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2817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2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合模力偏向一方的注射成型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型机(10)具备安装有模具(32、33)的压板(12、13)。压板(13)包括安装有模具(33)的可动压板主体(41)、及支承可动压板主体(41)的支承部(42L、42R)。支承部(42L、42R)包括向斜下方传递来自可动压板主体(41)的力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成型机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2年11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26171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技术介绍
注射成型机通过向模具装置的型腔空间填充熔融树脂并使其固化而制造成型品(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模具装置由定模及动模构成。定模安装在固定压板上,动模安装在可动压板上。可动压板相对于固定压板接触分离,由此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合模时,在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型腔空间。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1529号公报构成注射成型机的合模装置的部件中,固定压板和可动压板等部件由主体及支承主体的支承部构成。支承部大致呈倒L字形状,其包括自主体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及从该水平部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自主体向水平部施加的力相对于水平部的延伸方向垂直,并在支承部产生力矩。因此,支承部大大挠曲,主体的中心线向上下方向大大偏离,存在合模力偏向一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合模力偏向一方的注射成型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具备:装有模具的压板,该压板包括安装有所述模具的压板主体、及支承该压板主体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包括向斜下方传递来自所述压板主体的力的部分。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合模力偏向一方的注射成型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闭模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3为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为可动压板的剖视图。图4为沿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为固定压板的剖视图。图5为沿图1的V-V线的剖视图,为后压板的剖视图。图6为自图3所示的可动压板主体施加到支承部的力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闭模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开模时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为沿图7的IX-IX线的剖视图,为后压板的剖视图。图10为沿图7的X-X线的剖视图,为吸附板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图3的变形例的图。图中:10-注射成型机,11-机架,12-固定压板,13-可动压板,14L、14R-滑块,15-后压板,16-连接杆,17L、17R-引导件,30-模具装置,32-定模,33-动模,41-可动压板主体,42L、42R-支承部,43L、43R-臂部,44L、44R-柱部,51-固定压板主体,52L、52R-支承部,53L、53R-臂部,54L、54R-柱部,61-后压板主体,62L、62R-主体支承部,63L、63R-臂部,64L、64R-柱部,110-注射成型机,111-机架,115-后压板,118-吸附板,134-电磁铁,135-吸附部,161-后压板主体,162L、162R-主体支承部,163L、163R-臂部,164L、164R-柱部,171-吸附板主体,172L、172R-主体支承部,173L、173R-臂部,174L、174R-柱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对应的结构赋予相同或相对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并且,将进行闭模时的可动压板的移动方向设为前方,并将进行开模时的可动压板的移动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并且,将相对于机架垂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方向。[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闭模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完成开模时的状态的图。图3为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为可动压板的剖视图。图4为沿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为固定压板的剖视图。图5为沿图1的V-V线的剖视图,为后压板的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10具备机架11、固定在机架11上的固定压板12、及与固定压板12隔着间隔配设的后压板15。固定压板12与后压板15由多根(例如4根)连接杆16连结。连接杆16的轴向成为前后方向。由于合模时容许连接杆16伸长,因此后压板15载置为能够相对于机架11进退。注射成型机10还具备配设于固定压板12与后压板15之间的可动压板13。如图3等所示,可动压板13固定在左右成对的滑块14L、14R上,滑块14L、14R沿铺设于机架11上的引导件17L、17R向前后方向移动自如。由此,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自如地接近分离。可动压板13在与连接杆16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缺口。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可动压板13在与各连接杆16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缺口,但也可以具有贯穿孔来代替缺口。动模33安装于可动压板13的与固定压板12相对置的面上,定模32安装于固定压板12的与可动压板13相对置的面上。模具装置30由定模32和动模33构成。可动压板13前进时,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而进行闭模。并且,可动压板13后退时,动模33与定模32分离而进行开模。注射成型机10还具备配设于可动压板13与后压板15之间的肘节机构20、及使肘节机构20工作的合模用马达26。合模用马达26具备作为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运动转换部的滚珠丝杠机构,并通过使驱动轴25进退来使肘节机构20工作。肘节机构20例如具有:十字头24,沿与模开闭方向平行的方向进退自如;第2肘杆23,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十字头24上;第1肘杆21,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后压板15上;及肘臂22,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可动压板13上。第1肘杆21与第2肘杆23、及第1肘杆21与肘臂22分别被销结合。该肘节机构20为所谓的内巻5支点双肘节机构。合模装置由固定压板12、可动压板13、后压板15、肘节机构20、合模用马达26等构成。接着,参考图1及图2,对上述结构的注射成型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完成开模的状态(图2的状态)下,向正方向驱动合模用马达26而使作为被驱动部件的十字头24前进,由此使肘节机构20工作。如此,可动压板13前进,如图1所示,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从而完成闭模。接着,若进一步向正方向驱动合模用马达26,则肘节机构20产生由合模用马达26产生的推力乘以肘节倍率的合模力。通过该合模力来进行合模。并且,在合模状态下的定模32与动模33之间形成未图示的型腔空间。射出缸向型腔空间填充熔融树脂,所填充的熔融树脂被固化而成为成型品。接着,向反方向驱动合模用马达26而使十字头24后退,从而使肘节机构20工作,由此可动压板13后退而进行开模。之后,顶出装置从动模33顶出成型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使用肘节机构20来产生合模力,但可以不使用肘节机构20而将由合模用马达26产生的推力直接作为合模力来传递到可动压板13。并且,也可以将由合模用缸产生的推力直接作为合模力来传递到可动压板13。并且,还可以利用线性马达来进行模开闭并利用电磁铁来进行合模,合模装置的方式并没有限制。接着,参考图1及图3对可动压板13的结构进行说明。可动压板13经由滑块14L、14R和引导件17L、17R等被机架11支承。可动压板13包括安装动模33的可动压板主体41、及支承可动压板主体41的支承部42L、42R。可动压板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射成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成型机,具备:安装有模具的压板,该压板包括安装有所述模具的压板主体、及支承该压板主体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包括向斜下方传递来自所述压板主体的力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29 JP 2012-2617151.一种注射成型机,具备:安装有模具的压板,该压板包括安装有所述模具的压板主体、及支承该压板主体的支承部,该支承部包括从所述压板主体向斜下方延伸并向斜下方传递来自所述压板主体的力的臂部、及从该臂部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柱部,所述支承部的所述臂部具有向斜下方连续的形状,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压板主体的侧面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还具备经由连接杆与安装有定模的固定压板连结的后压板,该后压板包括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后压板主体、及支承该后压板主体的主体支承部,该主体支承部包括向斜下方传递来自所述后压板主体的力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具备:第1部件,形成有电磁铁;及第2部件,形成有被所述电磁铁吸附的吸附部,由所述电磁铁和所述吸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谷知宽田村惇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