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5849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动模(2)和模内顶出机构;该定模(1)包括定模仁(10)和定模板(11),该定模仁(10)上镶嵌有用于定位型件(5)的定位镶件(101);其中,所述模内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1)上,该模内顶出机构可将定位在定位镶件(101)上的型件(5)顶出。采用这种结构后,定位镶件的定位面与型件之间不必留有间隙,使定位镶件的定位面对型件能精确定位,在合模和注塑过程中型件不会产生位移,塑胶件与型件能准确地形成一体,并且能顺利开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模具,主要由定模、动模、顶出机构等组成,目前的模内顶出机构往往都是在后模(即动模)上,模具开模时,后模随工作台后退,前后模分开,在后模后退到一定位置后,注塑机上的推板推动模具的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目前,手机产品正朝着轻薄的方向发展,但手机外壳在追求轻薄结构的同时,还必须满足强度和质感的需求。因此采用镁、铝、锌等合金金属,通过压铸的形式,制造成本低、强度高、金属质感强的外壳零件已成为手机制造商追求的主要方向之一。但是,金属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好,如果手机外壳是由金属件整体覆盖而成,则会屏蔽手机信号,造成手机信号不良甚至无信号,影响其正常使用。因此要解决此射频问题,就需在手机天线装配的位置处采用塑胶零件,以利于手机具有良好的信号接收功能。金属零件与塑胶零件的相互结合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金属件与塑胶件的相互连接结合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完成:1)热融连接结合:塑胶瞬间热熔包覆于金属件上;2)螺丝连接结合:用螺丝固定塑胶件与金属件;3)模内注塑连接结合:将金属件(或其它材质的型件)置于注塑模具内,塑胶件注塑成型于模具内,使金属件(或其它材质的型件)与塑胶件结合形成一体。而模内注塑连接结合方式,塑胶件与金属件结合紧密,连接处强度高,金属件和塑胶件可做成无缝整体,产品外观、性能优势明显。因此,模内注塑连接结合的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用于模内注塑连接结合方式的模具,一般在定模上镶嵌若干用于定位金属件的定位镶件(其具体数量和定位面的形状根据金属件的形状而定),并在定模和动模的相对成型面上形成用于成型塑胶件的成型腔,该成型腔与定位在定位镶件上的金属件根据连接的需要部分交合。在进行注塑成型时,液-->态塑胶被注入成型腔成型,冷却后,塑胶件与金属件紧密结合成一体。在开模时,动模后退,金属件从定位镶件上脱离,然后,动模上的顶出机构将塑胶件与金属件的结合体顶出,完成开模。现有的这种用于模内注塑连接结合方式的模具,为了使在开模过程中金属件能顺利从定位镶件上脱离,定位镶件的定位面与金属件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金属件在合模和注塑过程中会产生位移,引起塑胶件与金属件相互错位,尤其对于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废品率会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能保证塑胶件与型件准确对位,且能顺利开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动模2和模内顶出机构;该定模1包括定模仁10和定模板11,该定模仁10上镶嵌有用于定位型件5的定位镶件101;其中,所述模内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1上,该模内顶出机构可将定位在定位镶件101上的型件5顶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模内顶出机构包括限位螺钉15、限位垫片16、限位弹簧17、顶出块18、开闭器19;所述定模仁10的邻近所述定位镶件101的定位面一侧的部位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02;该顶出块18可沿开模方向滑动地容置在该第一容置槽102内,且可抵顶定位镶件101上的型件5,该顶出块18上开设有开闭孔105;该定模仁10的与第一容置槽102的相背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03,该第二容置槽103与该第一容置槽102通过径向尺寸较小的通孔104贯通,通孔104的径向尺寸略大于该限位螺钉15的螺杆;该限位螺钉15的螺杆依次穿过限位垫片16、容置在该第二容置槽103内的限位弹簧17和通孔104,螺接在该顶出块18上;该限位弹簧17的一端抵顶限位垫片16,另一端抵顶第二容置槽103的槽底;所述定模板11开设有容置该限位螺钉15的螺帽和限位垫片16的第三容置槽110;限位垫片16可卡止在该第二容置槽103的端面上;该开闭器19固定在所述动模2上的与开闭孔105相对应的位置并与该闭孔105形成过盈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定模板11开设有容置该限位螺钉15的螺帽和限位垫片16的第三容置槽1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限位垫片16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容置槽103的径向尺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在开模状态,所述限位垫片16与所述定模仁10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型件5的