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976131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4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3年11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85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其它多种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及阿霉素均具有明显耐药性,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耐药指数达100以上;可用于构建体内、外肿瘤耐药模型,从而深入研究多药耐药机制,甚至发现其他新的耐药机制,并进一步筛选新的抗肿瘤药物、开发肿瘤耐药逆转药物、研发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科研和生产应用价值,预期能产生良好的科研、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己成为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按组织病理学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的70%-80%,其总的5年生存率为8%-11%。大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属中晚期,已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即使成功进行了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仍面临着复发的可能,此时化疗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原发或继发耐药性的发生,常常导致肺癌化疗的失败,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扰。据美国癌症协会调查:90%以上的肿瘤患者的死亡在不同程度上与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有关。因此,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已成为肿瘤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亦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领域。近年来,肿瘤耐药细胞株已经成为研究耐药机制的重要工具,已有大量的研究利用它来揭示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研究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逆转、开发及评价新的抗癌方法等。因此,建立肿瘤耐药细胞株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肿瘤耐药细胞株的建立主要有基因转染法和药物筛选法,前者所建立的耐药细胞株耐药机制较为单一,适用于药物靶点的筛选研究;药物筛选法是进行体外药物筛选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模型的常用方法,具体分为两种,一是逐步增加药物浓度、持续诱导法,二是大剂量冲击间断给药法。国内外均有研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诱导方式可能获得不同耐药机理的耐药细胞`株,同时也可能影响肿瘤细胞耐药程度,持续诱导比冲击诱导更易产生耐药性。持续诱导法以肿瘤细胞最终能在特定浓度化疗药物中稳定生长作为诱导成功的判定标准,细胞耐药性稳定、直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是美国FDA批准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注射用紫杉醇,是全球首个获批的无溶剂型紫杉类化疗药物,通过利用肿瘤摄取营养的生物机制和纳米微粒白蛋白结合技术平台,使药物高浓度地聚集在肿瘤组织内并发挥高效抗肿瘤作用。在2012年,美国FDA又批准Abraxane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因此有必要建立肺癌对Abraxane的耐药细胞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本专利技术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除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 axane )耐药外,对其它化疗药物如紫杉醇(PTX)、多烯紫杉醇(DTX)、阿霉素(DOX)等有明显的交叉耐药;其对Abraxane的耐药指数为100以上,可用于构建体内、外肿瘤耐药模型,以及用于筛选新的抗肿瘤药物。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简称A549/Abr),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I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3年11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0.8510。对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生物特性鉴定发现,与普通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具有以下不同:细胞较小,形态不规则,多核细胞更常见;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紫杉醇、多烯紫杉醇以及阿霉素均具有明显的耐药性。检测发现,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除对Abraxane耐药外,对其他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烯紫杉醇、阿霉素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本专利技术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对Abraxane的耐药指数(RI)为100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对Abraxane的耐药指数为118.7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在生长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加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至紫杉醇有效浓度为IOnM ;(2)逐步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浓度,维持药物浓度至细胞能在该浓度稳定生长、传代;(3)重复步骤(2),直到获得能`在紫杉醇有效浓度为400nM的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培养基中稳定生长、传代及复苏的人肺腺癌细胞株,即为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生长培养基为含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 μ g/mL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优选地,所述培养为在37°C、CO2浓度为5%的环境中培养。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逐步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浓度的过程为:早期,以每次增加IOnM紫杉醇有效浓度的方式,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浓度;待紫杉醇有效浓度增加至IOOnM时,以每次增加20nM紫杉醇有效浓度的方式,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浓度;待紫杉醇有效浓度增加至200nM时,以每次增加40nM紫杉醇有效浓度的方式,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浓度。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是按以下步骤建立的:(I)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复苏后用含1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 μ g/mL的DMEM培养基于37°C、CO2浓度为5%的环境中培养;(2)取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换新鲜培养液,加入Abraxane,使其作用浓度(即紫杉醇有效浓度,下同)为ΙΟηΜ,在37°C、5%C02条件下继续培养,适时换液,维持IOnM药物浓度直至存活细胞能在此浓度稳定生长、传代;(3)适当增加Abraxane的作用浓度,在37°C、5%C02条件下继续培养,适时换液,维持药物浓度直至存活细胞能在此浓度稳定生长、传代;(4)重复步骤(3)直到获得能在400nM Abraxane中稳定生长、传代及复苏的细胞株,即为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在诱导过程中,掌握适当的Abraxane浓度增加幅度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状况是既能通过增加药物浓度筛选出少数耐药细胞又不至于使全部细胞死亡,从而不断获得耐药性增强的A549细胞。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地探索发现,采用早期每阶段增加ΙΟηΜ,待药物作用浓度增加到IOOnM每阶段增加20nM,待药物作用浓度增加到200nM每阶段增加40nM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历时6个月建立了本专利技术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在构建体内、外肿瘤耐药模型中的用途。所构建的耐药肿瘤模型可用于以下相关研究:研究耐药肿瘤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特点、研究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分析化疗药物敏感性及筛选化疗药物、开发肿瘤耐药逆转药物、研发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等。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在筛选新的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在开发肿瘤耐药逆转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以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诱导对象,采用逐步增加化疗药物Abraxane浓度、间歇作用于细胞的体外诱导法建立了本专利技术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本专利技术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提高了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能在紫杉醇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3年11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8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3年11月26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0.85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及阿霉素均具有耐药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耐药指数为100以上。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人肺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在生长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加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至紫杉醇有效浓度为IOnM ; (2)逐步增加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浓度,维持药物浓度至细胞能在该浓度稳定生长、传代; (3)重复步骤(2),直到获得能在紫杉醇有效浓度为400nM的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培养基中稳定生长、传代及复苏的人肺腺癌细胞株,即为所述人肺腺癌多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远雷春妮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