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035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孔的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设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工件夹紧移送机构和支架,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主轴相连接,旋转主轴的另一端经浮动夹头与铰刀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液压卡盘夹持三点定位方式,以抛光过的外圆定位产品,受力均匀不易变形;铰孔主轴采用浮动夹头,利用铰孔只能修正尺寸精度不能修正位置精度的特点,吸收由于产品本身误差等造成的定位误差,保证加工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而且这些动作全部气缸完成,响应速度快、定位准、效率高。在生产实践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铰孔结构大大提高了产品内孔的品质和生产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孔的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设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工件夹紧移送机构和支架,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主轴相连接,旋转主轴的另一端经浮动夹头与铰刀轴相连接,本技术采用液压卡盘夹持三点定位方式,以抛光过的外圆定位产品,受力均匀不易变形;铰孔主轴采用浮动夹头,利用铰孔只能修正尺寸精度不能修正位置精度的特点,吸收由于产品本身误差等造成的定位误差,保证加工精度,本技术结构新颖,而且这些动作全部气缸完成,响应速度快、定位准、效率高。在生产实践中本技术铰孔结构大大提高了产品内孔的品质和生产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专利说明】 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孔的加工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操作方便、加工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的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换向器是电机中的重要部件,对换向器内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换向器内孔的圆度、换向器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以及孔径的公差要求极为严格,否则将直接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现在一些普通孔加工设备满足不了换向器内孔的加工要求,如现有的铰孔机的加工精度不够高,加工效率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可加工不同规格尺寸的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设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工件夹紧移送机构和支架,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主轴相连接,旋转主轴的另一端经浮动夹头与铰刀轴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铰刀轴一侧设有朝向铰刀头的吹气管,吹气管另一端与气源相连接,吹气管上设有调节阀,吹气管对铰刀吹气冷却,从而减小了刀具发热对换向器铰孔精度的影响并提高刀具耐用度,同时起到了清洁产品内孔的作用,为之后换向器内孔检测工序做准备。本技术所述夹紧移送机构包括两指气爪、三爪卡盘、递送滑台气缸、平移滑台气缸、前后气缸、升降气缸,两指气爪和三爪卡盘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递送滑台气缸的一端设有带定位销轴的工件台,工件台上的工件在递送滑台气缸的带动下进入递送滑台工件另一端设有两指气爪,两指气爪夹持工件并在平移滑台气缸、前后气缸和升降气缸作用下将工件送入线性滑台上的三爪卡盘内,使铰刀对电机换向器的内孔进行加工。本技术所述的支架上可以设有直线导轨,二指气爪工作台在直线轴承作用下与直线导轨相连接,以使工件平稳地进行移送。本技术采用液压卡盘夹持三点定位方式,以抛光过的外圆定位产品,受力均匀不易变形;铰孔主轴采用浮动夹头,利用铰孔只能修正尺寸精度不能修正位置精度的特点,吸收由于产品本身误差等造成的定位误差,保证加工精度。因为铰孔周期很短,速度要求很高,时间为I秒左右,这就要求铰孔时转速特别高我们采用伺服电机作为主轴电机,可以根据后面工序孔检尺寸自动调节铰孔速度从而改变铰孔尺寸。在铰孔的同时我们有吹气装置对铰进行刀吹气冷却,从而减小了刀具发热对铰孔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刀具耐用度,同时起到了清洁产品内孔的作用,为之后内孔检测工序做准备。