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240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6:06
在离心平衡室与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的自动变速器中,既能够维持轴向上的紧凑化,又能够抑制耗油量增加。该自动变速器(1)具有接合第二鼓(27)和第二毂(37)的第二摩擦片(17)、第二接合油压室(67)和第二离心平衡室(77)、使第二摩擦片(17)接合或者松开的第二活塞(47)。第二离心平衡室(77)与第二摩擦片(17)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还包括将第二离心平衡室(77)内的工作油排到与第二摩擦片(17)在轴向上不相重的位置的第二油路(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在离心平衡室与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的自动变速器中,既能够维持轴向上的紧凑化,又能够抑制耗油量增加。该自动变速器(1)具有接合第二鼓(27)和第二毂(37)的第二摩擦片(17)、第二接合油压室(67)和第二离心平衡室(77)、使第二摩擦片(17)接合或者松开的第二活塞(47)。第二离心平衡室(77)与第二摩擦片(17)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还包括将第二离心平衡室(77)内的工作油排到与第二摩擦片(17)在轴向上不相重的位置的第二油路(9)。【专利说明】自动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平衡室与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的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到目前为止已知有以下自动变速器。即,为避免发生让离合器(摩擦接合要素)接合或者松开的活塞的接合油压室的压力超过设定值过度上升等不良现象,将用于抵消离心油压的离心平衡室夹着活塞设置在与接合油压室相反的一侧,将工作油贮存在上述离心平衡室内,从而不仅在接合油压室内产生离心油压,在离心平衡室也产生大小与在接合油压室内产生的离心油压相等的离心油压,并将接合油压室和离心平衡室产生的离心油压相互抵消。上述自动变速器需要从离心平衡室将多余的工作油排出去,为此而在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的鼓式离合器。在该鼓式离合器中,在离心抵消板和离合器活塞之间形成有离心抵消室(离心平衡室),在该离心抵消板(密封片)上形成有用于将工作油排向外部的长孔(通孔)。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7-326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鼓式离合器中,因为长孔(更准确地讲,形成有长孔的离心抵消板)与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输入轴的轴向上,所以存在通过长孔从离心抵消室排出去的大量工作油飞溅到摩擦片上,变成上述摩擦片的旋转阻力,导致耗油量增加这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能够想到将摩擦片和离心抵消室布置在轴向上相互重合的位置上的做法,以保证从离心抵消室排出去的工作油不飞溅到摩擦片上。但是这样的布局会导致自动变速器本身的轴向长度增长,而难以满足自动变速器紧凑化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即在离心平衡室与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的自动变速器中,既能维持轴向上的紧凑化,又能够抑制耗油量增加。-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中,在不改变离心平衡室与摩擦片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将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朝着不会飞溅到摩擦片上的位置排出去。具体而言,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以包括具有摩擦片、接合油压室和离心平衡室以及活塞且所述离心平衡室与所述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的摩擦接合要素的自动变速器为对象。该摩擦片为了传递经输入轴输入的、来自驱动源的动力而接合鼓和毂;该接合油压室和离心平衡室位于比该摩擦片更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该活塞沿轴向隔离出该接合油压室和该离心平衡室且根据该接合油压室和该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的压力差接合或者松开该摩擦片。该自动变速器还包括:将所述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朝着与所述摩擦片在轴向上不相重的位置排出去的排油部。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在不改变离心平衡室和摩擦片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利用排油部将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排出到与摩擦片在(输入轴)的轴向上不相重的位置,换句话说,工作油不会飞溅到摩擦片上的位置。因此,既能够维持离心平衡室和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所带来的自动变速器轴向上的紧凑化,又能够抑制耗油量增加。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排油部比所述离心平衡室更靠近径向内侧。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因为排油部比位于摩擦片的径向内侧的离心平衡室更靠近径向内侧,所以在不会对与该离心平衡室沿轴向排列的接合油压室、摩擦片以及活塞等布局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就能够将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排出到与摩擦片在轴向上不相重的位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还包括内插有所述输入轴并支撑所述输入轴的筒状部件。所述排油部具有形成在所述筒状部件上且沿轴向延伸的油路,所述油路的轴向上的驱动源相反侧端部与所述离心平衡室连通。所述油路的轴向上的驱动源侧端部与排油路连通,该排油路设置在与所述摩擦片在轴向上不相重的位置且沿径向延伸。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使用自动变速器的现有的构成部件,就能够很好地实现排油部比离心平衡室更靠近径向内侧这一结构,而无需追加新部件等。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排油路形成在比摩擦接合要素中的鼓更靠近轴向上的驱动源侧,该摩擦接合要素离封闭变速器壳的轴向上的驱动源侧端部的前盖最近。根据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因为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经排油路排到摩擦接合要素中的鼓的外侧,该摩擦接合要素离封闭变速器壳的轴向上的驱动源侧端部的前盖最近,所以不仅能够抑制在摩擦片产生旋转阻力,还能够抑制在设置于该鼓内侧具有转速差的部件之间产生旋转阻力。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还包括密封片和轴套。该密封片与该活塞沿轴向相对布置,以便在该密封片和所述活塞之间形成所述离心平衡室;该轴套外套在所述筒状部件上且与所述输入轴连结,并且利用该轴套的外周部支撑所述密封片的内周部。在所述筒状部件的轴向上的驱动源相反侧端部形成有由该筒状部件的端部、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轴套围起来的近似环状空间,所述油路与该近似环状空间连通;在所述轴套上形成有使所述空间和所述离心平衡室连通的、沿径向延伸的通孔;为抑制从所述离心平衡室经所述空间流入所述油路的工作油向所述摩擦片一侧泄漏,所述轴套和所述输入轴焊接在一起。根据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能够抑制从离心平衡室通过形成在轴套上的通孔经由被筒状部件的端部、输入轴以及轴套围起来的空间流入油路的工作油向摩擦片一侧泄漏,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耗油量增加。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到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自动变速器以所述输入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置式方式布置安装在车辆上。根据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在特别要求自动变速器的轴向紧凑化的前发动机前轮驱动车辆中,能够抑制耗油量增加。-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能够实现离心平衡室与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这样的自动变速器轴向上的紧凑化,在不改变离心平衡室和摩擦片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利用排油部将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排出到与摩擦片在轴向上不相重的位置,既能够维持自动变速器轴向上的紧凑化,又能够抑制耗油量增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包的、输入轴的轴线上侧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从液力变矩器的相反一侧看到的前盖的后视图。图3是前盖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包的位于输入轴的轴线上侧部分的图。该自动变速器I安装在前发动机前轮驱动车等横置式发动机汽车上,来自于安装在未图示的发动机输出轴上的液力变矩器(驱动源)11的动力经输入轴13输入的第一和第二离合器5、7、动力从离合器5、7中之一或者离合器5、7双方输入的变速机构(未图 )、内部安装有第一和第二离合器5、7以及变速机构的变速器壳3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离合器5和第二离合器7的构成要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包括摩擦接合要素,该摩擦接合要素具有摩擦片、接合油压室和离心平衡室以及活塞,并且在该摩擦接合要素中所述离心平衡室与所述摩擦片相重着设置在轴向上,该摩擦片为了传递经输入轴输入的、来自驱动源的动力而接合鼓和毂,该接合油压室和离心平衡室位于比该摩擦片更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该活塞沿轴向隔离出该接合油压室和该离心平衡室且根据该接合油压室和该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的压力差接合或者松开该摩擦片,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变速器还包括:将所述离心平衡室内的工作油朝着与所述摩擦片在轴向上不相重的位置排出去的排油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亨成丸末敏久上田健辅佐佐木将伦藤川昌道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