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道诺菌素和阿霉素的假单胞工程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9059 阅读:4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道诺菌素和阿霉素的假单胞工程菌,其是将来源于链霉菌(Streptomyces?peucetius)ATCC?29050的阿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移码缺失的TDP-D-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中的dnrM置换为doxE后,与筛选标记基因一起整合至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KT2440的基因组中构建得到的。为异源表达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道诺菌素和阿霉素提供了基础,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产道诺菌素和阿霉素的假单胞工程菌
技术介绍
道诺霉素和阿霉素为蒽环类抗生素,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治疗肿瘤化疗的基本药物。道诺菌素又名柔红霉素,1963年由Dimarco首次发现,它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抗革兰氏阴性菌、肿瘤及病毒的作用,还具有免疫抑制性。阿霉素又名14-羟柔红霉素,是道诺菌素结构中道诺糖胺的4'位羟基化衍生物。道诺霉素和阿霉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或粒细胞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等疾病的治疗,对各种实体瘤、脑瘤、血管瘤等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道诺霉素和阿霉素可由链霉菌Mi^ptomyces peucetius ATCC29050发酵产生,阿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负责道诺霉素和阿霉素的生物合成。而采用S. peucetius ATCC 29050 进行道诺霉素和阿霉素的生产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菌体生长速度慢(菌体的倍增时间近48 小时)、难培养(需严格的富含氧气的环境,且需充分搅拌以使菌体混勻)以及遗传育种较难进行(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层厚厚的细胞壁,诱变剂难以发挥功效)等。这些因素制约着对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产道诺菌素和阿霉素的假单胞工程菌,其特征在于,其是将阿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移码缺失的TDP-D-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中的dnrM置换为doxE,然后将改造后的基因簇整合至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0的基因组中而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勇杨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赛诺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