为了更换不同产品做到方便快捷,对每种产品分别配了定位销、两指气爪及卡盘软爪,整个铰孔过程在3秒内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搬送装置在把铰过孔的产品放入下一工序的同时也把新的未铰过孔的产品搬送至铰孔位置,结构新颖,而且这些动作全部气缸完成,响应速度快、定位准、效率高。在生产实践中本技术铰孔结构大大提高了产品内孔的品质和生产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设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工件夹紧移送机构和支架1,支架I上设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与旋转主轴3相连接,旋转主轴3的另一端经浮动夹头4与铰刀轴5相连接,所述的铰刀轴5 —侧设有朝向铰刀头的吹气管6,吹气管6另一端与气源相连接,吹气管6上设有调节阀,吹气管6对铰刀吹气冷却,从而减小了刀具发热对换向器铰孔精度的影响并提高刀具耐用度,同时起到了清洁产品内孔的作用,为之后换向器内孔检测工序做准备;所述夹紧移送机构包括两指气爪7、三爪卡盘8、递送滑台气缸9、平移滑台气缸10、前后气缸11、升降气缸12,两指气爪7和三爪卡盘8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递送滑台气缸9的一端设有带定位销轴13的工件台,工件台上的工件在递送滑台气缸9的带动下进入递送滑台工件另一端设有两指气爪7,两指气爪7夹持工件并在平移滑台气缸10、前后气缸11和升降气缸12作用下将工件送入线性滑台上的三爪卡盘8内,使铰刀对电机换向器的内孔进行加工;本技术所述的支架上可以设有直线导轨14,二指气爪工作台在直线轴承15作用下与直线导轨14相连接,以使工件平稳地进行移送;另外,伺服电机2 —般经减速器16与旋转主轴3相连接,本技术采用液压卡盘夹持三点定位方式,以抛光过的外圆定位产品,受力均匀不易变形;铰孔主轴采用浮动夹头,利用铰孔只能修正尺寸精度不能修正位置精度的特点,吸收由于产品本身误差等造成的定位误差,保证加工精度。因为铰孔周期很短,速度要求很高,时间为I秒左右,这就要求铰孔时转速特别高我们采用伺服电机作为主轴电机,可以根据后面工序孔检尺寸自动调节铰孔速度从而改变铰孔尺寸。在铰孔的同时我们有吹气装置对铰进行刀吹气冷却,从而减小了刀具发热对铰孔精度的影响,提高了刀具耐用度,同时起到了清洁产品内孔的作用,为之后内孔检测工序做准备。为了更换不同产品做到方便快捷,对每种产品分别配了定位销、两指气爪及卡盘软爪,整个铰孔过程在3秒内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搬送装置在把铰过孔的产品放入下一工序的同时也把新的未铰过孔的产品搬送至铰孔位置,结构新颖,而且这些动作全部气缸完成,响应速度快、定位准、效率高。在生产实践中本技术铰孔结构大大提高了产品内孔的品质和生产效率,适合大批量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设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工件夹紧移送机构和支架,夹紧移送机构包括两指气爪、三爪卡盘、递送滑台气缸、平移滑台气缸、前后气缸、升降气缸,两指气爪和三爪卡盘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递送滑台气缸的一端设有带定位销轴的工件台,工件台上的工件在递送滑台气缸的带动下进入递送滑台工件另一端设有两指气爪,两指气爪夹持工件并在平移滑台气缸、前后气缸和升降气缸作用下将工件送入线性滑台上的三爪卡盘内,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主轴相连接,旋转主轴的另一端经浮动夹头与铰刀轴相连接。2.根据权处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铰刀轴一侧设有朝向铰刀头的吹气管,吹气管另一端与气源相连接,吹气管上设有调节阀。3.根据权处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设有直线导轨,二指气爪工作台在直线轴承作用下与直线导轨相连接。【文档编号】B23Q3/12GK203599645SQ201320709614【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换向器内孔加工装置,设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工件夹紧移送机构和支架,夹紧移送机构包括两指气爪、三爪卡盘、递送滑台气缸、平移滑台气缸、前后气缸、升降气缸,两指气爪和三爪卡盘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递送滑台气缸的一端设有带定位销轴的工件台,工件台上的工件在递送滑台气缸的带动下进入递送滑台工件另一端设有两指气爪,两指气爪夹持工件并在平移滑台气缸、前后气缸和升降气缸作用下将工件送入线性滑台上的三爪卡盘内,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主轴相连接,旋转主轴的另一端经浮动夹头与铰刀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朝明赵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昭程整流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