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8463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9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目前常用的减震衬套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安全性能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衬管、衬套本体和外衬管,所述内衬管套装在衬套本体中,该内衬管和衬套本体之间过盈配合;所述衬套本体套装在外衬管中,该衬套本体和外衬管之间过盈配合,其特点在于:所述内衬管的长度大于衬套本体的长度,该内衬管的两端分别位于衬套本体的两端的外面;所述衬套本体的长度大于外衬管的长度,该衬套本体的两端分别位于外衬管的两端的外面,所述衬套本体的两头的外壁到内衬管的外壁的距离大于外衬管的内壁到内衬管的外壁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衬套本体难以被挤压出来,安全性能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衬套,尤其是涉及一种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主要用于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
技术介绍
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一般都安装有减震衬套,目前常用的减震衬套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减震衬套中的衬套本体容易被挤压出来,安全性能差,此外,现有的减震衬套的耐磨性、耐油性、耐疲劳性、以及抗震动性均较差,从而大大降低了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衬套本体难以被挤压出来,安全性能高的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包括内衬管、衬套本体和外衬管,所述内衬管套装在衬套本体中,该内衬管和衬套本体之间过盈配合;所述衬套本体套装在外衬管中,该衬套本体和外衬管之间过盈配合,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内衬管的长度大于衬套本体的长度,该内衬管的两端分别位于衬套本体的两端的外面;所述衬套本体的长度大于外衬管的长度,该衬套本体的两端分别位于外衬管的两端的外面,所述衬套本体的两头的外壁到内衬管的外壁的距离大于外衬管的内壁到内衬管的外壁的距离。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衬套本体为聚氨酯材质。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内衬管和外衬管均为铁材质。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内衬管的两头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倒角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内衬管和外衬管为两端贯穿的通孔状,内衬管嵌入在衬套本体内,并与衬套本体过盈配合,然后内衬管和衬套本体的组件再嵌入外衬管内,使得衬套本体受到挤压,衬套本体中被挤压后的中间过盈量向两端拉伸变形,使得衬套本体的两端大于外衬管的内径,使得衬套本体不容易被压出,此外,由于衬套本体的挤压变形产生很大的变形阻力,提高了减震衬套的拔出力,使衬套本体更不易被压出,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本技术中的衬套本体可以采用聚氨酯材质制造而成,能够在较宽的硬度范围具有较高的弹性及强度,以及优异的耐磨性、耐油性、耐疲劳性和抗震动性,从而大大提升了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衬套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包括内衬管1、衬套本体2和外衬管3,其中,衬套本体2为聚氨酯材质。本实施例中的内衬管I套装在衬套本体2中,该内衬管I和衬套本体2之间过盈配合。衬套本体2套装在外衬管3中,该衬套本体2和外衬管3之间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的内衬管I的长度大于衬套本体2的长度,该内衬管I的两端分别位于衬套本体2的两端的外面,即内衬管I的两端均裸露在衬套本体2的。本实施例中的衬套本体2的长度大于外衬管3的长度,该衬套本体2的两端分别位于外衬管3的两端的外面,即衬套本体2的两端均裸露在外衬管3的外面。本实施例中的衬套本体2的两头的外壁到内衬管I的外壁的距离大于外衬管3的内壁到内衬管I的外壁的距离,即衬套本体2受到内衬管I和外衬管3的挤压后,挤压的中间过盈量向两端拉伸变形,使得衬套本体2的两端大于衬套本体2的中间。本实施例中的内衬管I和外衬管3均可以为铁材质。在内衬管I的两头的内壁均设置有倒角结构,在内衬管I的两头的外壁也均设置有倒角结构,即在内衬管I的两头的内壁和外壁均设置有倒角结构。在外衬管3的两头的内壁均设置有一圈圆角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内衬管I和外衬管3均为两端贯穿的通孔状结构,内衬管I嵌入在衬套本体2内,并与衬套本体2过盈配合,然后内衬管I和衬套本体2组成的组件再嵌入外衬管3内,衬套本体2被挤压的中间过盈量向两端拉伸变形,使得衬套本体2的两端大于外衬管3,衬套本体2产生很大的变形阻力,提高了减震衬套的拔出力,使衬套本体2不被压出,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的衬套本体2采用聚氨酯材料,其高硬度的特性经过内衬管I与外衬管3的挤压变形,能够产生很大的变形阻力,此外,使用聚氨酯材料,可在较宽的硬度范围具有较高的弹性及强度、优异的耐磨性、耐油性、耐疲劳性及抗震动性。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包括内衬管、衬套本体和外衬管,所述内衬管套装在衬套本体中,该内衬管和衬套本体之间过盈配合;所述衬套本体套装在外衬管中,该衬套本体和外衬管之间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的长度大于衬套本体的长度,该内衬管的两端分别位于衬套本体的两端的外面;所述衬套本体的长度大于外衬管的长度,该衬套本体的两端分别位于外衬管的两端的外面,所述衬套本体的两头的外壁到内衬管的外壁的距离大于外衬管的内壁到内衬管的外壁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重车独立悬挂系统中的减震衬套,包括内衬管、衬套本体和外衬管,所述内衬管套装在衬套本体中,该内衬管和衬套本体之间过盈配合;所述衬套本体套装在外衬管中,该衬套本体和外衬管之间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的长度大于衬套本体的长度,该内衬管的两端分别位于衬套本体的两端的外面;所述衬套本体的长度大于外衬管的长度,该衬套本体的两端分别位于外衬管的两端的外面,所述衬套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辰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