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19598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0 05:00
一种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伪栅极结构,所述伪栅极结构包括栅介质层、位于所述栅介质层上的保护层、位于所述保护层上的氧化物层和位于所述氧化物层上的伪栅极;所述栅介质层的材料为含氧材料,所述氧扩散至保护层上表面形成氧化层;形成伪栅极结构后,形成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形成源极和漏极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暴露出所述伪栅极结构的上表面;去除所述伪栅极,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中形成伪栅沟槽;形成伪栅沟槽后,去除所述氧化物层及所述氧化层;去除所述氧化物层、氧化层后,在所述伪栅沟槽中形成栅电极。该方法可以使晶体管得到均匀的阈值电压,从而提高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尺寸的不断减小,传统的Si02作为栅介质已经不能满足集成电路高速发展的需要。当Si02栅介质在IOnm厚度以下时将出现隧道电流、真空缺陷、可靠性变差和性能失效等问题,漏电流及功耗急剧上升,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功耗反而会随之增大。而且,由于短沟道效应的出现,会降低CMOS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出现阈值电压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新型的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相比传统工艺,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可使漏电流减少10倍之多,功耗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如果在相同功耗下,理论上性能可提升20%左右。现有技术中高k金属栅极包括:如图1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1,在半导体衬底I上形成介质材料层2a、位于介质材料层2a上的高k栅介质材料层3a。在沉积完高k栅介质材料层3a之后,需将形成有介质材料层2a及高k栅介质材料层3a的半导体衬底I运送至另一个反应腔室中,以在高k栅介质材料层3a上形成多晶娃材料层5a。为避免在运送形成有高k栅介质材料层3a的半导体衬底I及排队等待形成多晶硅材料层5a的过程中,高k栅介质材料层3a会暴露在大气环境中被氧化以致影响其质量,在沉积完高k栅介质材料层3a之后,需在同一个反应腔室中继续在高k栅介质材料层3a上形成保护材料层4a,保护材料层4a的材料可为TiN,TiN的形成方法可为 原子层沉积。将形成有保护材料层4a的半导体衬底I运送至另一个反应腔室中,在保护材料层4a上形成多晶娃材料层5a,多晶娃层5a用于形成伪栅极(dummy gate)。如图1和2所示,图形化所述介质材料层2a、高k栅介质材料层3a、保护材料层4a和多晶硅材料层5a,形成伪栅极结构,伪栅极结构包括:介质层2、高k栅介质层3、保护层4和多晶硅层5。然后根据欲形成的MOS晶体管的类型,进行离子注入,形成MOS晶体管的源极S和漏极D。如图2和图3所不,在半导体衬底I及多晶娃层5上形成层间介质层6,然后,对层间介质层6进行平坦化处理,直至露出多晶硅层5的表面。然后,去除多晶硅层5,形成伪栅沟槽7。如图3和图4所示,向伪栅沟槽7中填入金属,以形成金属栅极8。由上述制作方法形成的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阈值电压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形成的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阈值电压不均匀。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伪栅极结构,所述伪栅极结构包括栅介质层、位于所述栅介质层上的保护层、位于所述保护层上的氧化物层和位于所述氧化物层上的伪栅极;所述栅介质层的材料为含氧材料,所述氧扩散至保护层上表面形成氧化层;然后,形成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接着,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暴露出所述伪栅极结构的上表面;去除所述伪栅极,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中形成伪栅沟槽;形成伪栅沟槽后,去除所述氧化物层及所述氧化层;去除所述氧化物层、氧化层后,在所述伪栅沟槽中形成栅电极。可选地,所述伪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衬底上由下至上依次形成栅介质材料层、保护材料层、氧化物材料层和伪栅材料层;图形化所述栅介质材料层、保护材料层、氧化物材料层和伪栅材料层,对应分别形成栅介质层、保护层、氧化物层和伪栅极。可选地,所述图形化所述栅介质材料层、保护材料层、氧化物材料层和伪栅材料层的方法包括:在所述伪栅材料层上形成图形化的掩模层,定义伪栅极结构的位置;以所述图形化的掩模层为掩模,对所述伪栅极材料层进行第一刻蚀,形成伪栅极;对所述伪栅极侧壁进行氧化,在伪栅极侧壁形成侧壁氧化层;在伪栅极侧壁形成侧壁氧化层后,以所述图形化的掩模层及侧壁氧化层为掩模,进行第二刻蚀,刻蚀至所述衬底上表面,形成栅介质层和保护层,所述栅介质材料层对应形成栅介质层,所述保护材料层对应形成保护层;所述第一刻蚀完全刻蚀所述氧化物材料层,形成氧化物层;或者,所述第一刻蚀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氧化物材料层,所述第二刻蚀刻蚀剩余的氧化物材料层,形成氧化物层。可选地,所述伪栅极侧墙氧化的方法为在反应腔内,使所述伪栅极侧壁进行自氧化;或者,在刻蚀反应腔内用氧等离子体轰击所述伪栅极侧壁,对所述伪栅极侧壁进行氧化。可选地,所述第一刻蚀、形成所述侧壁氧化层和所述第二刻蚀在同一反应腔内进行。可选地,所述伪栅极结构还包括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栅介质层之间。可选地,所述介质层的材料为SiO2或者SiON。