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3159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9 03:25
鉴于常规粗轧立辊逆道次轧制时采用空过的方法,没有对带钢进行宽度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在粗轧逆道轧制时,立辊采用小轧制力控制模式进行立辊轧制并进行辊缝测量,根据辊缝模型计算获得板坯宽度。利用该宽度进行粗轧宽度再设定和宽展模型学习。该方法可解决目前粗轧中间道次无法获得准确测宽数据的问题,精确提供粗轧轧制过程中再设定计算的板坯入口宽度,从而提高最终的粗轧宽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鉴于常规粗轧立辊逆道次轧制时采用空过的方法,没有对带钢进行宽度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在粗轧逆道轧制时,立辊采用小轧制力控制模式进行立辊轧制并进行辊缝测量,根据辊缝模型计算获得板坯宽度。利用该宽度进行粗轧宽度再设定和宽展模型学习。该方法可解决目前粗轧中间道次无法获得准确测宽数据的问题,精确提供粗轧轧制过程中再设定计算的板坯入口宽度,从而提高最终的粗轧宽度精度。【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控制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小轧制力控制,通过立辊辊缝测量到板坯宽度,从而更合理的进行粗轧中间道次板坯宽度控制和模型学习,保证板坯宽度控制精度。
技术介绍
由于投资、测量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一般热轧产线在粗轧阶段,只在粗轧出口才配备测宽仪表。而粗轧进行的板坯宽度控制往往是多个道次,而中间道次的板坯宽度只能靠模型推算。这种方法制约了粗轧板坯宽度控制精度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热轧粗轧立辊轧制时,多采用多机架往复轧制。在粗轧立辊逆向道次轧制时,通常立辊采用辊缝打开空过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原因是粗轧逆向道次轧制时容易产生轧制不稳定性问题,另一方面正向轧制道次粗轧立辊具备足够的压下能力。 目前由于粗轧中间道次无法获得准确测宽数据的问题,从而影响宽度控制的精度。本专利设计一种方法利用粗轧立辊逆向道次恒定轧制力条件下的辊缝数据,计算粗轧逆向道次的板坯宽度,启动再设定计算,从而提高粗轧宽度控制精度。 现有技术未见有相关专利和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针对粗轧轧制现状,对粗轧逆道次立辊进行轧制模式改进,该道次由空过改为小轧制力控制模式,通过立辊辊缝测量到板坯宽度,从而更合理的进行粗轧中间道次板坯宽度控制和模型学习,保证板坯宽度控制精度。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涉及原理如下: (I)狗骨和自然宽展计算 板坯结果水平辊轧制后,板坯宽度Wf可由以下三项组成(如图1、2所示): fff=ffe+dffs+dffb (I) 式中:We为水平轧机入口宽度,粗轧正向道次也等于立辊出口宽度; dffs=f(ffe, h0, h1;T)为水平轧制后除鼓形回展外的轧件宽展,即水平宽展,模型细节略;式中k hi分别为水平轧制前后带钢的厚度,T为板坯温度。 dffb=f(ff0, We, h0, R)为水平轧制后的鼓形回展,即“狗骨”宽展,模型细节略;式中R为轧棍半径。 如果板坯水平辊轧制前没有立辊轧制,比如粗轧逆向道次轧制或正向道次立辊空过,则式(I)中,dwb=0。 立辊机辊缝 立辊辊缝计算方法采用(2 ): Sset-W-Sm+SEH-ZEff (2) 式中: SSET:辊缝设定值, W:板坯立辊出口宽度, Sm:轧制时的轧机弹跳,Sm=F/M, M为立辊轧机刚度,F为立辊轧制力。 SRff:工作辊磨损补偿量 SRH:工作辊热膨胀补偿量 (2)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采用PI控制即可。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建立粗轧轧制策略, 为粗轧预计算选择、准备和形成原始数据、负荷规程、目标值以及其他辅助数据和遗传系数; 步骤二:粗轧预计算,包括: ( I)常规粗轧设定计算:水平轧机设定计算和粗轧板坯温度跟踪计算,立辊轧机正向道次压下设定计算, (2)粗轧逆向道次水平轧机设定计算:设定水平轧机轧制的辊缝、板坯温度、轧机速度、轧制力等,增加(板坯)粗轧立辊入口参数计算,包括板坯宽度、(板坯)温度、前滑, (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 步骤三: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 在立辊逆道次轧制过程中,执行立辊设定,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设定距离后,立辊轧制进入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 步骤四: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和轧制,过程机系统根据LI的立辊轧制数据,计算板坯宽度。