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合了开环聚合反应和Click反应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将末端具有醇羟基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与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以及环氧卤代烷反应生成环氧基封端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再进一步与氯化铵和碱金属叠氮化合物混合反应,生成结合了开环聚合反应和Click反应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流程简单、易控制,是合成和精准构筑含有二氧化碳共聚物结构单元的多元嵌段聚合物的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方法具体如下:将末端具有醇羟基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与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以及环氧卤代烷反应生成环氧基封端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再进一步与氯化铵和碱金属叠氮化合物混合反应,生成结合了开环聚合反应和Click反应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本专利技术制备流程简单、易控制,是合成和精准构筑含有二氧化碳共聚物结构单元的多元嵌段聚合物的有效手段。【专利说明】结合了开环聚合反应和Cl ick反应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引起温室效应的罪魁,以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为代表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具有规模化生产的价值并有望在生物医用和食品包装等方面获得应用。其中,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树脂的应用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关注:申请号为20131022984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RAFT)试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31022855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的ATRP试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01022410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合成方法;申请号为20071005521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低分子量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共聚物制备全生物降解无纺布的方法。另一方面,开环聚合反应和Click反应被广为研究并用于聚合物的合成和可控构筑,但结合了开环聚合反应和Click反应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尚未见报道。开展基于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开环聚合反应及Click反应研究,对于开辟新型碳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该制备流程简单、易控制,是合成和精准构筑含有二氧化碳共聚物结构单元的多元嵌段聚合物的有效手段。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所述结合了开环聚合反 应和Click反应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是聚合物链段中含有叠氮基和末端羟基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其分子结构式为以下分子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了开环聚合反应和Click反应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是聚合物链段中含有羟基和叠氮基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其分子结构式为以下分子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末端醇羟基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式为以下分子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了开环聚合反应和Click反应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300— 300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碱金属氢化物为氢化钾、氢化钠或氢化锂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环氧卤代烷为环氧氯丙烷、环氧溴丙烷、环氧碘丙烷,1,2-环氧氯丁烷、I, 2-环氧溴丁烷、I, 2-环氧碘丁烷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有机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为:具有末端醇羟基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环氧卤代烷=100/100~600/100~80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为:环氧基封端的低分子量二氧化碳共聚物树脂/氯化铵/叠氮化钠=100/100~400/100~900。【文档编号】C08G64/42GK103772690SQ201410008260【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8日 【专利技术者】全志龙 申请人:华侨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