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从动盘及具有该从动盘的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911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及具有该从动盘的离合器,离合器从动盘包括有工作在第一扭矩范围的预减振机构、工作在第二扭矩范围的二级减振机构和工作在第三扭矩范围的主减振机构,该二级减振机构包括有二级减振轴套板及二级减振弹簧,该二级减振轴套板上设置有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插入该二级减振弹簧中,提供所述二级减振弹簧的压缩行程引导和定位。通过该引导元件对减振弹簧的引导和定位,能够减少弹簧的刚度受离合器高速转动引起离心力的影响,有效防止因弹簧受到压缩时扭曲而导致失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减振弹簧的磨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合器从动盘及具有该从动盘的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弹簧引导结构的离合器从动盘,包含该离合器从动盘的离合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带有扭转减振机构的离合器从动盘结构如图1所示,摩擦片100与花键毂106间通过减振弹簧(包括主减振弹簧102和怠速减振弹簧103)相联,具有切向弹性以消除高频共振并起缓冲作用。在摩擦片100、花键毂106与减振盘107之间设有减振阻尼片104、碟形弹簧105对其进行弹性夹紧从而起到摩擦阻尼作用,并使阻尼力矩保持稳定,以吸收发动机输出波动能量、衰减低频振动。传统的离合器从动盘结构上,只有两个减振级即预减振级和主减振级,分别在怠速和行驶工况对发动机波动进行波动衰减。由于空间和车辆使用工况的要求,从动盘预减振级只能承受0-2Ν.m的小扭矩。同时由于转角空间的限制,主减振级工作区域弹簧刚度一般约为15N.ni/deg。请参阅图2为扭转减振特性。在整车实际爬行工况下,离合器从动盘需要传递约为2~lON.m的力矩,在该工况下,离合器工作在预减振级和主减振级的临界位置。由于传动系统间隙的存在,使得从动盘工作在一个不稳定的工况下,在预减振级和主减速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工作在第一扭矩范围的预减振机构;工作在第二扭矩范围的二级减振机构,其包括有二级减振轴套板及二级减振弹簧,所述二级减振轴套板上设置有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插入所述二级减振弹簧中,提供所述二级减振弹簧的压缩行程引导和定位;和工作在第三扭矩范围的主减振机构;其中所述二级减振机构与所述预减振机构和所述主减振机构形成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扭矩范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三扭矩范围的下限,所述第二扭矩范围的下限不大于所述第一扭矩范围的上限,以及所述第二扭矩范围的上限不小于所述第三扭矩范围的下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工作在第一扭矩范围的预减振机构; 工作在第二扭矩范围的二级减振机构,其包括有二级减振轴套板及二级减振弹簧,所述二级减振轴套板上设置有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插入所述二级减振弹簧中,提供所述二级减振弹簧的压缩行程引导和定位;和 工作在第三扭矩范围的主减振机构;其中 所述二级减振机构与所述预减振机构和所述主减振机构形成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扭矩范围的上限小于所述第三扭矩范围的下限,所述第二扭矩范围的下限不大于所述第一扭矩范围的上限,以及所述第二扭矩范围的上限不小于所述第三扭矩范围的下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减振轴套板的互成180度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出一个轴套板延伸臂,在所述每个轴套板延伸臂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引导铆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铆钉呈圆弧形,所述从动盘的轴心线和所述圆弧形引导铆钉的圆心在所述圆弧形引导铆钉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铆钉的长度比所述二级减振弹簧的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荣徐旭初朱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