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425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包括铰刀及钻夹头;铰刀固定在所述的钻夹头上;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还包括主体锥柄、活动套筒及钻夹头柄;主体锥柄设有中空的连接部和后端设有用于连接到车床尾座上的舌体的柄部,连接部的后端与柄部的前端相连接;活动套筒套合在连接部外,连接部的外壁与活动套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连接部和柄部的连接处设有对活动套筒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环;连接部和活动套筒之间还设有对活动套筒进行周向限位的周向限位装置;钻夹头柄固定在所述的活动套筒的前端内;钻夹头与所述的钻夹头柄之间紧配合。该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能自动调整使零件被铰孔的中心与铰刀中心同心且更换铰刀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包括铰刀及钻夹头;铰刀固定在所述的钻夹头上;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还包括主体锥柄、活动套筒及钻夹头柄;主体锥柄设有中空的连接部和后端设有用于连接到车床尾座上的舌体的柄部,连接部的后端与柄部的前端相连接;活动套筒套合在连接部外,连接部的外壁与活动套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连接部和柄部的连接处设有对活动套筒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环;连接部和活动套筒之间还设有对活动套筒进行周向限位的周向限位装置;钻夹头柄固定在所述的活动套筒的前端内;钻夹头与所述的钻夹头柄之间紧配合。该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能自动调整使零件被铰孔的中心与铰刀中心同心且更换铰刀较方便。【专利说明】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
技术介绍
铰刀在机械加工中是用于铰孔的工具,它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已加工孔表面薄层金属的旋转刀具。经铰削加工后的孔可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形状。现有技术的车床用铰孔装置包括铰刀和带有锥柄的钻夹头。使用时,将钻夹头的锥柄安装到车床尾座的锥孔内,摇动尾座手轮进行铰孔。此种现有技术的车床用铰孔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零件装夹误差、夹具和设备几何误差等原因,使得零件被铰孔的中心与铰刀中心不完全同心,这将会导致加工出来的孔的尺寸精度、圆度、椭圆度都无法达到标准,难以满足零件的设计要求。2、加工不同尺寸的孔需要不同尺寸的铰刀。目前更换铰刀的方法有两种:(1)、拧松钻夹头,直接更换铰刀,此种更换方式重新安装好铰刀之后,对铰孔深度的控制不宜掌控;(2)、将铰刀和钻夹头整套进行更换,更换时先摇动车床尾座手轮,使钻夹头的锥柄从车床尾座的锥孔中顶出,然后重新装入新的一套铰刀和钻夹头;此种更换方式过程较繁琐,费时费力,影响铰孔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调整使零件被铰孔的中心与铰刀中心同心且更换铰刀较方便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包括铰刀及钻夹头;所述的铰刀固定在所述的钻夹头上;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还包括主体锥柄、活动套筒及钻夹头柄;所述的主体锥柄设有中空的连接部和后端设有用于连接到车床尾座上的舌体的柄部,所述的连接部的后端与柄部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的活动套筒套合在所述的连接部外,所述的连接部的外壁与所述的活动套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连接部和柄部的连接处设有对所述的活动套筒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环;所述的连接部和活动套筒之间还设有对所述的活动套筒进行周向限位的周向限位装置;所述的钻夹头柄固定在所述的活动套筒的前端内;所述的钻夹头与所述的钻夹头柄之间紧配口 ο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的主体锥柄的连接部的外壁与活动套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有浮动调节效果,工作时能自动调节使零件被铰孔的中心与铰刀中心同心,使得加工出来的孔的尺寸精度、圆度、椭圆度都能达到标准,满足零件的设计要求。2、需要更换铰刀时,只要将整套铰刀、钻夹头柄和钻夹头从活动套筒上卸下,然后重新换上需要的铰刀、钻夹头柄和钻夹头。能掌控对钻孔深度的控制,更换过程也相当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提闻绞孔的效率。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周向限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的活动套筒上的沿活动套筒轴向设置的导向槽、设于所述的连接部的侧壁上的第一螺钉孔及限位螺钉;所述的第一螺钉孔与所述的舌体的上表面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的限位螺钉旋合在所述的第一螺钉孔内且所述的限位螺钉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导向槽内。