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283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由模主体1、外模2、内模3、螺旋体4、调整环5、环状挤出流道6、环状挤出口7构成,在模主体1上设有管状挤出流道8,在外模2的底部设有管状挤出流道8汇入环状挤出口7的扁嘴9。该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生产出的彩带膜,抗撕裂强度高、生产成本低,而且模头是一整体结构,紧凑合理,容易操作,可广泛用于农膜生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本技术涉及一种挤出机模头,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彩带膜是近年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种农膜,由聚乙烯无色膜与添加了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有色膜相间隔排列组成,其间隔排列的位置、宽度由应用目的而定。目前使用的彩带膜是由聚乙烯无色膜带和添加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有色膜带的边沿相接形成,没有复合面,所采用的模头设有弧状流道,挤出时由两台挤出机共挤,经过相应的弧状流道汇入环状挤出口,使其边沿胶接形成。这种彩带膜的缺点是:1.聚乙烯无色膜带与添加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有色膜带的边沿胶接处抗撕裂强度低,易撕裂;2.添加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有色膜带与聚乙烯无色膜带厚度一致,由于使用的助剂和色母料费用较高,故生产成本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撕裂强度高,生产成本低的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实现上述目的的原理是:对聚乙烯无色膜与添加了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有色膜的胶接面进行加大,即胶接部位除有胶接边沿外,还有胶接面,同时,用减少添加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有色膜的厚度来减少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对聚乙烯无色膜的挤出吹塑是用一台挤出机将聚乙烯料熔体通过模头内环状挤出流道,再经环状挤出口吹塑成壁厚均匀的圆筒状薄膜,同时用另一台挤出机将添加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聚乙烯混合料熔体通过模头管状挤出流道汇入环状挤出口-->内挤出成条带状的添加色母料及不同助剂的有色膜,并嵌入筒状聚乙烯无色膜的表层内,其嵌入部分,从整体上看即为有色复合层膜带,有色膜带的条数及位置由相应的管状挤出流道数及位置而定,根据以上生产原理对模头进行改进,使生产的彩带膜不易撕裂,且模头结构紧凑合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由模主体、外模、内模、螺旋体、调整环、环状挤出流道、环状挤出口构成,在模主体上设有管状挤出流道,在外模的底部设有管状挤出流道汇入环状挤出口的扁咀。管状挤出流道与其相对应的汇入环状挤出口的扁咀可设多个,位置可根据彩带膜的用途要求而定;管状挤出流道和扁咀也可设在环状挤出流道与环状挤出口的内侧。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目前应用的彩带膜挤出机模头相比,其生产出的彩带膜抗撕裂强度高、生产成本低,而且模头是一整体结构,紧凑合理,容易操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沿A-A剖视示意图。参照附图1、2、3制作本技术。该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由模主体1、外模2、内模3、螺旋体4、调整环5、环状挤出流道6、环状挤出口7构成,在模主体1上设有管状挤出流道8,在外模2的底部-->设有管状挤出流道8汇入环状挤出口7的扁咀9,扁咀9与管状挤出流道8的上端相吻合。管状挤出流道8与其相对应的汇入环状挤出口7的扁咀9可设多个,位置可根据彩带膜的用途要求而定;管状挤出流道8和扁咀9也可设在环状挤出流道6与环状挤出口7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由模主体(1)、外模(2)、内模(3)、螺旋体(4)、调整环(5)、环状挤出流道(6)、环状挤出口(7)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模主体(1)上设有管状挤出流道(8),在外模(2)的底部设有管状挤出流道(8)汇入环状挤出口(7)的扁咀(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彩带膜挤出机模头,由模主体(1)、外模(2)、内模(3)、螺旋体(4)、调整环(5)、环状挤出流道(6)、环状挤出口(7)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模主体(1)上设有管状挤出流道(8),在外模(2)的底部设有管状挤出流道(8)汇入环状挤出口(7)的扁咀(9)。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敏朱应凯王敦圣玄冠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塑料橡胶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