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轧机及板带边缘形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8799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轧机及轧制方法。一种板带轧机,包括两组对向设置的轧辊组,所述轧辊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所述中间辊包括柱形段和连接在柱形段一端的锥形段,两组轧辊组中的中间辊的所述锥形段所在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变中间辊辊面接触长度的板带轧机及板带边缘形状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中间辊辊面接触长度不可变而导致的板带边缘形状不能够调整到符合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机及轧制方法。一种板带轧机,包括两组对向设置的轧辊组,所述轧辊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所述中间辊包括柱形段和连接在柱形段一端的锥形段,两组轧辊组中的中间辊的所述锥形段所在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变中间辊辊面接触长度的,解决了现有的中间辊辊面接触长度不可变而导致的板带边缘形状不能够调整到符合要求的问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机及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金属冷轧板带轧机大量采用6辊轧机或多辊轧机,即除了工作辊和支撑辊外还采用中间辊。在中国专利号为2012203566440、【公开日】为2013年3月13日、名称为“轧机”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六辊轧机。然而板带轧制中,在轧辊施加给扎带(带钢)很大的轧制力下,带钢的变形力使与带钢直接接触的工作辊发生弹性弯曲,使得带钢边缘发生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形成边部浪形和边缘变薄。为此6辊轧机或多辊轧机通过中间辊的横移来控制板带的边部受力,以改善板形。但现有技术中的中间辊的形状均为圆柱形,实际轧制工作中预先设定好中间辊的位置,中间辊的圆柱体部分与工作辊的接触长度是固定的。中间辊的以上结构的缺点是,由于轧材的厚度、物理性能是动态变化的,轧制力是动态变化的,这种柱形结构的中间辊不能根据条件变化动态改变中间辊辊面接触长度进入改变板带受力状态,故难于使板形的调整作用达到较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变中间辊辊面接触长度的,解决了现有的中间辊辊面接触长度不可变而导致的板带边缘形状不能够调整到符合要求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板带轧机,包括两组对向设置的轧辊组,所述轧辊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所述中间辊包括柱形段和连接在柱形段一端的锥形段,两组轧辊组中的中间辊的所述锥形段所在方向相反。设计锥形段,在轧制过程中锥形段部分根据轧制力的变化动态地与工作辊辊面发生不同长度的接触,通过沿中间辊轴向移动中间辊去改变锥形段距离板带边缘的距离来改变板带边缘发生急剧下降部位的位置,进而改变板带边部受力状态,达到控制板带边部板形良好的目的,使得板带边缘形状符合要求。作为优选,所述锥形段通过球面配合的方式铰接在所述柱形段的端面,所述锥形段和支撑辊之间设有锥形段倾角调节机构,所述锥形段倾角调节机构包括推块和驱动推块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推块设有限位槽,所述锥形段抵接在所述限位槽内。如果锥形段同柱形段固接在一起则锥形段的锥面和工作辊之间的夹角为固定不变的,使得中间辊对边缘形状调整只能适应一种厚度、物理性能和轧力范围的扎带的轧制工作,当需要轧制其它厚度、物理性能和轧力范围的扎带时则需要改变具有同该其它扎带匹配的锥度的锥形段的中间辊,从而导致中间辊的生产适应性差,更换中间辊时十分费力与费时、因此轧制时换产作业不便;由于理论与实际的偏差等原因,也会产生理论上可行的中间辊不能适应生产需要而需要再次更换中间辊的情况产生,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作业的不便。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能够通过驱动机构去驱动推块移动,推块驱动锥形段摆动而改变锥形段的锥面和工作辊之间的夹角,从而实现更换扎带品种时无需更换中间辊,使得中间辊能够适应不同扎带的轧制,提高了中间辊的适应性和生产时的方便性。作为优选,所述柱形段的轴线和锥形段的轴线都经过所述柱形段和锥形段配合面所在的球面的中心,所述锥形段的底端的大小和所述柱形段横截面的大小相等,所述柱形段和锥形段配合面所在的球面的中心位于所述锥形段的底端所在的平面上。