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2811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上设有四个螺钉孔,分别关于机匣壳体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在机匣壳体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新型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同时满足上悬挂与下托的后悬置方案,提高托架连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使新壳体研制周期缩短,产品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上设有四个螺钉孔,分别关于机匣壳体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在机匣壳体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新型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同时满足上悬挂与下托的后悬置方案,提高托架连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使新壳体研制周期缩短,产品维修方便。【专利说明】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是应用于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辆匹配过程的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辆匹配过程中,原有的螺栓连接在实际装配中精确度较差,不能同时满足上悬挂和下托两种悬置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难以保证装配力矩,维修时需求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满足上悬挂与下托的后悬置方案的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上设有四个螺钉孔,分别关于机匣壳体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在机匣壳体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新型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同时满足上悬挂与下托的后悬置方案,提高托架连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使新壳体研制周期缩短,产品维修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可知,本技术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I上设有四个螺钉孔2,分别关于机匣壳体I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在机匣壳体I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3。本技术在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I上设有四个螺钉孔2,分别关于机匣壳体I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四个螺钉连接可保证安装精度,对称的安装点位置保证连接稳定性;同时螺钉尺寸短,拆装空间需求量小,可维修性更好。在机匣壳体I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3,保证机匣壳体I强度,使悬置方式更可靠。这种布置方式在上悬挂和下托两种悬置方案中均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I)上设有四个螺钉孔(2),分别关于机匣壳体(I)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在机匣壳体(I)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3)。【文档编号】B60K17/04GK203713548SQ201320848125【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专利技术者】樊于朝, 黄卫东, 熊维江, 赵刚, 池青山, 高健, 王凡, 钱殿勇, 崔思萌, 武斌 申请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箱后悬置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变速箱后机匣壳体(1)上设有四个螺钉孔(2),分别关于机匣壳体(1)水平轴线和竖直轴线对称布置,在机匣壳体(1)上端中轴线两侧对称设有两处加强筋(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于朝黄卫东熊维江赵刚池青山高健王凡钱殿勇崔思萌武斌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