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7600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驻车制动操纵装置,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手刹操纵总成、与所述手刹操纵总成连接的前段驻车拉索、与前段驻车拉索连接的中段驻车拉索以及与中段驻车拉索连接的后段驻车拉索;还包括铰接于车架的杠杆,所述前段驻车拉索、所述中段驻车拉索分别与所述杠杆的两端连接。如此,手刹操纵总成拉动前段驻车拉索时,使与前段驻车拉索连接的杠杆一端向上运动,带动与中段驻车拉索连接的杠杆一端向前运动,形成杠杆和拉索的组合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段驻车拉索和中段驻车拉索为分体结构,可以对驻车拉索的曲率半径作进一步的优化,有利于前段驻车拉索和中段驻车拉索形成直线段,从而提高驻车拉索的传动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及其驻车制动操纵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驻车制动器是机动车辆安装的手动刹车(简称手刹),在车辆停稳后用于稳定车辆,避免车辆在斜坡路面停车时由于溜车造成事故。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拉动手刹,在驻车拉索的作用下使驻车制动器拨杆向前运动,同时通过杠杆原理带动从蹄向后运动;从蹄接触制动鼓,产生制动力矩;继续拉动手刹,由于制动鼓的限制,从蹄不能再张开,此时领蹄在驻车制动器拨杆的作用下张开直至接触制动鼓,产生制动力矩,完成驻车制动的整个过程。常见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手刹操纵装置总成和与手刹操纵装置总成连接的驻车拉索,其中驻车拉索包括前段驻车拉索、与前段驻车拉索设为一体的中段驻车拉索以及与中段驻车拉索连接的左、右后驻车拉索,左、右后驻车拉索分别传递制动力至左、右后轮。在对驻车制动操纵装置进行布置时,受车架结构、座椅框空间、油箱空间等外部条件限制,前段驻车拉索的曲率半径较小,其后端甚至呈近似90°布置,且已经无法通过优化布置来改进;由于前段驻车拉索的曲率半径过小,不仅大大降低了驻车拉索的传动效率,也使前段驻车拉索容易损坏,造成整车驻车制动效率低下。有鉴于此,如何改进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结构,提高驻车拉索的传动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操纵装置,该驻车制动操纵装置能够提高驻车拉索的传动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手刹操纵总成、与所述手刹操纵总成连接的前段驻车拉索、与前段驻车拉索连接的中段驻车拉索以及与中段驻车拉索连接的后段驻车拉索;还包括铰接于车架的杠杆,所述前段驻车拉索、所述中段驻车拉索分别于所述杠杆的两端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车架的杠杆支架,所述杠杆支架上固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转动套装有转轴,所述杠杆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杠杆与所述杠杆支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转轴和所述销轴之间设有轴承。优选地,所述转轴和所述销轴之间还设有轴套。优选地,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隔套,用以限定所述转轴的轴向位置。优选地,所述前段驻车拉索和所述中段驻车拉索均通过拉环与所述杠杆连接。优选地,所述杠杆的杠杆前臂与杠杆后臂的杠杆比为1:1或2:1或3:1。本技术通过结构改进提高了驻车拉索的传动效率。具体地,本方案中,设置有铰接于车架的杠杆,前段驻车拉索和中段驻车拉索分别与所述杠杆的两端连接;如此,手刹操纵总成拉动前段驻车拉索时,使与前段驻车拉索连接的杠杆一端向上运动,带动与中段驻车拉索连接的杠杆一端向前运动,形成杠杆和拉索的组合传动;与现有技术中设为一体的前段驻车拉索和中段驻车拉索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前段驻车拉索和中段驻车拉索为分体结构,可以对驻车拉索的曲率半径作进一步的优化,有利于前段驻车拉索和中段驻车拉索形成直线段,从而提高驻车拉索的传动效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驻车制动器和控制所述驻车制动器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由于上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车辆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优选地,所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中置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前段驻车拉索和中段驻车拉索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2中杠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图2中杠杆组件的轴测示意图;图5为图2中杠杆组件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A-A向视图;图7为图5中B-B向视图。