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的(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中, 立棍头部棍缝:SHead=W-Sm+SKH-ZKW+AS (单位:mm), Saead:板坯头部辊缝设定值(单位:mm), W:立棍出口板还宽度(单位:mm), Sm:轧制时的轧机弹跳(单位:mm),Sm=F/M, M为立辊轧机刚度(单位:KN), F为立辊轧制力(单位:KN), Skw:工作棍磨损补偿量(单位:mm), Seh:工作棍热膨胀补偿量(单位:mm), AS 为附加辊缝,AS>=200mm。 根据本专利技术,传统粗轧轧制过程中立辊逆向道次空过,这里则利用立辊逆向道次进行宽度测量。为此在粗轧立辊轧制方面增加三方面功能:立辊逆向道次设定、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和轧制。 在步骤一:粗轧轧制策略 轧制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为道次计划预计算选择、准备和形成可以使用的原始数据、负荷规程、目标值以及其他必不可少的辅助数据和遗传系数。这些数据,由轧制策略通过计算机通信,操作工画面输入和计算获得。 在粗轧道次数规程 负荷规程包括轧制道次数、各个道次的负荷分配比、喷水规程、目标厚度等。水平轧机负荷规程是由钢种等级、板坯宽度、厚度等级以及粗轧区宽度压下量等级确定的。 根据本专利技术,粗轧目标宽度考虑到了精轧目标宽度、精轧的自然宽展、Fl前立辊有效压下量、宽度余量、系统修正。 立辊轧机负荷分配 根据工艺表立辊负荷分配系数和粗轧总的宽展量,确定粗轧各个正向道次的粗轧出口目标宽度,从而确定粗轧立辊负荷。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步骤二的(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中,这里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制目的是为了进行板坯的宽度测量。为了防止逆向道次立辊轧机卡钢,在板坯到达立辊轧机前,立辊辊缝开度要大。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一定距离后,立辊轧机再进行压下。立辊运行过程的辊缝如图4所示。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为了保证轧制安全,Λ S可以采用较大辊缝。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立辊轧制力设定:采用固定值,该值小于5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立辊棍缝:(单位:mm),立棍头部棍缝控制长度(见图3):1000?3000mm,不同道次长度不一样,随板坯厚度变化。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立辊速度=Vedge=Vs tan d * fS (单位:m/s), 其中,Vs tan d, fs分别为水平轧机轧制速度(单位:m/s)和前滑。 立辊轧制力矩设定,基于立辊轧制力计算设定立辊轧制力矩(单位:KNXm)。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设定立辊入口侧导板为打开状态,打开辊缝,辊缝大于板坯宽度200mm以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板坯宽度采用式(I)得到, 板坯宽度Wf可由以下三项组成(如图1、2所示): fff=ffe+dffs+dffb (单位:mm) (I) 式中:We为水平轧机入口板坯宽度(单位:mm),在粗轧正向道次也等于立辊出口板坯宽度; dffs=f(ffe, h0, h^T)为水平轧制后除鼓形回展外的板坯宽展(单位:_),即水平宽展,式中k Ill分别为水平轧制前后带钢的厚度(单位:mm),T为板坯温度。 dffb=f(ff0, 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建立粗轧轧制策略为粗轧预计算选择、准备和形成原始数据、负荷规程、目标值以及其他辅助数据和遗传系数;步骤二:粗轧预计算,包括:(1)常规粗轧设定计算:水平轧机设定计算和粗轧板坯温度跟踪计算,立辊轧机正向道次压下设定计算,(2)粗轧逆向道次水平轧机设定计算:设定水平轧机轧制的辊缝、板坯温度、轧机速度、轧制力等,增加板坯粗轧立辊入口参数计算,包括板坯宽度、板坯温度、前滑,(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步骤三: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在立辊逆道次轧制过程中,执行立辊设定,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设定距离后,立辊轧制进入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模式;步骤四:过程机系统根据测量的立辊轧制数据,计算板坯宽度,根据计算得到的板坯宽度;然后启动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模型学习,并进行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民夏小明李维刚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