能够降低锥形段和柱形段的连接处形成的断口而导致的扎带的不平整区域的宽度。锥形段轴线和柱形段轴线之间的夹角改变时,锥形段的低端周面始终不会突出于柱形段的周面,使得锥形段和柱形段的铰接处不容易产生断裂现象。作为优选,所述推块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一端和所述支撑辊抵接在一起,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推块沿所述柱形段轴向平移的平移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不能够保证锥形段和工作辊之间的夹角改变时锥形段和限位槽始终保持面接触,而非面接触则容易导致锥形段上产生压痕。压痕的存在会导致板带表面的平整度下降。作为优选,所述平移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推块连接在一起,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沿所述柱形段轴向延伸。作为另一优选,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锥形段之间为面接触,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推杆,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缸体和位于液压缸缸体内的液压缸活塞,所述推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液压缸活塞、另一端同所述推块固接在一起,所述缸体抵接于所述支撑辊,所述液压缸缸体的中心线为圆弧线,所述液压缸缸体的中心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沿板带的行进方向延伸且经过所述柱形段和锥形段配合面所在的球面的中心。调整锥形段时方便且推块能够一直和锥形段保持面接触,推块不容易在锥形段上产生压痕,轧制处的扎带的平整度好。作为优选,所述推块的同所述锥形段的配合的面上设有石墨层。能够使得锥形段转动使通畅省力且磨损小。 作为优选,所述轧辊组还包括碾压轮,所述锥形段和柱形段之间形成断口,所述碾压轮和断口二者沿板带的行进方向从前向后依次分布。能够提高轧制处的板带的表面平整度。驱动机构作用于推块的力不会产生破坏锥形段和柱形段铰接点的扭矩。一种板带边缘形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驱动中间轴沿轴向移动以改变中间辊上的锥形段距离板带边缘的距离来改变中间辊辊面同工作辊的接触长度、使得板带边缘断面形状符合要求。作为优选,还通过锥形段倾角调节机构改变锥形段的倾角来改变中间辊辊面同工作辊的接触长度、使得板带边缘断面形状符合要求;其中判断板带边缘纵断面形状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为:通过摄像设备沿工作辊的轴向对板带的边缘进行正向摄影而获得板带纵向侧面正头影实时图像,通过数据处理设备将板带纵向侧面正头影实时图像和板带纵向侧面正头影设定图像比较,如果偏差范围在设定范围内则表示板带边缘形状合格,如果偏差范围超出设定范围则表示板带边缘形状不合格。生产适应性好,进行边缘形状控制时方便且准确性好。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设计锥形段,在轧制过程中锥形段部分根据轧制力的变化动态地与工作辊辊面发生不同长度的接触,通过沿中间辊轴向移动中间辊去改变锥形段距离板带边缘的距离来改变板带边缘发生急剧下降部位的位置,进而改变板带边部受力状 态,达到控制板带边部板形良好的目的,使得板带边缘形状符合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锥形段和柱形段处于同轴状态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位于板带上方的支撑杆和中间辊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轧辊组1、工作辊11、中间辊12、柱形段121、柱形段横截面1212、锥形段122、锥形段的底端1222、断口 123、支撑辊13、碾压轮14、板带2、锥形段倾角调节机构3、推块31、限位槽311、石墨层312、驱动机构32、气缸321、气缸缸体3211、气缸活塞杆3212、连接杆322、液压缸323、液压缸缸体3231、活塞3232、推杆324、缸体的中心线L1、柱形段的轴线L3、锥形段的轴线L4、柱形段和锥形段配合面所在的球面S1、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带轧机,包括两组对向设置的轧辊组,所述轧辊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工作辊、中间辊和支撑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辊包括柱形段和连接在柱形段一端的锥形段,两组轧辊组中的中间辊的所述锥形段所在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