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更具体地说,涉及与补强材料的耐热粘接性(heatresistantadhesiveproperty)改进相关的轮胎。
技术介绍
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每单位重量的强度高,且价格便宜,因此它用于轮胎的补强构件等作为多用途帘线。当使用由有机纤维如PET构成的帘线作为轮胎的补强构件时,通常用粘接剂如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类粘接剂对帘线进行浸渍处理,然后包胶(rubberize),并将所获得的帘线应用到轮胎而作为橡胶-帘线复合体。然而,由于因其化学结构造成的在聚酯纤维如PET的表面上很少有反应活性位点,因此很难保证在帘线和橡胶结合的步骤中长丝和粘接剂之间的粘接力。作为用于改进PET和橡胶之间的粘接性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两浴处理,其中将PET浸渍在环氧类粘接剂中,然后浸渍在RFL类粘接剂中。还对环氧类粘接剂的改进进行了研究,并且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环氧类粘接剂组合物,包括:水溶性聚合物;和水性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后者通过含芳族类通过亚甲基键合的结构的有机多异氰酸酯与具有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和热离解性封端剂(t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其中使用由聚酯帘线和橡胶形成的橡胶?帘线复合体作为补强构件,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帘线通过加捻聚酯长丝然后借助使用粘接剂组合物对所述加捻的长丝进行粘接剂处理而形成,并且所述聚酯长丝由聚酯纤维形成,所述聚酯纤维由具有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主要重复单元并且具有0.85以上的特性粘度的聚酯形成,其中在所述纤维中的末端羧基的量为20当量/吨以上,根据小角度X?射线衍射的长周期是9nm至12nm,并且具有环氧基团的表面处理剂附着在所述纤维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3.31 JP 2011-081090;2011.03.31 JP 2011-08101.一种轮胎,其中使用由聚酯帘线和橡胶形成的橡胶-帘线复合体作为补强构件,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帘线通过加捻聚酯长丝然后借助使用粘接剂组合物对所述加捻的长丝进行粘接剂处理而形成,并且所述聚酯长丝由聚酯纤维形成,所述聚酯纤维由具有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主要重复单元并且具有0.85以上的特性粘度的聚酯形成,其中在所述纤维中的末端羧基的量为20当量/吨以上,在所述聚酯纤维的表面上的末端羧基的量是10当量/吨以下,根据小角度X-射线衍射的长周期是9nm至12nm,并且具有环氧基团的表面处理剂附着在所述纤维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酯纤维沿纤维横轴方向的晶体尺寸为35nm2至80n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所述聚酯纤维中的末端甲基的量是2当量/吨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所述聚酯纤维中的氧化钛的含量为0.05-3.0质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所述聚酯纤维的表面上的环氧指数为1.0×10-3当量/kg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粘接剂组合物含有(A)热塑性高分子量聚合物,其由含2-噁唑啉基或封端的异氰酸酯基的乙烯性加成聚合物或者含肼基的氨基甲酸酯系高分子量聚合物形成,(B)由含马来酸酐单元和异丁烯单元的共聚物或其衍生物形成的水溶性聚合物,(C)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氰酸酯基的热离解性封端剂的反应产物,通过酚醛清漆形成反应得到的间苯二酚和甲醛的缩合物,氯酚、间苯二酚和甲醛的缩合物,由环氧甲酚甲醛树脂形成的化合物,或通过具有芳族类通过亚甲基键合的结构的有机多异氰酸酯、具有多个活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和异氰酸酯基的热离解性封端剂反应得到的水性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和(D)脂肪族环氧化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中通过间苯二酚-甲醛-胶乳粘接剂组合物进一步对所述聚酯帘线进行粘接剂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粘接剂组合物进一步含有选自由(E)金属盐、(F)金属氧化物和(G)橡胶胶乳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包含在左右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的胎体帘布层作为骨架,至少一层配置于胎体的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部,至少一层配置于所述带束部的轮胎径向外侧且覆盖所述带束部的整个宽度的覆盖层,和至少一对覆盖所述带束部在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的层状层,其中所述补强构件用于所述覆盖层和所述层状层的一者或两者。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包含在左右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的胎体帘布层作为骨架,其中所述胎体帘布层由所述补强构件形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由以下式定义的加捻系数Nt是0.40至0.60:Nt=tanθ=0.001×N×(0.125×D/ρ)1/2···(1),其中N表示捻数(次/10cm),ρ表示所述帘线的密度(g/cm3),D为所述帘线的总分特数(dtex)。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总纤度是2000dtex至5100dtex。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熔点是220℃以上。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包括左右一对胎圈部,一对各自从所述胎圈部沿轮胎径向外侧延续的侧壁部,在所述一对侧壁部之间桥接形成接触部的胎面部,并且进一步包括由一层或多层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以补强这些各部的胎体帘布层形成的胎体,以及在所述侧壁部处的所述胎体内侧配置的具有新月状截面的胎侧补强橡胶层,其中所述胎体帘布层由所述补强构件形成。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由以下式定义的加捻系数Nt是0.40至0.55:Nt=tanθ=0.001×N×(0.125×D/ρ)1/2·······(1),其中N表示捻数(次/10cm),ρ表示所述帘线的密度(g/cm3),D为所述帘线的总分特数(dtex)。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总纤度是2000dtex至5100dtex。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酯帘线的熔点是220℃以上。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胎,其包括左右一对胎圈部,一对各自从所述胎圈部沿轮胎径向外侧延续的侧壁部,在所述一对侧壁部之间桥接形成接触部的胎面部,并且进一步包括由一层或多层在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延伸以补强这些各部的胎体帘布层形成的胎体,至少一层配置于所述胎体的冠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部,和在所述侧壁部处的所述胎体内侧配置的具有新月状截面的胎侧补强橡胶层,其中至少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处,在所述胎体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配置一层或多层补强帘线层,并且所述补强帘线层由所述补强构件形成。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补强帘线层的帘线角度相对于轮胎径向小于10°。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补强帘线层至少从所述带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仓宏行,尾崎大介,岛田慎太郎,寺阪冬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