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952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与公模对应的母模,以及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多个牛角浇口,所述公模和母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牛角浇口有两种形状,第一种牛角浇口一端与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流道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型腔连接的牛角进点;第二种牛角浇口的一端与流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多个牛角进点,所述多个牛角进点的位置与型腔中产品中破孔的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善牛角浇口的结构,实现对产品的破孔周围进行进胶,无需改变注塑模具的结构,只需利用一个流道,大大的简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无需增设冷却系统,有效的降低了模具的成本,提高量产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与公模对应的母模,以及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多个牛角浇口,所述公模和母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牛角浇口有两种形状,第一种牛角浇口一端与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流道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型腔连接的牛角进点;第二种牛角浇口的一端与流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多个牛角进点,所述多个牛角进点的位置与型腔中产品中破孔的位置对应。本技术通过改善牛角浇口的结构,实现对产品的破孔周围进行进胶,无需改变注塑模具的结构,只需利用一个流道,大大的简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无需增设冷却系统,有效的降低了模具的成本,提高量产的稳定性。【专利说明】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虽然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当产品上有较大的破孔时,需要两侧都进胶。目前的做法为根据产品形状在模具中设置若干个流道。但是流道过多会影响模具的结构、需要增设冷却系统、因而增加了模具的难度、复杂性、并且降低了量产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以简化模具结构、提高模具量产的稳定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与公模对应的母模,以及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多个牛角浇口,所述公模和母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牛角浇口有两种形状,第一种牛角浇口的一端与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流道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型腔连接的牛角进点;第二种牛角浇口的一端与流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多个牛角进点,所述多个牛角进点的位置与型腔中产品的破孔位置对应。作为优选,所述流道的顶部与热嘴连接。作为优选,第二种牛角浇口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牛角进点,所述两个牛角进点分设于产品破孔位置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与公模对应的母模,以及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多个牛角浇口,所述公模和母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牛角浇口有两种形状,第一种牛角浇口一端与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流道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型腔连接的牛角进点;第二种牛角浇口的一端与流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多个牛角进点,所述多个牛角进点的位置与型腔中产品中破孔的位置对应。本技术通过改善牛角浇头的结构,实现对产品的破孔周围进行进胶,无需改变注塑模具的结构,只需利用一个流道,大大的简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无需增设冷却系统,有效的降低了模具的成本,提高量产的稳定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塑模具中牛角浇口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塑模具中第一种牛角浇口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注塑模具中第二种牛角浇口的主视图。图中:10-牛角浇口、101-牛角进点、20-流道、30-热嘴、40-产品、401-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技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请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与公模对应的母模,以及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多个牛角浇口 10,所述公模和母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牛角浇口 10有两种形状,第一种牛角浇口 10如图1所示,其一端与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流道20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型腔连接的牛角进点101 ;第二种牛角浇口 10的一端与流道20连通,另一端设有多个牛角进点101,所述多个牛角进点101的位置与型腔中产品40中破孔401的位置对应。本技术通过改善牛角浇口 10的结构,实现对产品40的破孔401周围进行进胶,无需改变注塑模具的结构,只需利用一个流道20,大大的简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无需增设冷却系统,有效的降低了模具的成本,提高量产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流道20的顶部与热嘴30连接,模具通过热嘴30对流道20进胶,流道20通过牛角浇口 10对产品40进胶。请重点参照图3,所述第二种牛角浇口 10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牛角进点101,所述两个牛角进点101分设于产品40上的破孔401两侧,本技术通过在一个牛角浇口 10上分出两支牛角进点101,对破孔401两侧同时进胶,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模具结构,增加了模具的稳定性。综上,本技术的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包括:公模、与公模对应的母模,以及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多个牛角浇口 10,所述公模和母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牛角浇口 10有两种形状,第一种牛角浇口 10,其一端与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流道20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型腔连接的牛角进点101 ;第二种牛角浇口 10的一端与流道20连通,另一端设有多个牛角进点101,所述多个牛角进点101的位置与型腔中产品40中破孔401的位置对应。本技术通过改善牛角浇口 10的结构,实现对产品40的破孔401周围进行进胶,无需改变注塑模具的结构,只需利用一个流道20,大大的简化了注塑模具的结构,无需增设冷却系统,有效的降低了模具的成本,提高量产的稳定性。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模、与公模对应的母模,以及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多个牛角浇口,所述公模和母模之间设置有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牛角浇口有两种形状,第一种牛角浇口的一端与设置在公模和母模之间的流道连通,另一端为与所述型腔连接的牛角进点;第二种牛角浇口的一端与流道连通,另一端设有多个牛角进点,所述多个牛角进点的位置与型腔中产品的破孔位置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顶部与热嘴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孔型产品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种牛角浇口的另一端设有两个牛角进点,所述两个牛角进点分设于产品破孔位置的两侧。【文档编号】B29C45/27GK203567072SQ201320613319【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专利技术者】李世德 申请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德
申请(专利权)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