图1-7 中:手刹操纵总成11,前段驻车拉索12,中段驻车拉索13,后段驻车拉索14,杠杆组件20,杠杆支架21,杠杆22,杠杆前臂221,杠杆后臂222,销轴23,转轴24,轴承25,轴套26,隔套27,回位弹簧28,螺母2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操纵装置,该驻车制动操纵装置能够提高驻车拉索的传动效率。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车辆。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的前段驻车拉索和后段驻车拉索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手刹操纵总成11、前段驻车拉索12、中段驻车拉索13以及后段驻车拉索14 ;前段驻车拉索12的一端与手刹操纵总成11连接,另一端与中段驻车拉索13连接,中段驻车拉索13与后段驻车拉索14连接;其中,后段驻车拉索14为两根,分别为左后驻车拉索和右后驻车拉索,左、右后驻车拉索分别控制车辆的左、右后轮的制动器,从而进行驻车制动。该实施例中,前段驻车拉索12与中段驻车拉索13通过杠杆组件20连接,杠杆组件20的杠杆22 (示于图3-7中)铰接于车架,前段驻车拉索12和中段驻车拉索13分别与杠杆22的两端连接。也就是说,将前段驻车拉索12与中段驻车拉索13设置为分体结构,如图2中所示,如此,当手刹操纵总成11拉动前段驻车拉索12时,使与前段驻车拉索12连接的杠杆一端向上运动,带动与中段驻车拉索连接13的杠杆一端向前运动,形成杠杆和拉索的组合传动;与现有技术中前段驻车拉索和中段驻车拉索设为一体的结构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前段驻车拉索12和中段驻车拉索13为分体结构,可以对驻车拉索的曲率半径作进一步的优化,有利于前段驻车拉索12和中段驻车拉索13形成直线段,从而提高驻车拉索的传动效率。请一并参考图3-7,图3为杠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杠杆组件的轴测示意图;图5为图2中杠杆组件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A-A向视图;图7为图5中B-B向视图。该实施例中,杠杆组件20包括杠杆支架21和杠杆22 ;杠杆支架21固定于车架,杠杆22与杠杆支架21铰接;具体地,杠杆支架21上固设有销轴23,销轴23通过螺母29固定于杠杆支架21 ;销轴23上转动套装有转轴24,杠杆22与转轴24固接,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接。其中,杠杆22包括杠杆前臂221和杠杆后臂222,前段驻车拉索12与杠杆前臂221连接,中段驻车拉索13与杠杆后臂222连接;具体地,前段驻车拉索12和中段驻车拉索13均通过拉环与杠杆22连接,拉环与杠杆22的连接处可通过销轴和开口销连接,使拉环与杠杆22可以在小间隙范围内活动,避免驻车拉索扭转;当然前段驻车拉索12、中段驻车拉索13直接连接于杠杆22也是可以的。工作时,操控手刹操纵总成11,拉动前段驻车拉索12,并带动杠杆前臂221向上运动,使得杠杆22绕销轴23顺时针转动,随着杠杆22的转动,带动与杠杆后臂222连接的中段驻车拉索13向左运动,最终拉动两根后段驻车拉索14分别控制两个后轮制动器动作,从而完成驻车操作。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上、左等方位词是以图2中零部件位于图中或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为基准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述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手刹操纵总成、与所述手刹操纵总成连接的前段驻车拉索、与前段驻车拉索连接的中段驻车拉索以及与中段驻车拉索连接的后段驻车拉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于车架的杠杆,所述前段驻车拉索、所述中段驻车拉索分别与所述杠杆的两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包括手刹操纵总成、与所述手刹操纵总成连接的前段驻车拉索、与前段驻车拉索连接的中段驻车拉索以及与中段驻车拉索连接的后段驻车拉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于车架的杠杆,所述前段驻车拉索、所述中段驻车拉索分别与所述杠杆的两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车架的杠杆支架,所述杠杆支架上固设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转动套装有转轴,所述杠杆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与所述杠杆支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制动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和所述销轴之间设有轴承。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龙招俞瑞华郑婉婷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