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446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9:11
一种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喷油器(6)中部外罩铜套(7),下部套装铜垫(8),垂直装设在缸盖(5)的喷油器安装孔(D)内,高压油接管(4)水平装设在缸盖(5)的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内,前端与喷油器(6)的进油孔连接,后端伸出缸盖(5)外面,与三通接头(10)连接。喷油器安装孔(D)与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构成缸盖(5)内设的回油腔。完成喷油后的燃油从喷油器(6)的回油口(H)流出,进入回油腔,通过三通回油口(S)进入三通接头(10),再通过燃油出口(R)和油管(9)流回油箱。简化了缸盖(5)的结构设计,拓展了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的功能,减少了喷油器(6)回油通道对其他部件的干涉,易于制造安装,减少了故障,保证了主机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喷油器(6)中部外罩铜套(7),下部套装铜垫(8),垂直装设在缸盖(5)的喷油器安装孔(D)内,高压油接管(4)水平装设在缸盖(5)的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内,前端与喷油器(6)的进油孔连接,后端伸出缸盖(5)外面,与三通接头(10)连接。喷油器安装孔(D)与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构成缸盖(5)内设的回油腔。完成喷油后的燃油从喷油器(6)的回油口(H)流出,进入回油腔,通过三通回油口(S)进入三通接头(10),再通过燃油出口(R)和油管(9)流回油箱。简化了缸盖(5)的结构设计,拓展了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的功能,减少了喷油器(6)回油通道对其他部件的干涉,易于制造安装,减少了故障,保证了主机性能。【专利说明】一种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柴油发动机配套机构,尤其涉及柴油机喷油器回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柴油机各部件结构中,喷油器回油道的设置非常关键,必须保证油道密封严密,若设置不合理,出现燃油泄漏、渗漏,燃油混掺润滑油等现象,会造成柴油机油耗高,排放不达标,润滑失效,从而导致主机性能差,严重时会造成整机损坏等重大事故。传统喷油器回油道布置于喷油器体内部,喷油器完成一次喷油,多余的燃油通过喷油器的器体内回油道和喷油器回油接头返回至低压油路,这种回油方式虽然能实现喷油器回油,但存在缸盖结构设计较复杂,喷油器回油通道会对其它相关部件形成干涉,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易于加工制造,安装方便的柴油机喷油器回油装置,简化缸盖结构设计,减少对其它部件的干涉。保证喷油器的回油有效,主机润滑良好,燃烧充分,排放达标,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设计制作一种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由缸盖、喷油器、铜套、铜垫、高压油接管、三通接头、密封圈配合构成回油通道,喷油器中部外罩铜套、下部套装铜垫,垂直装设在缸盖顶面开设的喷油器安装孔内,高压油接管水平装设在缸盖侧面开设的高压油接管安装孔内,前端与喷油器的进油孔连接,高压油接管后端露出在缸盖外面,套装三通接头,用接管螺母在外端封堵。三通接头上设有接头孔、燃油进口、燃油出口,接头孔内壁上开设三通回油口,与燃油进口和燃油出口相互连通,燃油进口和燃油出口配装管接头。喷油器的上段、铜套的上段、铜垫的下段、三通接头的接头孔内装设密封圈,将喷油器与喷油器安装孔接触面之间,三通接头与高压油接管安装孔之间的间隙密封,构成缸盖内设的喷油器回油腔。从高压喷油泵输送来的高压燃油经过高压油接管进入喷油器,完成喷油过程后,燃油从喷油器回油口流出,进入回油腔。由于三通接头的三通回油口和回油腔连通,所以进入回油腔的燃油通过三通回油口进入三通接头,与燃油进口进入三通接头的低压燃油汇合,再通过燃油出口和油管流回燃油箱。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实施、试验,证明本技术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减少了喷油器通道对其他部件的干涉,拓展了喷油器高压油接管通道的功能,简化了缸盖的结构设计,易于加工制造,安装方便,密封可靠,保证了主机性能,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了故障,延长了使用寿命,社会经济效益良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目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三通接头1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一管接头,2—接管螺母,3—密封圈,4一高压油接管,5—缸盖,6—喷油器,7—铜套,8—铜垫,9一油管,10—三通接头,11一三通垫片;D—喷油器安装孔,G—高压油接管安装孔,C一密封槽,H—回油口,R—燃油出口,S—二通回油口,K一接头孔,L一固定螺孔,J 一燃油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参阅图1,柴油机的缸盖5上开设水平的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和垂直的喷油器安装孔D,喷油器6装设在喷油器安装孔D内,下段套装铜套7,底部套装铜垫8,喷油器6上段密封槽C内嵌装O形密封圈3,铜套7外套装密封圈3,嵌装在缸盖5的喷油器安装孔D内壁上开设的径向密封槽C中。