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771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9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主要涉及汽车主动安全领域,包括伺服电机,横向稳定杆,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伺服电机为动力源,为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提供动力,动力由伺服电机传递到行星齿轮机构,所述横向稳定杆由中间断开,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左侧和右侧结构对称,并且均为两级减速增扭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于所述伺服电机左右两个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了被动横向稳定杆对于阻抗车身大幅度侧倾能力不足的缺陷,该车用横向稳定杆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承载能力强、系统可靠性高、可减小汽车侧倾角和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动横向稳定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主要涉及汽车主动安全领域,包括伺服电机,横向稳定杆,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伺服电机为动力源,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提供动力,动力由伺服电机传递到行星齿轮机构,所述横向稳定杆由中间断开,分为左右两部分,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左侧和右侧结构对称,并且均为两级减速增扭双行星齿轮机构,所述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部分分别于所述伺服电机左右两个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本专利技术弥补了被动横向稳定杆对于阻抗车身大幅度侧倾能力不足的缺陷,该车用横向稳定杆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承载能力强、系统可靠性高、可减小汽车侧倾角和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动横向稳定杆的优点。【专利说明】一种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横向稳定杆,尤其涉及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汽车上用的横向稳定杆大多是被动横向稳定杆,而国内对于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的自主开发能力尚还有待提高。现如今,很多厂家对主动横向稳定杆的研究只停留在控制系统和控制规律研究的层面,很少有人对横向稳定杆的结构加以研究。当汽车受到路面的冲击和在高速转向的情况下,汽车会发生侧倾,此时会给驾驶员带来不舒适感。横向稳定杆的主要作用是减小车身的侧倾角,提高驾驶员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由于当前汽车上主要用的被动横向稳定杆对于阻抗车身侧倾的能力有限,尤其在汽车行驶在复杂路面的时候,很难满足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承载能力强、系统可靠性高、可减小汽车侧倾角和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动横向稳定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包括伺服电机,横向稳定杆,行星齿轮机构,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承载式车身上,所述横向稳定杆由中间断开为左侧和右侧两部分,所述横向稳定杆左侧部分和横向稳定杆右侧部分的前端分别固定在悬架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行星架作为一个输出端,并且横向稳定杆的左侧部分作为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行星架的输出轴,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右侧第二行星架作为另一个输出端,并且横向稳定杆的右侧作为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架的输出轴,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齿圈和右侧第一齿圈均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哨合传动。所述横向稳定杆左侧部分与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行星架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右侧部分与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架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齿圈和右侧第一齿圈均与伺服电机输出端锥齿轮哨入口 ο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左侧第二齿圈通过固定副与承载式车身固定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右侧第二齿圈通过固定副与承载式车身固定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分别通过衬套与承载式车身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与国内现在广泛使用的被动横向稳定杆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在被动横向稳定杆的结构上做了一些改变,并通过伺服电机把被动稳定杆变成主动稳定杆,从而克服了被动横向稳定杆对于阻抗汽车车身大侧倾角能力较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对于传统的被动横向稳定杆,当汽车车身发生侧倾时,被动横向稳定杆会发生扭转,从而产生阻抗车身侧倾的扭转力矩,但是,被动横向稳定杆产生的抗侧倾扭转力矩的大小取决于车身侧倾角的大小,具有被动性,属于被动安全领域;而对于本专利技术,当汽车车身发生大幅度侧倾时,本专利技术通过伺服电机可以改变抗侧倾力矩的大小,使汽车车身的侧倾角保持在要求范围内,从而弥补了被动横向稳定杆对于阻抗车身大幅度侧倾能力不足的缺陷、增加了汽车安全性和使驾驶员保持一定的路感,进而使驾驶员不会因车身大幅度侧倾而感到不适和产生疲劳,增加驾驶员的舒适性。同时,通过增加主动横向稳定杆的抗侧倾扭转力矩,增加了左右悬架的抗侧倾刚度,从而改变了左右轮胎的载荷,进而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伺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不:1、伺服电机输出端锥齿轮;2、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3、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齿圈;4、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架;6、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太阳轮;7、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行星架;8、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太阳轮;10、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太阳轮;11、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齿圈;12、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行星齿轮;13、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行星架;14、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太阳轮;15、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行星架;16、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行星齿轮;17、伺服电机;18、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齿圈;19、承载式车身;20、横向稳定杆右侧部分;21、横向稳定杆左侧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不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的实施例,该主动横向稳定杆包括伺服电机输出端锥齿轮I ;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2 ;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齿圈3 ;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齿轮4 ;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架5 ;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太阳轮6 ;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行星架7 ;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行星齿轮8 ;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太阳轮9 ;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太阳轮10 ;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齿圈11 ;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行星齿轮12 ;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行星架13 ;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太阳轮14 ;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行星架15 ;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行星齿轮16 ;伺服电机17 ;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齿圈18 ;承载式车身19 ;横向稳定杆右侧部分20 ;横向稳定杆左侧部分21。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17固定在承载式车身19上,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二齿圈18和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齿圈3均固定在承载式车身19上,伺服电机17通过伺服电机输出端锥齿轮I驱动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齿圈11和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2,伺服电机输出端锥齿轮I和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齿圈11和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2通过锥齿外啮合传动,此时,伺服电机17的转速进行一级减速,扭矩一级增加,并且,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齿圈11和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2的转动方向相反,行星齿轮机构左侧第一齿圈11和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2分别带动行星齿轮机构左右两侧的行星齿轮机构转动,且两侧对应齿轮和行星架的力矩大小相等和转动方向时刻相反。现以右侧为例说明动力传递过程如下: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2与伺服电机输出端锥齿轮I外啮合,动力由伺服电机17传递到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2,此时伺服电机17的转速进行一级减速,并且扭矩一次增加,从而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齿圈带动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行星齿轮8转动,同时,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行星架7做公转转动,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行星齿轮8带动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一太阳轮9转动,进而带动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太阳轮6转动,并将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齿轮4,此时伺服电机17的转速进行二级减速,并且扭矩二次增加,进而带动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架5转动,由于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第二行星架5作为行星齿轮机构右侧的输出,并且通过花键与横向稳定杆右侧部分20连接,此时,动力由伺服电机17通过二次减速增扭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主动横向稳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横向稳定杆和行星齿轮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兵宋义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