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3636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8 17:57
一种燃料电池组(10),该燃料电池组(10)具备单体电池(12),且通过层叠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2)而构成,该单体电池(12)通过电解质·电极构造体(28)介设于一组隔板(30、32)之间而成,该电解质·电极构造体(28)通过由阳极电极(38)及阴极电极(36)将电解质(34)夹在中间而成,所述燃料电池组(10)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30、32)设有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该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承受与所述单体电池(12)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负载,所述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由树脂构成,且具有从所述隔板(30、32)的外周缘部突出的凸部(68)、或比外周缘部凹陷的凹部(76、78)中的任一者,在所述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凹陷形成有凹处(70a、70b、80a、80b),并且所述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借助所述凹处(70a、70b、80a、80b)而显示出向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燃料电池组(10)的单体电池(12)包含隔板(30、32)而构成。设于隔板(30、32)的负载承受部(64a、64b)具有例如凸部(68)。在凸部(68)的基端部凹陷形成有凹处(70a、70b),因此,凸部(68)显示出足够的挠性。即,例如当作用有朝向与燃料电池组(10)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时,凸部(68)朝向该方向挠曲。【专利说明】燃料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使多个单体电池层叠而构成为层叠体的燃料电池组。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具有由阳极电极及阴极电极将电解质(例如,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氧化物离子导电体)夹在中间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介设于一组隔板间的单体电池。通常,通过层叠有多个该单体电池而构成为燃料电池组。通常在燃料电池组设有从位于一端部的单体电池到位于另一端部的单体电池地赋予紧固负载而防止单体电池脱落的紧固构件。有时从外部对此类燃料电池组施加冲击负载。如上述那样,由于利用紧固构件在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上赋予紧固负载,因此难以在层叠方向上产生单体电池的移动。与此相对地,由于未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高度方向及水平方向)上赋予紧固负载而容易产生移动。为了避免产生上述的移动,在隔板的外周缘部设置负载承受部,考虑由该负载承受部来吸收冲击负载。例如,本 申请人:在日本特开2008-27761号公报中提出有如下所述的结构,即,将燃料电池组收容于壳体,并且使设于规定的隔板的负载承受部以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的方式突出。专利技术概要 燃料电池组中的隔板彼此理想上相互重合,但实际上,因制作该隔板时的尺寸误差、组装燃料电池组时的层叠偏差等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位置偏移。在该情况下,负载承受部彼此也处于相对地产生位置偏移的状态。若在上述的状态下向燃料电池组施加冲击负载,则冲击负载集中地作用于最容易引起位置偏移的负载承受部。在该情况下,负载承受部可能发生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通常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即使任意的负载承受部发生位置偏移,负载承受部彼此的位置也能伴随着冲击负载的施加而容易对齐。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由多个负载承受部承受冲击负载的燃料电池组。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负载承受部发生破损的可能性的燃料电池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该燃料电池组具备由阳极电极及阴极电极将电解质夹在中间的电解质.电极构造体介设于一组隔板之间而成的单体电池,且通过层叠多个所述单体电池而构成,其中,在所述隔板设有用于承受与所述单体电池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负载的负载承受部,所述负载承受部由树脂构成,且具有从所述隔板的外周缘部突出的凸部、或比外周缘部凹陷的凹部中的任一者,在所述负载承受部凹陷形成有凹处,并且所述负载承受部借助所述凹处而显示出向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挠性。当因层叠偏差而导致在任意的负载承受部与其他的负载承受部之间产生位置偏移时,任意的负载承受部比其他负载承受部突出。因此,当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力作用于负载承受部时,首先向该突出的负载承受部施加力。在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负载承受部形成凹处,由此负载承受部发现足够的挠性。即,施加有冲击负载等外力的负载承受部容易挠曲,与其他负载承受部的位置对齐。因此,至此之后,由位置对齐的多个负载承受部承受外力。伴随于此,外力分散于多个负载承受部,因此避免外力集中于一个负载承受部。因此,能够防止负载承受部发生破损。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负载承受部形成凹处,因此该负载承受部在施加冲击负载等外力时容易挠曲。