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自动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270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自动生产装置,包括串联设置的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第一翻转传送带和第二翻转传送带,倾斜传送带两侧通过支架设置有挡板,挡板的间距由进口到出口逐渐减小,挡板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体连接有电磁振荡器,第一翻转传送带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翻转挡块,第一翻转挡块紧靠第一翻转传送带的任意一侧设置,第一翻转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定位滚轮,定位滚轮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体,第一翻转传送带的出口处两侧设置有第二翻转挡块,第二翻转挡块连接有伸缩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轴承的快速翻转,结构简单,在生产线中配置灵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轴承自动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轴承自动化生产线中,轴承部件需要多次进行翻转,以进行不同的工艺过程。现有的轴承自动化生产线中通常是使用机器臂来对轴承进行翻转,设备复杂,设备采购、维护成本高,节拍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自动生产装置,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了轴承的快速翻转,结构简单,在生产线中配置灵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轴承自动生产装置,包括串联设置的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第一翻转传送带和第二翻转传送带,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第一翻转传送带和第二翻转传送带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传送辊,倾斜传送带两侧通过支架设置有挡板,挡板的间距由进口到出口逐渐减小,挡板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体连接有电磁振荡器,第一翻转传送带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翻转挡块,第一翻转挡块紧靠第一翻转传送带的任意一侧设置,第一翻转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定位滚轮,定位滚轮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体,第一翻转传送带的出口处两侧设置有第二翻转挡块,第二翻转挡块连接有伸缩气缸。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进口端与所述支架铰接,铰接的位置上设置有锁止器,所述挡板的出口端为自由端。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翻转传送带下方的传送辊表面设置有弹性缓冲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轴承自身的重力和传送带的传送力的组合,实现了轴承90°翻转和180°翻转。与现有技术相比,设备结构简单,采购维护成本低,节拍时间可缩小至3s以内,速度是传统的机器臂方式的4-5倍,实现了快速不间断生产。本技术可以灵活地融合进轴承自动化生产线,原有的生产线基本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尤其适合对现有生产线的改造升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的方式的示意图。图中:1、水平传送带;2、倾斜传送带;3、第一翻转传送带;4、第二翻转传送带;5、传送辊;6、挡板;7、电磁振荡器;8、第一翻转挡块;9、定位滚轮;10、第一弹簧体;11、第二翻转挡块;12、伸缩气缸;13、第二弹簧体;14、支架;15、锁止器;16、弹性缓冲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串联设置的水平传送带1、倾斜传送带2、第一翻转传送带3和第二翻转传送带4,水平传送带1、倾斜传送带2、第一翻转传送带3和第二翻转传送带4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传送辊5,倾斜传送带2两侧通过支架14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间距由进口到出口逐渐减小,挡板6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体13连接有电磁振荡器7,第一翻转传送带3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翻转挡块8,第一翻转挡块8紧靠第一翻转传送带3的任意一侧设置,第一翻转传送带3两侧设置有定位滚轮9,定位滚轮9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体10,第一翻转传送带3的出口处两侧设置有第二翻转挡块11,第二翻转挡块11连接有伸缩气缸12。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挡板6的进口端与所述支架14铰接,铰接的位置上设置有锁止器15,所述挡板6的出口端为自由端。此外,所述第二翻转传送带4下方的传送辊5表面设置有弹性缓冲层16。弹性缓冲层16采用毛毡制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轴承部件从水平传送带1穿入,在倾斜传送带2变为倾斜角度向下运动,当到达第一翻转传送带3时,轴承部件的一侧受到第一翻转挡块8的阻挡,实现轴承部件的90°旋转,进而使轴承部件由水平放置变为了竖直放置。定位滚轮9可以对竖直放置的轴承部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轴承部件倾倒。第一弹簧体10可以使定位滚轮9的位置可变,以适应不同型号的轴承部件。第二翻转挡块11用于将竖直放置的轴承部件推倒变为水平放置,如果使用与第一翻转挡块8同侧的第二翻转挡块11,可以实现轴承部件的位置复原;如果使用与第一翻转挡块8对侧的第二翻转挡块11,可以实现轴承部件的180°翻转。电磁振荡器7可以使挡板6起到理顺倾斜传送带2上轴承部件的作用,避免轴承部件堵塞倾斜传送带2。通过调整挡板6的自由端,可以无需更换挡板即可适应不同型号的轴承部件。竖直放置的轴承在倾倒时存在较大的冲击力,弹性缓冲层16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轴承表面受到损伤。本技术利用轴承自身的重力和传送带的传送力的组合,实现了轴承90°翻转和180°翻转。与现有技术相比,设备结构简单,采购维护成本低,节拍时间可缩小至3s以内,速度是传统的机器臂方式的4-5倍,实现了快速不间断生产。本技术可以灵活地融合进轴承自动化生产线,原有的生产线基本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尤其适合对现有生产线的改造升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设置的水平传送带(1)、倾斜传送带(2)、第一翻转传送带(3)和第二翻转传送带(4),水平传送带(1)、倾斜传送带(2)、第一翻转传送带(3)和第二翻转传送带(4)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传送辊(5),倾斜传送带(2)两侧通过支架(14)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间距由进口到出口逐渐减小,挡板(6)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体(13)连接有电磁振荡器(7),第一翻转传送带(3)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翻转挡块(8),第一翻转挡块(8)紧靠第一翻转传送带(3)的任意一侧设置,第一翻转传送带(3)两侧设置有定位滚轮(9),定位滚轮(9)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体(10),第一翻转传送带(3)的出口处两侧设置有第二翻转挡块(11),第二翻转挡块(11)连接有伸缩气缸(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设置的水平传送
带(1)、倾斜传送带(2)、第一翻转传送带(3)和第二翻转传送带(4),
水平传送带(1)、倾斜传送带(2)、第一翻转传送带(3)和第二翻转传
送带(4)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传送辊(5),倾斜传送带(2)两侧通过支
架(14)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间距由进口到出口逐渐减小,挡
板(6)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体(13)连接有电磁振荡器(7),第一翻转传
送带(3)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翻转挡块(8),第一翻转挡块(8)紧靠
第一翻转传送带(3)的任意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安王小龙孙洁同彦恒李志博麻辉刘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