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川凌专利>正文

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634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包括氢氧发生器和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进液组件、氢气分布组件、燃油输入组件和控制器;进液组件包括进液管以及连接在进液管上的电磁阀和电磁泵,进液管贯穿壳体并与氢氧发生器相连接;氢气分布组件包括输气管以及通过氢气分布模块与输气管相连接的出气管,输气管与氢氧发生器相连接;燃油输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燃油泵、进油缓冲罐、燃油分布模块、出油管和油嘴;壳体上还设有一风机和炉筒,风机的出风口与炉筒相连通,炉筒内还设有喷嘴组件,出气管、油嘴都与喷嘴组件相连接,喷嘴组件下方还设有点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放清洁、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燃烧设备一般都是采用单一的燃油作用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排入大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加装过滤设备又大大增加了燃烧设备的制造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的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包括氢氧发生器和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所述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进液组件、氢气分布组件、燃油输入组件和控制器;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管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液管上的电磁阀和电磁泵,所述进液管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相连接;所述氢气分布组件包括输气管以及通过氢气分布模块与所述输气管相连接的出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燃油输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燃油泵、进油缓冲罐、燃油分布模块、出油管和油嘴;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风机,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一炉筒,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炉筒相连通,所述炉筒内还设有喷嘴组件,所述出气管、所述油嘴都与所述喷嘴组件相连接,所述喷嘴组件下方还设有点火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燃油泵上还设有独立变频器,燃油泵的出口端上通过连接件与油泵套相连接,所述油泵套与所述进油缓冲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立方体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板和顶板连接为一体形成一盖体,所述顶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顶板的顶端还设有控制面板和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为可拆卸式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还设有散热风扇。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上还设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风机和燃油泵相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控制器相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组件前端还设有稳焰盘。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缓冲罐和燃油分布模块上还连接有压力表,所述燃油分布模块通过耐高温电磁阀与所述出油管相连接,所述耐高温电磁阀下方还设有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炉筒和风机的连接处还设有光敏火焰检测器。进一步地,所述炉筒和风机的出风口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氢氧发生器制备氢气来辅助燃油燃烧,双燃料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清洁排放,有效降低了燃料消耗,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又可反过来供氢氧发生器反应之用,更环保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氢氧发生器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燃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结合图1-4所示,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包括氢氧发生器40和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41,所述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41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进液组件、氢气分布组件、燃油输入组件和控制器;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管2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液管2上的电磁阀3和电磁泵4,所述进液管2贯穿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41相连接;所述氢气分布组件包括输气管5以及通过氢气分布模块6与所述输气管5相连接的出气管7,所述输气管5与所述氢氧发生器41相连接;所述燃油输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40、燃油泵8、进油缓冲罐9、燃油分布模块10、出油管11和油嘴12;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一风机13,所述壳体1上还连接有一炉筒14,所述风机13的出风口与炉筒14相连通,所述炉筒14内还设有喷嘴组件15,所述出气管7、所述油嘴12都与所述喷嘴组件15相连接,所述喷嘴组件15下方还设有点火装置16;所述氢氧发生器41包括氢氧发生器外壳17以及设置于所述氢氧发生器外壳17内的换热板18和氢氧发生内胆19,所述换热板18连接于所述氢氧发生内胆19的尾端,所述氢氧发生内胆19前端与炉筒14、进液管2和输气管5相连接,所述氢氧发生内胆19包括两端为开放状的内胆主体20以及从后至前依次环设于所述内胆主体20外侧的汽化室21、一次催化室22和二次催化室23,所述进液管2和所述汽化室21相连通,所述输气管5和所述二次催化室23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燃油泵8上还设有独立变频器24,燃油泵24的出口端上通过连接件与油泵套25相连接,所述油泵套25与所述进油缓冲罐9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为立方体壳体,所述壳体1的前侧板26和顶板27连接为一体形成一盖体,所述顶板27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顶板27上,所述顶板27的顶端还设有控制面板28和把手2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左侧板30和右侧板31为可拆卸式侧板,所述左侧板30和右侧板31上还设有散热风扇32。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26上还设有变频器33,所述变频器33与所述风机13和燃油泵8相连接,所述变频器33与所述控制器相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组件15前端还设有稳焰盘34。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缓冲罐9和燃油分布模块10上还连接有压力表35,所述燃油分布模块10通过耐高温电磁阀36与所述出油管11相连接,所述耐高温电磁阀36下方还设有压力传感器37。进一步地,所述炉筒14和风机13的连接处还设有光敏火焰检测器38。进一步地,所述炉筒14和风机13的出风口之间通过连接法兰39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控制器通过控制各泵、变频器、电磁阀控制氢气输入和燃油输入的进度和比例,所述进液管输入的液体为甲醇、乙醇、丙酮和水的混合物;一方面混合溶液通过进液管经过加注泵加压后进入氢氧发生器内的气化室,气化后产生水蒸气,经过两极不同温度进行催化、裂解,产生氢气,然后进输气管,经氢气分布模块进入燃烧喷嘴,点火器点火后,从喷火口喷出火焰进入氢氧发生器内的换热器,热量从散热孔散发出;另外方面,同时燃油从进油管进入,经过燃油泵加压,经过缓冲阀、压力表、燃油分布模块进入喷嘴,点火器点火后,从喷火口喷出火焰进入氢氧发生器内的换热器,热量从散热孔散发出。燃油燃烧加热可以供给热量使水和倍增剂催化、裂解。氢气包围喷油嘴的火,同时又可以促进燃油快速燃烧。双燃料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清洁排放,有效降低了燃料消耗,更环保,更节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包括氢氧发生器和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进液组件、氢气分布组件、燃油输入组件和控制器;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管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液管上的电磁阀和电磁泵,所述进液管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相连接;所述氢气分布组件包括输气管以及通过氢气分布模块与所述输气管相连接的出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燃油输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燃油泵、进油缓冲罐、燃油分布模块、出油管和油嘴;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风机,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一炉筒,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炉筒相连通,所述炉筒内还设有喷嘴组件,所述出气管、所述油嘴都与所述喷嘴组件相连接,所述喷嘴组件下方还设有点火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包括氢氧发生器和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主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进液组件、氢气分布组件、燃油输入组件和控制器;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管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液管上的电磁阀和电磁泵,所述进液管贯穿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相连接;所述氢气分布组件包括输气管以及通过氢气分布模块与所述输气管相连接的出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氢氧发生器相连接;所述燃油输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油管、燃油泵、进油缓冲罐、燃油分布模块、出油管和油嘴;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风机,所述壳体上还连接有一炉筒,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炉筒相连通,所述炉筒内还设有喷嘴组件,所述出气管、所述油嘴都与所述喷嘴组件相连接,所述喷嘴组件下方还设有点火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泵上还设有独立变频器,燃油泵的出口端上通过连接件与油泵套相连接,所述油泵套与所述进油缓冲罐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油加氢混合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立方体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板和顶板连接为一体形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凌李洪奇张水友
申请(专利权)人:李川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