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切边型内衬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364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的内衬层结构,尤其是一种斜切边型内衬层结构,属于轮胎技术领域。其包括叠加在一起的气密层和轮胎过渡层,轮胎过渡层内侧与气密层的外侧紧密贴合,气密层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气密层斜切口,轮胎过渡层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轮胎过渡层斜切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解决了由于内衬层边缘在叠加过程中易产生的台阶造成的存气现象,提高了轮胎检验合格率以及保证了轮胎的气密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切边型内衬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的内衬层结构,尤其是一种斜切边型的内衬层结构,属于轮胎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式车辆奔驰于高速公路上,既要快速又要安全而且还要节能,这其中轮胎内衬层起着重要的作用。轮胎的内衬层主要包括两个:一、气密层,此层胶料胎里起着气密性和与内胎接触的作用;二、过渡层,此层胶料起着连接气密层与胎体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内衬层能提高轮胎气密性与安全性,起到多拉快跑的高效率运输作业。目前各轮胎企业中,轮胎过渡层2与气密层I的粘合一般采用叠加形式(如图1、图2所示),但由于过渡层2与气密层I的边缘一般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在叠加后边缘处易产生台阶,在轮胎生产过程中此处易存气,从而破坏轮胎的气密性以及产生存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斜切边型内衬层结构,解决了内衬层边缘在叠加过程中易产生的台阶造成的存气现象,提高了轮胎检验合格率以及保证轮胎的气密性。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斜切边型内衬层结构包括叠加在一起的气密层和轮胎过渡层,轮胎过渡层内侧与气密层的外侧紧密贴合,其特征是:气密层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气密层斜切口,轮胎过渡层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轮胎过渡层斜切口。进一步的,气密层的中心线和轮胎过渡层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的,气密层和轮胎过渡层沿着各自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进一步的,气密层和轮胎过渡层从中心线向两边厚度逐渐变小。进一步的,轮胎过渡层的长度大于气密层的长度。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解决了由于内衬层边缘在叠加过程中易产生的台阶造成的存气现象,提高了轮胎检验合格率以及保证了轮胎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衬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内衬层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气密层、2-轮胎过渡层、3-气密层斜切口、4-轮胎过渡层斜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3?4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叠加在一起的气密层I和轮胎过渡层2,轮胎过渡层2内侧与气密层I的外侧紧密贴合,气密层I的内侧与轮胎的内胎接触。气密层I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气密层斜切口 3,轮胎过渡层2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轮胎过渡层斜切口 4。所述气密层I的中心线和轮胎过渡层2的中心线重合,气密层I和轮胎过渡层2沿着各自的中心线左右对称。所述气密层I和轮胎过渡层2从中心线向两边厚度逐渐变小。所述轮胎过渡层2的长度大于气密层I的长度。本技术所述的内衬层结构沿长度方向贴合在轮胎胎体的内侧,轮胎过渡层与气密层端部采用斜切边形式替代矩形或半圆形,便于轮胎生产过程中内衬层滚压过程中的排气,解决了由于内衬层边缘在叠加过程中易产生的台阶造成的存气现象,提高了轮胎检验合格率以及保证了轮胎的气密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切边型内衬层结构,包括叠加在一起的气密层(1)和轮胎过渡层(2),轮胎过渡层(2)内侧与气密层(1)的外侧紧密贴合,其特征是:气密层(1)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气密层斜切口(3),轮胎过渡层(2)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轮胎过渡层斜切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切边型内衬层结构,包括叠加在一起的气密层(I)和轮胎过渡层(2),轮胎过渡层(2)内侧与气密层(I)的外侧紧密贴合,其特征是:气密层(I)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气密层斜切口(3),轮胎过渡层(2)的端部设有由内向外厚度逐渐变薄的轮胎过渡层斜切口(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切边型内衬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气密层(I)的中心线和轮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