可选地,所述栅介质层的材料为高k栅介质材料。可选地,所述高k 栅介质材料为 Hf02、HfSiO, HfTaO, HfTiO, HfZrO, A1203、La2O3>ZrO2, LaAlO 或 HfSiON。可选地,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TaN或TiN。可选地,所述氧化物层的材料为Si02。可选地,所述氧化物层的厚度小于I 00 A,可选地,所述氧化物材料层的形成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可选地,所述伪栅极的材料为多晶硅。可选地,在所述伪栅极结构形成后,形成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之前,在所述伪栅极结构周围形成侧墙,所述侧墙为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当侧墙为单层结构时,侧墙的材料为氮化硅,当侧墙为叠层结构时,侧墙的最里层为氮化硅。可选地,利用稀释的氢氟酸去除所述氧化物层和氧化层。可选地,稀释的氢氟酸需要满足其对所述氧化物层、氧化层的刻蚀速率小于100 人/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方案形成晶体管的方法,在伪栅极结构的保护层和伪栅极之间增加了氧化物层。在去除伪栅极的刻蚀中,该刻蚀对氧化物层的刻蚀速率很低,氧化物层可以作为刻蚀停止层,避免由于过刻蚀而对保护层造成不规则损伤。而且使保护层上表面直接与氧化物层接触,可以减小形成氧化物层后在保护层上表面形成的氧化层的厚度,并使该氧化层的厚度均匀。在去除氧化物层和氧化层时,常采用湿法刻蚀,湿法刻蚀对氧化物层的选择性很高,对保护层的选择性很低,因此即使刻蚀时间过长,也不会对保护层造成损伤。综上,在伪栅极结构的保护层和伪栅极之间形成氧化物层,可以使保护层厚度均匀,使晶体管具有均匀的阈值电压,从而提高了其性能。而且在去除伪栅极的刻蚀中,该刻蚀对氧化物层的刻蚀速率很低,有利于去除伪栅极刻蚀工艺的操作和刻蚀形貌的控制。在具体实施例中,在伪栅极侧壁形成侧壁氧化层。形成厚度为t的侧壁氧化层,只会消耗厚度为0.45t的伪栅极材料,而在原伪栅极的几何尺寸外会形成厚度为0.55t的侧壁氧化层。该厚度为0.55t的侧壁氧化层在第二刻蚀过程中可以作为掩模,使栅介质层的宽度较无侧壁氧化层时要大,制成晶体管后沟道长度相对增加,能减弱短沟道效应,还有利于提高阈值电压的均匀性。而且在干法刻蚀去除伪栅极时,该干法刻蚀对侧壁氧化层的刻蚀速率很慢,因此可以有效控制该刻蚀工艺,起到保护其他材料层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至图4是现有技术中高k金属栅极的中间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晶体管的制作流程示意图;图6至图1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晶体管制作方法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金属栅极容易导致保护层的不规则损伤,并在保护层表面形成的深度不均匀的氧化层,造成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伪栅极结构,所述伪栅极结构包括栅介质层、位于所述栅介质层上的保护层、位于所述保护层上的氧化物层和位于所述氧化物层上的伪栅极;所述栅介质层的材料为含氧材料,所述氧扩散至保护层上表面形成氧化层;形成伪栅极结构后,形成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形成源极和漏极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暴露出所述伪栅极结构的上表面;去除所述伪栅极,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中形成伪栅沟槽;形成伪栅沟槽后,去除所述氧化物层及所述氧化层;去除所述氧化物层、氧化层后,在所述伪栅沟槽中形成栅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伪栅极结构,所述伪栅极结构包括栅介质层、位于所述栅介质层上的保护层、位于所述保护层上的氧化物层和位于所述氧化物层上的伪栅极;所述栅介质层的材料为含氧材料,所述氧扩散至保护层上表面形成氧化层; 形成伪栅极结构后,形成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 形成源极和漏极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暴露出所述伪栅极结构的上表面; 去除所述伪栅极,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中形成伪栅沟槽; 形成伪栅沟槽后,去除所述氧化物层及所述氧化层; 去除所述氧化物层、氧化层后,在所述伪栅沟槽中形成栅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栅极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所述衬底上由下 至上依次形成栅介质材料层、保护材料层、氧化物材料层和伪栅材料层; 图形化所述栅介质材料层、保护材料层、氧化物材料层和伪栅材料层,对应分别形成栅介质层、保护层、氧化物层和伪栅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形化所述栅介质材料层、保护材料层、氧化物材料层和伪栅材料层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伪栅材料层上形成图形化的掩模层,定义伪栅极结构的位置; 以所述图形化的掩模层为掩模,对所述伪栅极材料层进行第一刻蚀,形成伪栅极; 对所述伪栅极侧壁进行氧化,在伪栅极侧壁形成侧壁氧化层; 在伪栅极侧壁形成侧壁氧化层后,以所述图形化的掩模层及侧壁氧化层为掩模,进行第二刻蚀,刻蚀至所述衬底上表面,形成栅介质层和保护层,所述栅介质材料层对应形成栅介质层,所述保护材料层对应形成保护层; 所述第一刻蚀完全刻蚀所述氧化物材料层,形成氧化物层;或者,所述第一刻蚀刻蚀部分厚度的所述氧化物材料层,所述第二刻蚀刻蚀剩余的氧化物材料层,形成氧化物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侧壁氧化层的方法为:在反应腔内,使所述伪栅极侧壁进行自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江李凤莲王新鹏张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