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回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400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3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回油器,包括:本体,其为腔体状;油泵回油接头,其通过油泵回油接管固定设置在本体上,且油泵回油接管上设有管接螺母,油泵回油接头与油泵回油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及燃油回油接头、共轨管回油接头和喷油器回油接头,其一端分别与燃油回油管、共轨回油管和喷油器回油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均与本体固定连接。腔式的本体大大减小了燃油回油器的体积,且重量轻,因此采用硬质金属管的油泵回油接管可使燃油回油器自支撑在油泵上,同时大大缩短了喷油器回油管、共轨回油管的长度,节省了油泵回油管,降低了成本;另外,燃油回油器省去了预滤器与输油泵之间的输油通道,将预滤器与输油泵直接连接,减少了故障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回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燃油回油器。
技术介绍
柴油发动机的燃油回油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将油泵、共轨管以及喷油器的回油集中在一起并传输给油箱,它还可以在预滤器和输油泵之间提供输油通道。现有技术的燃油回油结构及其装配如图1-3所示,燃油分配器10内设有与油箱的预滤器连接的燃油进油口 105和燃油回油口 107,以及与输油泵连接的燃油出油口 101、与共轨管7上的共轨回油管80连接的共轨管回油口 102 (共轨回油管80安装在共轨管7上离油泵3最近的回油接口上)、与喷油器回油管60连接的喷油器回油口 104、通过过渡接头50与油泵回油管40连接的油泵回油口 103。燃油分配器10通过两个螺纹通孔106固定在进气管2上。现有技术的燃油回油结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且体重大,需要用螺栓固定在进气管上,同时喷油器回油管60、共轨回油管80和油泵回油管40较长,整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带有腔式本体的燃油回油器,采用自支撑方式固定,在减小燃油回油器的体积的同时缩短喷油器回油管、共轨回油管和油泵回油管的长度。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回油器,包括:本体,其为腔体状;油泵回油接头,其通过油泵回油接管固定设置在本体上,且油泵回油接管上设有管接螺母,油泵回油接头与油泵回油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及燃油回油接头、共轨管回油接头和喷油器回油接头,其一端分别与燃油回油管、共轨回油管和喷油器回油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均与本体固定连接。腔式的本体大大减小了燃油回油器的体积,减少了占用空间,同时大大缩短了喷油器回油管、共轨回油管的长度,节省了油泵回油管,降低了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体为上下削平的球体状、长方体状或正方体状。。上述技术方案中,燃油回油接头、共轨管回油接头和喷油器回油接头中的一个或多个为衬套。衬套式管连接减小了管道连接的难度,便于维修。上述技术方案中,油泵回油接头为卡套。上述技术方案中,油泵回油接管为硬质金属管。由于腔式本体的重量轻,因此硬质金属管状的油泵回油接管可使燃油回油器自支撑在油泵上,节省了安装过程。上述技术方案中,油泵回油接管为钢管。钢管为常用的金属管,可节省燃油回油器的材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燃油分配器立体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燃油分配器与进气管和油泵的装配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燃油回油器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燃油回油器与进气管和油泵的装配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燃油回油器,11-本体,12-共轨管回油接头,13-油泵回油接头,14-喷油器回油接头,15-管接螺母,16-油泵回油接管,17-燃油回油接头,2-进气管,3-油泵,6-喷油器回油管,7-共轨管,8-共轨回油管,10-燃油分配器,101-燃油出油口,102-共轨管回油口,103-油泵回油口,104-喷油器回油口,105-燃油进油口,106-螺纹通孔,107-燃油回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燃油回油器I包括腔式的本体11,本体11为上下削平的球体状,在本体11的圆弧面上固定设有共轨管回油接头12、喷油器回油接头14以及燃油回油接头17,在本实施例中,共轨管回油接头12、喷油器回油接头14以及燃油回油接头17均为衬套。在本体11的一个平面上固定设有带有管接螺母15的油泵回油接管16,油泵回油接管16为硬质金属管,油泵回油接管16的自由端为油泵回油接头13,在本实施例中,油泵回油接管16为钢管,油泵回油接头13为卡套。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体11也可以是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的腔体。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共轨管回油接头12、喷油器回油接头14以及燃油回油接头17可以是与管道连接的其他种类的接头,油泵回油接头13可以是与油泵的回油口适配的其他的接头。如图5所示,油泵回油接头13与油泵回油管连接,并通过旋转管接螺母15紧固,因油泵回油接管16为硬质金属管,其硬度可以将燃油回油器I自支撑在油泵3的上方。喷油器回油接头14与喷油器回油管6连接,共轨回油接头12与的共轨回油管8连接,共轨回油管8安装在共轨管7上离油泵3最近的回油接口上,燃油回油接头17与油箱回油管连接。腔式的本体大大减小了燃油回油器的体积,且重量轻,因此采用硬质金属管的油泵回油接管可使燃油回油器自支撑在油泵上,同时大大缩短了喷油器回油管、共轨回油管和油泵回油管的长度,降低了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燃油回油器省去了预滤器与输油泵之间的输油通道,将预滤器与输油泵直接连接,减少了故障点。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回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为腔体状;油泵回油接头,其通过油泵回油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油泵回油接管上设有管接螺母,所述油泵回油接头与油泵回油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及燃油回油接头、共轨管回油接头和喷油器回油接头,其一端分别与燃油回油管、共轨回油管和喷油器回油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均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回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其为腔体状; 油泵回油接头,其通过油泵回油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且所述油泵回油接管上设有管接螺母,所述油泵回油接头与油泵回油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及 燃油回油接头、共轨管回油接头和喷油器回油接头,其一端分别与燃油回油管、共轨回油管和喷油器回油管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均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回油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宝蒙小聪莫宗华唐生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