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364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包括缸盖、节温器座,在缸盖上的除气孔上安装单向阀,在节温器座上安装成型管接头,由成型管连接单向阀与成型管接头。所述的节温器座通过吊耳安装在缸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除气功能完全在发动机上实现,不需要客户在散热器上接管路,对客户多了一项选择,有利于客户的整体布置,方便了客户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次应用于柴油发动机除气,由于发动机缸盖内的空气通过成型管直接排到出水管,从而排除多余空气,这样空气直接通过发动机就排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气结构由缸盖上除气接头、客户接除气管的分体式改为全部在发动机上实现除气的整体式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包括缸盖、节温器座,在缸盖上的除气孔上安装单向阀,在节温器座上安装成型管接头,由成型管连接单向阀与成型管接头。所述的节温器座通过吊耳安装在缸盖上。本技术实现了除气功能完全在发动机上实现,不需要客户在散热器上接管路,对客户多了一项选择,有利于客户的整体布置,方便了客户需求。本技术首次应用于柴油发动机除气,由于发动机缸盖内的空气通过成型管直接排到出水管,从而排除多余空气,这样空气直接通过发动机就排除。本技术除气结构由缸盖上除气接头、客户接除气管的分体式改为全部在发动机上实现除气的整体式结构。【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
,具体是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
技术介绍
除气结构是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排除发动机中多余的空气,避免造成发动机穴蚀。当前发动机主要采用的除气方式为缸盖上安装除气接头,客户在除气接头上安装管路连接到散热器上,从而实现发动机除气,这样散热器上须留有除气管路孔,需要客户从缸盖除气接头上另外接除气管路,造成客户不便,满足不了客户对整体布置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完全依靠发动机实现除气,而不必通过散热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包括缸盖、节温器座,在缸盖上的除气孔上安装单向阀,在节温器座上安装成型管接头,单向阀通过成型管以及成型管接头与节温器座连接,从而实现除气功能。由成型管连接单向阀与成型管接头。所述的节温器座通过吊耳安装在缸盖上。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实现了除气功能完全在发动机上实现,不需要客户在散热器上接管路,对客户多了一项选择,有利于客户的整体布置,方便了客户需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包括缸盖1、节温器座2,在缸盖I上的除气孔Ia上安装单向阀3,在节温器座2上安装成型管接头4,单向阀3通过成型管5以及成型管接头4与节温器座2连接,从而实现除气功能。所述的节温器座2通过吊耳6安装在缸盖I上。 本技术通过成型管5和成型管接头4将节温器座2和单向阀3接通,成型管由管夹固定。节温器座2通过吊耳6安装在缸盖I上。发动机内多余空气通过单向阀3、成型管5直接排到节温器座2 (节温器座和出水管一体),从而排出发动机。本技术的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完全在发动机上实现了除气,不需客户额外在散热器上接管路。【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包括缸盖(I)、节温器座(2),其特征在于:在缸盖(I)上的除气孔(Ia)上安装单向阀(3),在节温器座(2)上安装成型管接头(4),单向阀(3)通过成型管(5)以及成型管接头(4)与节温器座(2)连接,从而实现除气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节温器座(2)通过吊耳(6)安装在缸盖(I)上。【文档编号】F01P11/00GK203584556SQ201320626217【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专利技术者】赵威, 赵鸿斌, 李勇 申请人: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威赵鸿斌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