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硬度薄膜的氯乙烯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725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高硬度薄膜的氯乙烯钢板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一种塑料溶胶,并将其涂敷到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溶胶是这样制备的:对100重量份的双峰型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配合20-40重量份的增塑剂,再向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和增塑剂中加入常规颜料和稳定剂,其中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的95重量%以上颗粒直径为0.5-40μm,且15-40重量%为0.5-3μm,在1-3μm具有峰值,且55-80重量%为3-40μm,在8-15μm具有峰值;增塑剂由5-25重量份的含有7-9个碳原子的醇的邻苯二甲酸酯和5-15重量份的含有8-10个碳原子醇的己二酸酯构成。(*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硬度,耐压性、耐流失性(增塑剂)优越,且加工性、设计性优越的氯乙烯钢板的制造方法。氯乙烯钢板在加工性、耐蚀性、耐候性以及设计性等特性上优越,适用于建材、电器、车辆、家具等广泛的领域。氯乙烯钢板的制造方法可大致分为塑料溶胶法和薄膜层压法。塑料溶胶法是将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颜料等构成的塑料溶胶通过粘结剂层按规定的厚度涂敷到钢板上后,通过加热将涂层凝胶化后,进行薄膜压花加工。但是,用塑料溶胶法制造的氯乙烯钢板一般涂层质软,与薄膜层压法制造的氯乙烯钢板相比,涂层的硬度、耐压性、耐流失性等特性差。关于塑料溶胶法,因将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稳定剂、颜料、稀释剂等构成的塑料溶胶用辊涂等方法涂敷到钢板上需要塑料溶胶粘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所以,通常使用对于100重量份聚氯乙烯配合40-60重量份增塑剂的塑料溶胶,与薄膜层压法相比,涂层中的增塑剂变多,则涂层变软。其结果,当制品在涂层表面上遭受大的压力时,存在压花花纹易于压碎的耐压性问题,并且存在涂层中的增塑剂易于转移到表面的耐流失问题。作为改进这些塑料溶胶法缺点的方法,从选择聚氯乙烯树脂或增塑剂和使用稀释剂等方面研究了用低增塑剂具有可涂敷粘度的塑料溶胶,但特性的改进有限。于是,建议在塑料溶胶中配合液态的聚合性增塑剂,通过凝胶化时加热硬化的方法,或者硬化后再用紫外线照射使涂层硬化的方法(特公昭44-31818、特公昭50-22580、特公昭57-9593等)。另外,建议在塑料溶胶中配合丙烯基共聚物粉末的方法和配合丙烯基共聚物粉末与可加热硬化或紫外线硬化的单体、低聚物的方法(特公平5-31467、特公平4-76747等)。但是,这些方法都使用比聚氯乙烯树脂价格高数倍的配合剂,存在大的经济问题。如上所述,用塑料溶胶法制造的氯乙烯钢板的涂层一般有质软的各种缺点。另外,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建议的方法,任何一个方法都是使用比聚氯乙烯树脂价格高的配合剂的方法,在经济上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要解决用塑料溶胶法制造氯乙烯钢板上述缺点,提供涂层硬度、耐压性、耐流失性等特性优越,且经济性优越的氯乙烯钢板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谋求用低的增塑剂量使塑料溶胶的低粘度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特征是在钢板表面上涂敷公知的粘结剂并通过加热进行烘烤制得基底钢板,再制备一种含少量特定增塑剂但仍有低粘度的塑料溶胶,并将其涂敷在上述基底钢板上,其中塑料溶胶是通过向100重量份特定粒径分布的聚氯乙烯树脂粉末中配合20-40重量份的增塑剂,并添加已知颜料和稳定剂而制备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它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一种塑料溶胶,并将其涂敷到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溶胶是这样制备的对100重量份的双峰型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配合20-40重量份的增塑剂,再向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和增塑剂中加入常规颜料和稳定剂,其中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的95重量%以上颗粒直径为0.5-40μm,且15-40重量%为0.5-3μm,在1-3μm具有峰值,且55-80重量%为3-40μm,在8-15μm具有峰值;增塑剂由5-25重量份的含有7-9个碳原子的醇的邻苯二甲酸酯和5-15重量份的含有8-10个碳原子醇的己二酸酯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它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一种塑料溶胶,并将其涂敷到到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溶胶是这样制备的对100重量份的聚氯乙烯粉末A和B配合20-40重量份的增塑剂,再向所述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和B以及增塑剂中加入常规颜料和稳定剂,其中聚氯乙烯粉末中双峰型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占60-95重量份,聚氯乙烯树脂粉末B占5-40重量份,树脂粉末A的95重量%以上颗粒直径为0.4-40μm,且15-40重量%为0.5-3μm,在1-3μm具有峰值,且55-80重量%为3-40μm,在8-15μm中具有峰值;树脂粉末B的90重量%以上颗粒直径为10-60μm,且在20-40μm中具有峰值。附图说明图1是以前的单峰型聚氯乙烯树脂粉末的颗粒直径分布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双峰型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的颗粒直径分布图的一个例子。图3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粗颗粒的聚氯乙烯树脂粉末B的颗粒直径分布图的一个例子。对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作为钢板,可使用冷轧钢板和在冷轧钢板上镀锌、镀铬、镀锡、镀镍、镀铝、镀铅或者镀这些金属的合金以及进行多层镀的钢板,或者再在这些镀层钢板的上层进行铬酸盐处理、磷酸盐处理等化学处理的钢板。另外,按照其目的也可选择不锈钢板、铝板。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为了钢板与聚氯乙烯涂层的粘结,可使用以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橡胶等作为主要成分的公知的粘结剂。在钢板表面以膜厚3-10μm覆盖后,在160-250℃加热1分钟进行烘烤,接着涂敷塑料溶胶。本专利技术是对涂敷的塑料溶胶的组成与性质和得到的氯乙烯钢板的特性进行详细试验的结果,用通常塑料溶胶法制造的氯乙烯钢板的涂层的硬度、耐压性、耐流失性等特性比薄膜层压法差的最大原因已知是涂层中的增塑剂量的不同。薄膜层压法使用的薄膜一般用压延加工法制造,薄膜中的增塑剂的量基本上可为任意的比例,按照氯乙烯钢板的用途对于100重量份聚氯乙烯树脂配合25-40重量份。对此,塑料溶胶法的情况,需要用辊涂机等以规定的厚度在钢板上涂敷塑料溶胶。塑料溶胶的粘度必须在规定值以下,通常,对于100重量份聚氯乙烯树脂配合40-60重量份增塑剂。该增塑剂量的不同大大影响涂层的特性。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确保用低增塑剂量制备低粘度的塑料溶胶而着眼于聚氯乙烯树脂粉末颗粒直径分布和增塑剂的选择反复研究的结果,并找到涂层硬度、耐压性、耐流失性等特性优越,且经济性优越的塑料溶胶。用于本专利技术塑料溶胶的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是用乳液聚合法或微悬浮法制造的,平均聚合度为500-2500。另外,可使用由氯乙烯单体和乙烯、丙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烷基乙烯醚、偏氯乙烯、富马酸二乙酯或丙烯酸甲酯共聚合构成的聚乙烯系树脂粉末。用一般塑料溶胶法制造氯乙烯钢板的情况,使用图1所示的平均颗粒直径1-2μm的一个峰值颗粒直径分布的聚氯乙烯树脂。于是,对用低增塑剂量达到低粘度的聚氯乙烯树脂粉末的颗粒直径进行专心研究的结果表明,要用低增塑剂量得到低粘度的塑料溶胶,需要提高塑料溶胶中的聚氯乙烯树脂的填充密度,为此,表明在图2作为一个例子示出的双峰型颗粒直径分布是理想的。本专利技术聚氯乙烯树脂粉末A的颗粒直径是具有95重量%以上颗粒直径为0.5-40μm,且15-40重量%为0.5-3μm(不到)并在1-3μm具有峰值,且55-80重量%为3-40μm且在8-15μm具有峰值的双峰型颗粒直径是理想的,如颗粒直径40μm以上的粉末超过5重量%,得到的塑料溶胶涂敷表面变坏,是不理想的。如颗粒直径0.5-3μm的粉末不到15重量%,颗粒直径3-40μm的粉末超过80重量%,塑料溶胶的凝胶化性能降低,涂层的强度降低,是不理想的。另外,如颗粒直径0.5-3μm的粉末40在重量%以上,颗粒直径3-40μm的粉末不到55重量%,塑料溶胶粘度变大,涂敷性变坏,是不理想的。另外,对增塑剂量为20-40重量份的塑料溶胶低粘度化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如配合作为一个例子在图3中示出的粗颗粒的聚氯乙烯树脂粉末B,粘度又降低,涂敷性显著提高。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芳夫田熊幸治杉本义之冈田秀俊小役丸泰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