673)的位置,向上侧凹陷的抓握部(810A)与所述收纳箱(810)一体地形成,沿着所述抓握部(810A)配置有所述侧罩(67A)的凹部(672)的上方的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不必提高车座刚性、用于锁定车座的锁定装置的刚性,能够谋求轻量化,而且能够维持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具备:车座(27);设置于所述车座(27)之下的收纳箱(810);至少将所述收纳箱(810)的侧方覆盖的侧罩(67A);设置于车辆侧面的抓握部(810A)。所述侧罩(67A)具有凹部(672),在所述凹部(672)的上表面设有开口部(673)。在所述开口部(673)的位置,向上侧凹陷的抓握部(810A)与所述收纳箱(810)一体地形成,沿着所述抓握部(810A)配置有所述侧罩(67A)的凹部(672)的上方的面。【专利说明】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
本技术涉及立起中央撑架时供握持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踏板型的两轮摩托车等的跨骑型车辆具备当立起中央撑架时供从跨骑型车辆下车的乘坐者握持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已知下述结构:设有用于握持的抓握部,在抓握部的外侧配置有车座的缘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作为其它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已知下述结构:设有用于握持的抓握部,在抓握部内设有用于握持的细长的固定(standing)手柄(例如,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09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927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中,由于在抓握部的外侧配置有车座的下缘,因此当握持着抓握部将车辆抬起时,存在对车座施加握持负载的情况。因此,需要提高车座刚性、以及以车座不至于开闭的方式进行锁定的锁定装置的刚性。其结果是,难以实现跨骑型车辆的轻型化。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中,抓握部内的用于握持的细长的固定手柄构成框架的一部分。因此,由于必须将框架的一部分配置于抓握部内,因此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降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不必提高用于确保车座刚性以及用于锁定车座的锁定装置的刚性,能够谋求轻型化,而且能够维持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I中,为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具备:车座;设置于所述车座之下的收纳箱;至少将所述收纳箱的侧方覆盖的侧罩;设置于车辆侧面的抓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具有凹部,在所述凹部的上表面设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的位置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所述抓握部,所述抓握部与所述收纳箱一体地形成,沿着所述抓握部配置有所述侧罩的凹部的上方的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长地形成,并且,所述开口部接近所述凹部的前壁而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3中,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凹部的前壁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比后壁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固定于车身框架,所述侧罩以将所述收纳箱的上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5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构成为包括:形成为有底筒状的收纳部;从所述收纳部向后方板状地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抓握部以跨着所述收纳部与所述延伸部的边界的方式形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6中,其特征在于,将车身框架紧固于所述收纳箱的紧固部设置于收纳箱,所述紧固部和所述抓握部通过向下方延伸的肋部壁而连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7中,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侧罩的凹部的上缘相邻地设有饰边。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记载的技术,侧罩具有凹部,在凹部的上该抓握部与收纳箱一体地形成。因此,由于在形成于侧罩的凹部中配置抓握部,因此不会对车座的底板施加不需要的握持负载,能够实现车座、用于使车座开闭的车座锁定件的轻型化。另外,能够通过收纳箱和侧罩形成握持部,能够提高强度。另外,由于无需使车身框架配置于凹部内,因此能够维持车身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技术,凹部在前后方向上长地形成,并且,开口部接近凹部的前壁而设置,因此,凹部能够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中心侧。由此,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接近中央撑架的位置配置抓握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中央撑架支撑的作业。另外,由于开口部接近前壁地设置,因此能够抑制雨水等从开口部的侵入。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技术,形成于凹部的前壁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比后壁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小,因此能够抑制侵入凹部的行驶风,并且,能够将流入的行驶风良好地排出。因此,能够抑制行驶阻力。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技术,收纳箱固定于车身框架,侧罩以将收纳箱的上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采用先将收纳箱组装于车身框架的构成。由此,能够采用能够良好地承受抓握部的握持负载的构成,并且,能够采用以从收纳箱的上表面以侧罩对收纳箱进行覆盖的方式组装侧罩的构成。因此,不进行从后方使侧罩暂时变形而将收纳箱组装于车身框架的操作,因此能够提高侧罩的刚性,与收纳箱接近地配置。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抓握部的强度及刚性。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技术,抓握部以跨着收纳部和延伸部的边界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构成,能够跨着复杂的面构成而形成抓握部,能够使抓握部的刚性提高。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技术,紧固部和抓握部通过向下方延伸的肋部壁连结,因此更容易使负载传递至车身框架,能够使抓握部的刚性提高。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技术,由于与侧罩的凹部的上缘相邻地设有饰边,因此能够抑制因握持而在凹部的上缘导致的损伤。【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两轮摩托车I的左侧视图。图2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的左侧视图。图3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抓握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抓握部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以及后部侧罩67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左侧视图。图8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仰视图。图9是沿图5的A-A线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下方立体图。图11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后部侧罩67、尾灯单元840、货架850等取下的样子的左侧视图。图12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后部侧罩67、尾灯单元840、货架850等取下的样子的右侧视图。图13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图14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是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剖切的放大剖视图。图15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是在车辆的右侧剖切的放大剖视图。图16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的后视图。图17是表示保持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的电池支架152的图,图17 Ca)是主视图,图17 (b)是左侧视图,图17 (c)是仰视图。图18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后部侧罩67、收纳箱810等取下的样子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后部侧罩67、收纳箱810等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850及其周边的后视图。图21是表示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具备:车座(27);设置于所述车座(27)之下的收纳箱(810);至少将所述收纳箱(810)的侧方覆盖的侧罩(67);设置于车辆侧面的抓握部(810A),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67A)具有凹部(672),在所述凹部(672)的上表面设有开口部(673),在所述开口部(673)的位置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所述抓握部(810A),所述抓握部(810A)与所述收纳箱(810)一体地形成,沿着所述抓握部(810A)配置有所述侧罩(67A)的凹部(672)的上方的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波户香织铃木善彦山中伯纯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