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及薄膜晶体管技术

技术编号:197817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及薄膜晶体管。该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其中,半导体有源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有源区和多个第二有源区;在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介电层,其中,介电层设置在外侧的两个第一有源区之间;在半导体有源层和介电层上形成电极层,其中,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二电极和一个第三电极,两个第一电极设置在介电层上并分别与两个第二有源区对应设置,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设置在介电层之外的两个第一有源区上;其中,第一有源区不同于第二有源区,第一有源区是经导体化后的第一有源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以相对简单的工艺来制作开态电流大、占用空间小的薄膜晶体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及薄膜晶体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及薄膜晶体管。
技术介绍
平面显示装置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平面显示装置主要包括液晶显示装置(LCD)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薄膜晶体管(TFT)是平面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TFT可以形成在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上,通常作为开关部件和驱动部件用在诸如LCD、OLED等平面显示装置上。氧化物半导体TFT技术是当前的热门技术,由于氧化物半导体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和开态电流,被广泛应用到TFT中。目前常用的氧化物半导体TFT为单栅极氧化物半导体TFT,但是随着对TFT的开态电流、占用空间、工艺流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也即要求开态电流大、占空空间小、工艺流程简单,单栅极氧化物半导体TFT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如何以相对简单的工艺来实现开态电流小、占用空间小的氧化物TFT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及薄膜晶体管,能够以相对简单的工艺来实现开态电流大、占用空间小的薄膜晶体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其中,半导体有源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有源区和多个第二有源区;在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介电层,其中,介电层设置在外侧的两个第一有源区之间;在半导体有源层和介电层上形成电极层,其中,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二电极和一个第三电极,两个第一电极设置在介电层上并分别与两个第二有源区对应设置,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设置在介电层之外的两个第一有源区上;其中,第一有源区不同于第二有源区,第一有源区是经导体化后的第一有源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半导体有源层、介电层和电极层;半导体有源层覆盖基板,半导体有源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有源区和多个第二有源区;介电层设置在半导体有源层上,且设置在外侧的两个第一有源区之间;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二电极和一个第三电极,两个第一电极设置在介电层上并分别与两个第二有源区对应设置,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设置在介电层之外的两个第一有源区上;其中,第一有源区不同于第二有源区,第一有源区是经导体化后的第一有源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及薄膜晶体管通过将半导体有源层设置为第一有源区和第二有源区以形成双通道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从而能够增大薄膜晶体管的开态电流、减少薄膜晶体管的占用空间。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三道光刻工艺即可完成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半导体有源层的制作,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A-2L是图1所示制作方法在制作过程中的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制作方法制得的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A-2G是图1所示制作方法在制作过程中的薄膜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并不以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其中,半导体有源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有源区和多个第二有源区。在步骤S101中,第一有源区不同于第二有源区,第一有源区是经导体化后的第一有源区。其中,在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的步骤包括:在基板上沉积半导体材料层;在半导体材料层上沉积第一光阻材料层;采用第一道光罩对第一光阻材料层进行曝光、显影,得到间隔设置的第一光阻块和第二光阻块,其中,第一光阻块和第二光阻块与两个第二有源区对应设置;对未被第一光阻块和第二光阻块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进行导体化,得到半导体有源层;剥离第一光阻块和第二光阻块。具体来说,请一并参照图2A~图2E:图2A为基板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基板10优选为玻璃基板。图2B为形成有半导体材料层20的基板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通过气相沉积法在基板10上沉积半导体材料层20,半导体材料层20覆盖基板10,其中,半导体材料层20的材料优选为铟镓锌氧化物(IGZO)或者铟镓锡氧化物(IGTO)。其中,气相沉积法可以为物理气相沉积法、也可以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图2C为形成有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的基板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C所示,通过气相沉积法在半导体材料层20上沉积第一光阻材料层,采用第一道光罩对第一光阻材料层进行曝光、显影,得到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其中,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间隔设置在半导体材料层20上。图2D为对未被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进行导体化后的基板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D所示,通过等离子体轰击法对未被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20进行导体化,从而得到交错设置的三个第一有源区221和两个第二有源区222形成的半导体有源层22,其中,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分别与两个第二有源区222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H2为原料的等离子体轰击法(H2plasma)对未被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20进行H2-doping,使其导体化。其中,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20形成第二有源区222,未被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形成第一有源区221。其中,第一有源区221由于导体化,使得其电阻低于第二有源区222的电阻,也即第一有源区221为低电阻区域,第二有源区222为高电阻区域。优选地,第一有源区221的电阻控制在800~2000欧姆/平方。图2E为形成有半导体有源层22的基板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E所示,通过剥离液去除第一光阻块211和第二光阻块212后形成半导体有源层22。半导体有源层22覆盖基板10,其中,半导体有源层22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有源区221和第二有源区222。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之前,可以先在基板上形成缓冲层,随后在缓冲层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其中,缓冲层覆盖基板,半导体有源层覆盖缓冲层。其中,缓冲层的引入可以增加基板和半导体有源层之间的结合力。步骤S102:在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介电层,其中,介电层设置在外侧的两个第一有源区之间。在步骤S102中,在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介电层的步骤包括:在半导体有源层上沉积绝缘材料层;在绝缘材料层上沉积第二光阻材料层;采用第二道光罩对第二光阻材料层进行曝光、显影,得到第三光阻块,其中,第三光阻块覆盖两个第二有源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其中,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有源区和多个第二有源区;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介电层,其中,所述介电层设置在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有源区之间;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和所述介电层上形成电极层,其中,所述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二电极和一个第三电极,两个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介电层上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有源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介电层之外的两个所述第一有源区上;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区不同于所述第二有源区,所述第一有源区是经导体化后的所述第一有源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其中,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第一有源区和多个第二有源区;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介电层,其中,所述介电层设置在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有源区之间;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和所述介电层上形成电极层,其中,所述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极、一个第二电极和一个第三电极,两个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介电层上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有源区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介电层之外的两个所述第一有源区上;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区不同于所述第二有源区,所述第一有源区是经导体化后的所述第一有源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缓冲层,其中,所述缓冲覆盖所述基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半导体有源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基板上沉积半导体材料层;在所述半导体材料层上沉积第一光阻材料层;采用第一道光罩对所述第一光阻材料层进行曝光、显影,得到间隔设置的第一光阻块和第二光阻块,其中,所述第一光阻块和所述第二光阻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有源区对应设置;对未被所述第一光阻块和所述第二光阻块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进行导体化,得到所述半导体有源层;剥离所述第一光阻块和所述第二光阻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未被所述第一光阻块和所述第二光阻块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进行导体化的步骤包括:通过等离子体轰击法对未被所述第一光阻块和所述第二光阻块覆盖的半导体材料层进行导体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形成介电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半导体有源层上沉积绝缘材料层;在所述绝缘材料层上沉积第二光阻材料层;采用第二道光罩对所述第二光阻材料层进行曝光、显影,得到第三光阻块,其中,所述第三光阻块覆盖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慧谭志威陈书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