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下缸孔倒角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8938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1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下缸孔倒角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其转动设置在缸孔的顶面上,基座上设有台阶通孔,台阶通孔的上端固定百分表的套筒;测杆,其与基座的台阶通孔紧滑动配合,且测杆的上端与百分表的测量头抵接,测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基座的侧壁上设有测杆螺孔,螺栓穿过测杆螺孔后,螺栓的端部容置在第一限位槽中进行限位;测头,其固定连接在测杆的下端,且测头的下端设有用于测量下缸孔倒角的倒角斜面,通过基座带动测头转动,当下缸孔倒角的深度增大或减小时,测头、测杆下降或上升,带动百分表的指针转动。通过基座带动测头转动来测量下缸孔倒角,避免以倒角的端面为基面引起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下缸孔倒角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其转动设置在缸孔的顶面上,基座上设有台阶通孔,台阶通孔的上端固定百分表的套筒;测杆,其与基座的台阶通孔紧滑动配合,且测杆的上端与百分表的测量头抵接,测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基座的侧壁上设有测杆螺孔,螺栓穿过测杆螺孔后,螺栓的端部容置在第一限位槽中进行限位;测头,其固定连接在测杆的下端,且测头的下端设有用于测量下缸孔倒角的倒角斜面,通过基座带动测头转动,当下缸孔倒角的深度增大或减小时,测头、测杆下降或上升,带动百分表的指针转动。通过基座带动测头转动来测量下缸孔倒角,避免以倒角的端面为基面引起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专利说明】—种发动机缸体下缸孔倒角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下缸孔倒角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缸体下缸孔的孔口倒角偏大或偏小均会对缸套O型密封圈的密封性产生影响,可能使发动机冷却水渗入机油中,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因此,控制下缸孔的孔口倒角深度(倒角下端与下缸孔入口的倒角端面之间的距离)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倒角的深度,但是,由于下缸孔入口的倒角端面为毛坯面,且下缸孔的倒角处于缸体中心的内部,空间狭窄,很难为游标卡尺定位,因此测量的准确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与缸孔顶面和下缸孔倒角适配的测量装置,并利用百分表精确显示下缸孔倒角相对于测量装置的偏差以确定下缸孔倒角是否合格。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体下缸孔倒角检测装置,包括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其转动设置在缸孔的顶面上,基座上设有台阶通孔,台阶通孔的上端固定百分表的套筒;测杆,其与基座的台阶通孔紧滑动配合,且测杆的上端与百分表的测量头抵接,测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基座的侧壁上设有测杆螺孔,螺栓穿过测杆螺孔后,螺栓的端部容置在第一限位槽中进行限位;测头,其固定连接在测杆的下端,且测头的下端设有用于测量下缸孔倒角的倒角斜面,通过基座带动测头转动,当下缸孔倒角的深度增大或减小时,测头、测杆下降或上升,带动百分表的指针转动。通过基座带动测头转动来测量下缸孔倒角,避免以倒角的端面为基面引起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座包括规体,规体的上端固定百分表的套筒,规体的下端设有突出的弹簧基座,测杆上设有第一台阶面,在台阶面与弹簧基座之间夹设防止测杆与规体碰撞的弹簧。弹簧对测杆的上下运动起到减震作用,便于测量者观察百分表的指针摆动情况。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座还包括固定连接在规体下端的导向套,导向套的下端设有环状凸缘,在导向套的外壁上形成第二台阶面,基座安装在缸孔上时,环状凸缘容置在缸孔的缸孔止口内,第二台阶面与缸孔的顶面抵接。导向套与缸孔的安装方式确保导向套与缸孔同心转动,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上述技术方案中,百分表通过夹表套固定在规体的上端,夹表套上设有限位槽,基座的侧壁上设有夹表套螺孔,螺栓穿过夹表套螺孔后,螺栓的端部容置在限位槽中进行限位。限位槽和夹表套螺孔的配合使得规体的转动扭矩很好地传递给百分表,为准确测量提供保障。