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浇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952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浇道模具,包括公模仁、母模仁、热浇道以及公模仁与母模仁形成的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穿过所述母模仁并连接至所述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外围还设有冷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热浇道的外围设置冷却机构,在热浇道浇筑完成后,使热浇道迅速、充分冷却,从而缩短产品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浇道模具,包括公模仁、母模仁、热浇道以及公模仁与母模仁形成的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穿过所述母模仁并连接至所述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外围还设有冷却机构。本技术通过在热浇道的外围设置冷却机构,在热浇道浇筑完成后,使热浇道迅速、充分冷却,从而缩短产品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热浇道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热浇道模具。
技术介绍
在热浇道模具中,公模仁与母模仁形成产品型腔,热浇道将熔融的塑料从模具浇口连接至所述产品型腔的进胶点之间的路径(流道),并使塑料在注塑生产过程中保持恒温熔融状态。但是,当塑料浇筑完成后,需要较长的时间使热浇道内的塑料自然冷却,延长了产品的成型周期。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缩短产品成型周期的热浇道模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浇道模具,以解决现有的热浇道模具冷却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浇道模具,包括公模仁、母模仁、热浇道以及公模仁与母模仁形成的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穿过所述母模仁并连接至所述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外围还设有冷却机构。较佳地,所述冷却机构为水管,所述水管螺旋式绕设于所述热浇道的外侧。较佳地,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至所述母模仁外。较佳地,所述水管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本技术提供的热浇道模具,包括公模仁、母模仁、热浇道以及公模仁与母模仁形成的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穿过所述母模仁并连接至所述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外围还设有冷却机构。本技术通过在热浇道的外围设置冷却机构,在热浇道浇筑完成后,使热浇道迅速、充分冷却,从而缩短产品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热浇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公模仁、20-母模仁、30-热浇道、40-产品型腔、50-冷却机构、51-进水口、52-出水口、53-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热浇道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公模仁10、母模仁20、热浇道30以及公模仁10与母模仁20形成的产品型腔40,所述热浇道30穿过所述母模仁20并连接至所述产品型腔40,所述热浇道30外围还设有冷却机构50。本技术通过在热浇道30的外围设置冷却机构50,在热浇道30浇筑完成后,使热浇道30迅速、充分冷却,从而缩短产品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冷却机构50为水管,所述水管螺旋式绕设于所述热浇道30的外侧,较佳地,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 51和出水口 52,所述进水口 51和出水口 52分别连通至所述母模仁20外,这样,从进水口 51中输入冷却液,沿水管方向螺旋式缠绕于热浇道30外侧,对热浇道30进行充分冷却。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水管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53,避免水管中的冷却液流入母模仁20内甚至流入用于产品成型的塑料原料中,造成产品品质不良。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热浇道模具,包括公模仁10、母模仁20、热浇道30以及公模仁10与母模仁20形成的产品型腔40,所述热浇道30穿过所述母模仁20并连接至所述产品型腔40,所述热浇道30外围还设有冷却机构50。本技术通过在热浇道30的外围设置冷却机构50,在热浇道30浇筑完成后,使热浇道30迅速、充分冷却,从而缩短产品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热浇道模具,包括公模仁、母模仁、热浇道以及公模仁与母模仁形成的产品型腔,所述热浇道穿过所述母模仁并连接至所述产品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浇道外围还设有冷却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浇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为水管,所述水管螺旋式绕设于所述热浇道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浇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至所述母模仁外。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浇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接合处设有密封圈。【文档编号】B29C45/27GK203567071SQ201320613073【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陈潮 申请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潮
申请(专利权)人:圣美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