高压油接管4水平装设在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内,前端与喷油器6的进油孔连接配套,高压油接管4的后端露在缸盖5的外面,套装三通接头10,三通接头10的燃油出口 R通过三通回油口 S接通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三通接头10与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之间垫装三通垫片11,三通接头10的接头孔K与高压油接管4连接处装有密封圈3,将接触间隙封闭。燃油通过喷油器6上的回油口 H,流至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与喷油器安装孔D连通构成的回油腔,再经过三通回油口 S流入三通接头10,通过燃油出口 R和油管9流回燃油箱。由于喷油器6套装的密封圈3、铜套7外套的密封圈3、三通接头10内设密封圈3以及铜垫8外套密封圈3将回油腔密封,燃油经喷油器6的回油口 H流出后,进入密封的回油腔,流至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进入三通接头10的三通回油口 S,再通过燃油出口 R和油管9流回燃油箱。回油腔由喷油器安装孔D连通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构成,由各个密封圈3将外端间隙封闭,只能通过三通接头10的三通回油口 S流至燃油出口 R,再经过油管9流回燃油箱。参阅图2,三通接头10设有燃油进口 J、燃油出口 R和接头孔K,进口接头配装在燃油进口 J外面,出口接头配装在燃油出口 R外面,接头孔K为通孔,两边开有固定螺孔L,接头孔K的内孔壁上开有一圈密封槽C,内孔壁底面开有三通回油口 S,三通回油口 S与燃油进口 J、燃油出口 R相连通,再接通油管9。装配时,三通接头10套装在高压油接管4的后部,接头孔K与高压油接管4的后部配装,接头孔K内孔壁密封槽C中嵌装密封圈3。三通回油口 S与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连通,用螺栓通过固定螺孔L将三通接头10固定装设在缸盖5外侧面上。燃油进口 J与燃油出口 R连通油管9,与喷油泵和燃油箱连接。进入回油腔的燃油通过接头孔K内的三通回油口 S进入三通接头10,与从燃油进口 J进入三通接头10的低压燃油汇合,再经由燃油出口 R和油管9流回燃油箱。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实施,证明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制造,安装方便,密封严密,回油通畅,安全可靠,有效地保证了喷油器6回油通道的功能,简化了缸盖5的设计,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权利要求】1.一种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缸盖(5)、喷油器(6)、铜套(7)、铜垫(8)、高压油接管(4)、三通接头(10)、密封圈(3)配合构成回油通道,喷油器(6)中部外罩铜套(7)、下部套装铜垫(8),垂直装设在缸盖(5)顶面开设的喷油器安装孔(D)内,高压油接管(4)水平装设在缸盖(5)侧面开设的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内,前端与喷油器(6)的进油孔连接,高压油接管(4)后端露出在缸盖(5)外面,套装三通接头(10),用接管螺母(2)在外端封堵。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接头(10)上设有接头孔(K)、燃油进口(J)、燃油出口(R),接头孔(K)内壁上开设三通回油口(S),与燃油进口(J)和燃油出口(R)相互连通,燃油进口(J)和燃油出口(R)配装管接头。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配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配套喷油器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缸盖(5)、喷油器(6)、铜套(7)、铜垫(8)、高压油接管(4)、三通接头(10)、密封圈(3)配合构成回油通道,喷油器(6)中部外罩铜套(7)、下部套装铜垫(8),垂直装设在缸盖(5)顶面开设的喷油器安装孔(D)内,高压油接管(4)水平装设在缸盖(5)侧面开设的高压油接管安装孔(G)内,前端与喷油器(6)的进油孔连接,高压油接管(4)后端露出在缸盖(5)外面,套装三通接头(10),用接管螺母(2)在外端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江史永康周明张卫军张明杨旎付立昌张秉鉴黄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亚美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