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校准测量装置的校准组件,其顶部设有供测头通过的测头过孔,校准组件的底部内侧设有第一倒角,测头穿过测头过孔放置在校准组件的底部,且测头的倒角斜面放置在第一倒角内;导向套的环状凸缘容置在测头过孔内,且第二台阶面与测头过孔的顶面贴合。校准组件为测量装置的百分表调零,为准确测量下缸孔倒角提供测量基准。【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测量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测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规体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向套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校准组件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校准组件和测量装置的组装图;图7是图6的剖视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测杆,11-第一台阶面,12-端部,13-凸缘,131-第一螺纹孔,14-第一限位槽,15-小径段,2-测头,3-弹簧,4-规体,41-大径孔,42-小径孔,43-夹表套螺孔,44-测杆螺孔,45-弹簧基座,46-第二螺纹孔,5-夹表套,6-百分表,7-导向套,72-通孔,73-第三螺纹孔,74-第二台阶面,75-环状凸缘,8-校准组件,81-定位套,811-测头过孔,82-导套,83-校准套,831-测头安置孔,832-第一倒角,9-缸孔,91-缸孔止口,92-下缸孔,921-下缸孔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缸体下缸孔倒角检测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和校准组件8,测量装置包括测杆1、测头2、百分表6及由导向套7和规体4构成的基座。如图2所示,测杆I上设有第一台阶面11,将测杆I分为小径段15和大径段,在大径段的端部12附近设有凸缘13,凸缘13上设有与导向套7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131,在小径段15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4。如图1、3所示,规体4上设有由大径孔41和小径孔42构成的台阶通孔,大径孔41的顶部固定设有夹表套5,规体4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夹表套螺孔43,夹表套5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螺栓穿过夹表套螺孔43后,其端部容置在夹表套5的限位槽中使夹表套固定在规体4上。同理,规体4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测杆I的第一限位槽14对应的测杆螺孔44,防止测杆I滑出规体4的小径孔42,同时在转动规体4时向测杆2传递扭矩。如图1、3、4所示,规体4的下端通过第二螺纹孔46与导向套7的第三螺纹孔73与导向套7螺纹连接。如图1、3所示,规体4的下端上设有突出的弹簧基座45。如图4所示,导向套7的下端设有环状凸缘75,使导向套7的外壁形成第二台阶面74,导向套7上设有上小下大的台阶通孔72。如图1所示,当规体4和导向套7固定连接后,规体4的弹簧基座45位于导向套7的通孔72中,测杆I的小径段15穿入规体4的小径孔42中形成紧滑动配合,弹簧3卡接在第一台阶面11和弹簧基座45之间确保测杆I灵活运动,且不与导向套相互碰撞,对测杆的上下运动起到减震作用,便于测量者观察百分表的指针摆动情况。同时,夹表套5的通孔中安装有百分表6的套筒,百分表6的测量头抵接在测杆I的小径段15的上端。如图1所示,测杆I的端部12上通过第一螺纹孔131固定连接测头2,端部12容置在测头2的通孔中。测头2的下端设有用于测量下缸孔倒角921的倒角斜面,确保测量装置与缸孔的同心度,保障测量的准确性。如图5所示的校准组件8用于在测量之前对测量装置进行校准。校准组件8包括定位套81、导套82和校准套83。定位套81上设有供测头2穿过的测头过孔811,校准套83上设有与测头过孔811同轴的测头安置孔831,测头安置孔的上端设有第一倒角831,用于放置测头2的倒角斜面。定位套81与导套82之间、校准套83与导套82之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校准组件的设置方便测量装置的调整,为测量的准确性提供基准。如图6、7所示,校准测量装置时,测头2穿过测头过孔811放置在测头安置孔831内,测头2的倒角斜面放置在第一倒角832内,导向套7的环状凸缘75容置在测头过孔811内,且第二台阶面74与定位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韦周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