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周向限位装置能对活动套筒进行有效周向限位。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部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排屑孔;所述的第一排屑孔与所述的第一螺钉孔沿连接部轴向在同一直线上。采用此种结构方式,所述的第一排屑孔借助气枪可以排出主体锥柄的连接部内孔中的铁屑等杂物。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连接部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二螺钉孔和第二排屑孔;所述的第二螺钉孔与所述的舌体的侧表面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的第二排屑孔与所述的第二螺钉孔沿连接部轴向在同一直线上。采用此种结构后,当主体锥柄的柄部的舌体与车床尾座配合时纵向安装时,所述的第二螺钉孔和第二排屑孔就会朝上,这样方便安装。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钻夹头的后端沿钻夹头轴向设有锥形孔,所述的钻夹头柄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的锥形孔相配的锥柄,所述的锥柄紧配合在所述的锥形孔内。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钻夹头和钻夹头柄之间能紧密配合,安装较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钻夹头柄的后端沿钻夹头柄的轴向设有颈部;所述的颈部沿颈部周向设有轴向限位槽;所述的颈部套合在所述的活动套筒的前端内,所述的颈部与活动套筒之间通过锁紧螺钉相固定且所述的锁紧螺钉的下端容置在所述的轴向限位槽内。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钻夹头柄及活动套筒之间通过锁紧螺钉和轴向限位槽对钻夹头柄进行轴向限位,使得钻夹头柄与活动套筒之间的装配更加可靠。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钻夹头柄后端面的上下两侧上均设有沿所述的钻夹头柄轴向凸伸的凸块;所述的活动套筒的前端面的上下两侧上均设有与所述的凸块相配合的周向限位槽;所述的凸块一一容置在所述的周向限位槽内。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钻夹头柄与活动套筒之间通过凸块和周向限位槽对钻夹头柄进行周向限位,进一步使得钻夹头柄与活动套筒之间可靠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活动套筒的前端面的左右两侧上也均设有与所述的凸块相配合的周向限位槽。采用此种结构后,使得活动套筒与钻夹头柄之间更加方便安装。【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的钻夹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的钻夹头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主体锥柄,1.1、连接部,1.1.1、第一螺钉孔,1.1.2、第一排屑孔,1.1.3、第二螺钉孔,1.1.4、第二排屑孔,1.2、柄部,1.2.1、舌体,1.3、限位凸环,2、活动套筒,2.1、导向槽,2.2、周向限位槽,3、钻夹头柄,3.1、锥柄,3.2、颈部,3.2.1、轴向限位槽,3.3、凸块,4、钻夹头,4.1、锥形孔,5、铰刀,6、限位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包括铰刀5、钻夹头4、主体锥柄1、活动套筒2及钻夹头柄3。所述的铰刀5固定在钻夹头4上。所述的主体锥柄I设有中空的连接部1.1和后端设有用于连接到车床尾座上的舌体1.2.1的柄部1.2,所述的连接部1.1的后端与柄部1.2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的活动套筒2套合在所述的连接部1.1外,所述的连接部1.1的外壁与所述的活动套筒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连接部1.1和柄部1.2的连接处设有对所述的活动套筒2进行轴向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包括铰刀(5)及钻夹头(4);所述的铰刀(5)固定在所述的钻夹头(4)上;其特征在于:车床用浮动可调式铰孔装置还包括主体锥柄(1)、活动套筒(2)及钻夹头柄(3);所述的主体锥柄(3)设有中空的连接部(1.1)和后端设有用于连接到车床尾座上的舌体(1.2.1)的柄部(1.2),所述的连接部(1.1)的后端与柄部(1.2)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的活动套筒(2)套合在所述的连接部(1.1)外,所述的连接部(1.1)的外壁与所述的活动套筒(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连接部(1.1)和柄部(1.2)的连接处设有对所述的活动套筒(2)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凸环(1.3);所述的连接部(1.1)和活动套筒(2)之间还设有对所述的活动套筒(2)进行周向限位的周向限位装置;所述的钻夹头柄(3)固定在所述的活动套筒(2)的前端内;所述的钻夹头(4)与所述的钻夹头柄(3)之间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