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热塑性内衬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322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热塑性内衬的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胎体和与该胎体直接接触的内衬的充气轮胎,该内衬包含: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的膜;和设置在该膜与该胎体之间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包含:聚合胺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构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内衬膜暴露于电晕放电以产生电晕处理过的膜,该内衬膜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将聚合胺设置到电晕处理过的膜上以产生胺处理过的膜;在胺处理过的膜上设置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以产生处理过的内衬膜;并将处理过的内衬膜并入到轮胎构造中以使得处理过的内衬膜与轮胎胎体直接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热塑性内衬的轮胎。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胎体和与该胎体直接接触的内衬的充气轮胎和构造充气轮胎的方法。
技术介绍
按照惯例,用于充气橡胶轮胎的阻隔层(通常为内衬形式)包含丁基橡胶或卤化丁基橡胶(例如卤代丁基橡胶)层,其具有比其它轮胎组件更大的对空气、氧气和氮气的抗渗透性。提供此类阻隔层或内衬以抑制由该充气轮胎内腔穿过该阻隔层进入轮胎胎体的空气或氧气损耗,这有助于在该充气轮胎内腔中保留空气,包括保持空气压力。为了提供合适的空气或氧气不可渗透性程度,此类内衬层必须足够厚,由此其向轮胎增加了显著的重量。此外,以将其夹在阻隔层与轮胎胎体之间的方式增加具有低滞后损失的附加橡胶层(有时称为连接层)。丁基橡胶(例如卤代丁基橡胶)的厚度显著增加了轮胎的重量。因此,需要具有低空气或氧气渗透性的更薄的替代材料(特别是薄膜形式)以便用作此类阻隔层。由此已经提出了相对不透空气或氧气的各种候选,包括例如聚偏二氯乙烯、尼龙和聚酯。例如,参见美国专利号5,040,583、4,928,741。已经提出了含有此类膜的复合材料,例如夹在两个弹性体组合物的弹性体层之间并粘接的此类非弹性体阻隔材料的薄膜的至少一个层。还已经提出了具有对空气和/或氧气渗透的阻力的合金的薄膜用于轮胎内衬层,所述轮胎内衬层包含热塑性树脂、弹性体和任选用于提高该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之间的相容性的粘合剂树脂的混合物。仍然需要比其常规的基于丁基橡胶的相应轮胎内衬明显更薄的内衬材料,并因此可以显著地节约轮胎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胎体和与该胎体直接接触的内衬的充气轮胎,该内衬包含: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的膜;和设置在该膜与该胎体之间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包含:聚合胺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构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内衬膜暴露于电晕放电以产生电晕处理过的膜,该内衬膜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将聚合胺设置到电晕处理过的膜上以产生胺处理过的膜;在胺处理过的膜上设置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以产生处理过的内衬膜;并将处理过的内衬膜并入到轮胎构造(tirebuild)中以使得处理过的内衬膜与轮胎胎体直接接触。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方案1.包含胎体和与所述胎体直接接触的内衬的充气轮胎,所述内衬包含: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的膜;和设置在所述膜与所述胎体之间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包含:聚合胺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方案2.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粘合剂层还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天然橡胶胶乳。方案3.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聚酰胺选自聚酰胺6/66、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2、聚酰胺6/10、聚酰胺11、聚酰胺12和尼龙-MXD6。方案4.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聚酰胺是聚酰胺6/66。方案5.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α-烯烃接枝共聚物衍生自乙烯和第二α-烯烃,并且所述α-烯烃接枝共聚物用α,β-不饱和羧酸的酸酐接枝。方案6.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α-烯烃接枝共聚物衍生自乙烯和1-辛烯,并且所述α-烯烃接枝共聚物用衍生自马来酸酐的单元接枝。方案7.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离聚物是衍生自乙烯和α,β-不饱和单羧酸的共聚物的至少部分中和的盐。方案8.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离聚物是衍生自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的至少部分中和的锌盐。方案9.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聚合胺是聚乙烯亚胺。方案10.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RFL包含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丁苯橡胶和丁苯吡橡胶。方案11.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共混物包含:50至70重量份的聚酰胺;10至30重量份的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10至30重量份的离聚物。方案12.方案1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膜已经暴露于电晕放电。方案13.方案2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膜已经暴露于电晕放电。方案14.包含胎体和与所述胎体直接接触的内衬的充气轮胎,所述内衬包含:膜,其包含以下组分的共混物:50至70重量份的聚酰胺6/66;10至30重量份的衍生自乙烯和1-辛烯的α-烯烃接枝共聚物,并且所述α-烯烃接枝共聚物用衍生自马来酸酐的单元接枝;和10至30重量份的包含衍生自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的至少部分中和的锌盐的离聚物;设置在所述膜与所述胎体之间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包含:聚乙烯亚胺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方案15.方案14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粘合剂层还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天然橡胶。方案16.方案14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膜已经暴露于电晕放电。方案17.方案15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膜已经暴露于电晕放电。方案18.构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内衬膜暴露于电晕放电以产生电晕处理过的膜,所述内衬膜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将聚合胺设置到电晕处理过的膜上以产生胺处理过的膜;在胺处理过的膜上设置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以产生处理过的内衬膜;和将处理过的内衬膜并入到轮胎构造中以使得处理过的内衬膜与轮胎胎体直接接触。方案19.方案14的方法,在设置所述RFL粘合剂之后还包括设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天然橡胶的步骤。附图说明提供附图中所包含的图(其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方案。图1是具有内衬层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在区域2中摄取的图1的充气轮胎的局部放大横截面视图。专利技术详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含胎体和与该胎体直接接触的内衬的充气轮胎,该内衬包含: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的膜;和设置在该膜与该胎体之间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包含:聚合胺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进一步公开了构造充气轮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内衬膜暴露于电晕放电以产生电晕处理过的膜,该内衬膜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将聚合胺设置到电晕处理过的膜上以产生胺处理过的膜;在胺处理过的膜上设置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以产生处理过的内衬膜;并将处理过的内衬膜并入到轮胎构造中以使得处理过的内衬膜与轮胎胎体直接接触。图1描绘了充气轮胎(1)的截面,所述充气轮胎(1)由胎冠/胎基结构的胎面(2)、胎面补强带(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胎体和与所述胎体直接接触的内衬,所述内衬包含: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的膜;和设置在所述膜与所述胎体之间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包含:聚合胺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19 US 62/0943181.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胎体和与所述胎体直接接触的内衬,所述内衬包含:
包含聚酰胺、α-烯烃接枝共聚物和离聚物的共混物的膜;和
设置在所述膜与所述胎体之间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包含:
聚合胺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粘合剂。
2.权利要求1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还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的
天然橡胶胶乳。
3.权利要求1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选自聚酰胺6/66、聚酰胺6、聚酰胺
66、聚酰胺6/12、聚酰胺6/10、聚酰胺11、聚酰胺12和尼龙-MXD6。
4.权利要求1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α-烯烃接枝共聚物衍生自乙烯和第二α-烯
烃,并且所述α-烯烃接枝共聚物用α,β-不饱和羧酸的酸酐接枝。
5.权利要求1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离聚物是衍生自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E布雷斯JG吉利克X何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