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限位螺钉(15)的螺帽和限位垫片(16)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103)内,且该限位垫片(16)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通孔(104)的径向尺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在开模状态,所述限位垫片(16)与所述第二容置槽(103)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型件(5)的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在开模状态,所述顶出块18的与所述动模2相对的表面相平于或低于所述定位镶件101的定位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中,所述开闭孔105的面向所述开闭器19的端面设有导向斜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定模上可将定位在定位镶件上的型件顶出的模内顶出机构设置,因此,定位镶件的定位面与型件之间不必留有间隙,使定位镶件的定位面对型件能精确定位,在合模和注塑过程中型件不会产生位移,塑胶件与型件能准确地形成一体,并且能顺利开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开模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合模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开模中间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的开模完成状态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半部分为定模,下半部分为动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动模2和模内顶出机构;该定模1包括定模板11和连接在该定模板11上的定模仁10,该定模仁10上镶嵌有用于定位型件5的定位镶件101;该动模2包括动模板21和连接在该动模板21上的动模仁20;且定模1的定模仁10和动模2的动模仁20之间形成塑胶件成型腔。所述模内顶出机构包括限位螺钉15、限位垫片16、限位弹簧17、顶出块18、开闭器19。所述定模仁10的邻近所述定位镶件101的定位面一侧的部位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02;该顶出块18可沿开模方向滑动地容置在该第一容置槽102内,且可抵顶定位镶件101上的型件5,该顶出块18上开设有开闭孔105;在开模状态,顶出块18的与所述动模2相对的表面相平于或低于所述定位镶件101的定位面,这样在定位型件5时,型件5不会与顶出块18相干涉。该定模仁10的与第一容置槽102的相背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03,该第二容置槽103与该第一容置槽102通过通孔104贯通,通孔104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容置槽102和第二容置槽103的径向尺寸且略大于该限位螺钉15的螺杆。该限位螺钉15的螺杆依次穿过限位垫片16、容置在该第二容置槽103内的限位弹簧17和通孔104,螺接在该顶出块18上;该限位弹簧17的一端抵顶限位垫片16,另一端抵顶第二容置槽103的槽底,这样,在开模状态,保证顶出块18的与动模2相对的表面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动模(2)和模内顶出机构;该定模(1)包括定模仁(10)和定模板(11),该定模仁(10)上镶嵌有用于定位型件(5)的定位镶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1)上,该模内顶出机构可将定位在定位镶件(101)上的型件(5)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动模(2)和模内顶出机构;该定模(1)包括定模仁(10)和定模板(11),该定模仁(10)上镶嵌有用于定位型件(5)的定位镶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定模(1)上,该模内顶出机构可将定位在定位镶件(101)上的型件(5)顶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顶出机构包括限位螺钉(15)、限位垫片(16)、限位弹簧(17)、顶出块(18)、开闭器(19);所述定模仁(10)的邻近所述定位镶件(101)的定位面一侧的部位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102);该顶出块(18)可沿开模方向滑动地容置在该第一容置槽(102)内,且可抵顶定位镶件(101)上的型件(5),该顶出块(18)上开设有开闭孔(105);该定模仁(10)的与第一容置槽(102)的相背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103),该第二容置槽(103)与该第一容置槽(102)通过径向尺寸较小的通孔(104)贯通,通孔(104)的径向尺寸略大于该限位螺钉(15)的螺杆;该限位螺钉(15)的螺杆依次穿过限位垫片(16)、容置在该第二容置槽(103)内的限位弹簧(17)和通孔(104),螺接在该顶出块(18)上;该限位弹簧(17)的一端抵顶限位垫片(16),另一端抵顶第二容置槽(103)的槽底;该开闭器(19)固定在所述动模(2)上的与开闭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道祥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