当在任意的负载承受部产生位置偏移时,因该负载承受部发生挠曲,该负载承受部与其他负载承受部的位置对齐。其结果是,外力分散于多个负载承受部。因此,由于避免外力集中于一个负载承受部,因此能够防止负载承受部发生破损。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负载承受部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的至少任一者处,卡合有沿着层叠方向延伸而支承单体电池的紧固构件。由此,能够避免单体电池从燃料电池组脱落。优选地,当负载承受部具有凸部时,设于该负载承受部的凹处的曲率半径设定为,在接近隔板的一侧大且在远离隔板的一侧小。在该情况下,当向负载承受部施加负载时,应力容易在该负载承受部的远离隔板的部位处集中。因此,当过大的应力作用于负载承受部时,该部位首先发生破损。由于破损的部位远离隔板,因此避免隔板伴随着负载承受部发生破损而露出。因此,能够避免形成有隔着隔板的导电通路,其结果是,能够保持绝缘性。根据附图和与之配合的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例的说明,上述的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变得更为清楚。【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组的概要整体立体图。图2是所述燃料电池组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图3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将凸状负载承受部放大表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图5是将凹状负载承受部放大表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图6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的端板与第一紧固构件、第二紧固构件的分解立体说明图。图7是图1中的VI1-VII向视剖视图。图8是将凸状负载承受部彼此的位置偏移夸张表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将凹状负载承受部彼此的位置偏移夸张表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0是形成有曲率半径在接近隔板的一侧和远离隔板的一侧不同的凹处的凸状负载承受部的概要整体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并基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组而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组10的概要整体立体图,图2是其局部剖面侧视图。该燃料电池组10搭载于未图示的机动车车身而用作行驶驱动源。需要说明的是,箭头A方向与机动车车身的宽度方向一致,箭头B方向与行驶方向一致。另外,箭头C方向表示铅垂方向。由图1及图2得知,燃料电池组10具备通过多个单体电池12沿着箭头A方向层叠而构成的层叠体14。而且,在层叠体14的层叠方向一端,第一终端板16a、第一绝缘板18a、第一端板20a从内侧向外侧依照该顺序而配设。在层叠体14的层叠方向另一端也相同地,第二终端板16b、第二绝缘板18b及第二端板20b从内侧向外侧依照该顺序而配设。与第一终端板16a连接的第一输出端子22a从第一端板20a的中央部延伸,另一方面,与第二终端板16b连接的第二输出端子22b从第二端板20b的中央部延伸。第一端板20a及第二端板20b呈横长的长方形。而且,在沿着箭头B方向延伸的两个长边的大致中间部分别设有第一紧固构件24、24。另外,在沿着箭头C方向延伸的两个短边的大致中间部分别设有第二紧固构件26、26。如图3所示,构成层叠体14的单体电池12具备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28和夹持所述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28的第一隔板30及第二隔板32。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28具备:例如向全氟磺酸的薄膜含浸水而成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以下,仅记作“电解质膜”)34 ;夹持该电解质膜34的阴极电极36及阳极电极38。S卩,燃料电池组10是所谓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阴极电极36及阳极电极38分别由碳纸等构成,且包括:面朝第一隔板30或第二隔板32的气体扩散层;介设于各气体扩散层与电解质膜34之间的电极催化剂层(都未图示)。阴极电极36及阳极电极38的上述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组(10),该燃料电池组(10)具备单体电池(12),且通过层叠多个所述单体电池(12)而构成,该单体电池(12)通过电解质·电极构造体(28)介设于一组隔板(30、32)之间而成,该电解质·电极构造体(28)通过由阳极电极(38)及阴极电极(36)将电解质(34)夹在中间而成,所述燃料电池组(10)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30、32)设有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该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承受与所述单体电池(12)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负载,所述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由树脂构成,且具有从所述隔板(30、32)的外周缘部突出的凸部(68)、或比外周缘部凹陷的凹部(76、78)中的任一者,在所述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凹陷形成有凹处(70a、70b、80a、80b),并且所述负载承受部(64a、64b、74a、74b)借助所述凹处(70a、70b、80a、80b)而显示出向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挠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野尚纪杉浦诚治和知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