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乳装置以及用辊乳装置增加钢带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给水管道或排水管道等需要用到钢材的
,通常使用钢塑复合结构型的管材。由于该种钢塑复合结构型的管材,其具备钢的高强度和高刚性,还具备塑料的材质轻和耐腐蚀的优点,因此应用范围广泛。在现有的钢塑复合结构型的管材(如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即MRP)中,钢材部分与塑料部分的粘接强度高低以及粘接层耐热、耐水、耐候、耐交变应力等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管道的整体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现阶段的钢塑复合结构的管材中,所用钢带的表面光滑平整,粗糙度极低,因此,粘接树脂难以与钢带表面形成牢固铆接,以致钢带与粘接树脂粘接面的粘结力偏小,在大气、水、交变应力的作用下,粘接面经常发生脱粘失效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钢塑复合结构型管材的质量和使用寿命ο为解决上述钢带与塑料之间粘接强度小的问题,可通过增加钢带表面粗糙度以有效提高钢带与塑料之间的粘接强度。目前,增加钢带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对钢带表面进行喷砂或抛丸处理,但这两种处理方法所使用的设备复杂,故障率高,处理速度慢,需要耗费大量的压缩空气和磨料,易 ...
【技术保护点】
辊轧装置,包括至少一对转轴,所述相对设置的转轴呈轴对称布置,转轴上分别设置有压辊,相对设置的压辊之间存在与钢带厚度相适应的间隙,压辊表面密集排布有轧齿,其特征在于:轧齿的排布密度为16~900个/ cm2,所述轧齿呈多棱锥状或多棱台状,呈多棱锥状或多棱台状的轧齿的底面最长对角线长度L为0.45~3.5mm,轧齿高度H为L的0.5~2倍;或者所述轧齿呈圆锥状或圆台状,呈圆锥状或圆台状的轧齿的底面直径R为0.45~3.5mm,轧齿高度H为R的0.5~2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嘉,陈锬,胡兵,雷小均,苏俊业,周浩,杨志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