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670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8:24
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立辊槽孔的槽底由非传动端至传动端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1;与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2;与第三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3;L1大于h,h为在粗轧轧制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倒数第二道次后的厚度最大值;L1+L2小于h’,h’为3+3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第一道次厚度或1+5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第二道次后厚度最大值;L1+L2+L3大于H,H为当粗轧轧制模式为1+5时,第二机架轧制第一道次前板坯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立辊孔型,避免后续轧制步骤形成“细线”或“翘皮”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立辊槽孔的槽底由非传动端至传动端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1;与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2;与第三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3;L1大于h,h为在粗轧轧制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倒数第二道次后的厚度最大值;L1+L2小于h’,h’为3+3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第一道次厚度或1+5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第二道次后厚度最大值;L1+L2+L3大于H,H为当粗轧轧制模式为1+5时,第二机架轧制第一道次前板坯厚度。本技术通过改变立辊孔型,避免后续轧制步骤形成“细线”或“翘皮”缺陷。【专利说明】一种板带乳机E2立棍
本技术涉及板带轧制
,特别涉及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
技术介绍
目前,板带生产线粗轧E2的立辊孔型内采用平辊辊形,E2立辊的孔型如图1所示。板坯在经过E2立辊进行侧压减宽时,根据轧制过程中边部金属流动变化的特点,板坯上表面与侧面的尖角部位仍然保留在原位置(尖角部位温度相对其它位置较低),再经过后面的第一个粗轧平辊机架水平轧辊的轧制后,板坯尖角部位的金属被翻转到上表面上,同时,尖角上的氧化铁皮也被压入板坯上表面。在经过后续机架的轧制成卷,将会在板带上距离边部30_以内的位置发现有明显手感的“细线”或“翘皮”。 为解决此类缺陷,国内部分钢铁企业采用提高板坯出炉温度的方法来解决“细线”、“翘皮”缺陷,效果并不明显,同时因为出炉温度的提高,在板带的表面形成大量的表面氧化铁皮缺陷,更多的增加了板带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通过改变立辊孔型,改变了板带尖角部位的金属流动和尖角部位的温度,从而避免后续轧制步骤形成“细线”或“翘皮”缺陷。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所述立辊槽孔的槽底由非传动端至传动端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 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I ;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立棍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2 ;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对应的立棍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3 ;所述槽底相邻各面之间以及槽底的面与槽侧壁的面之间都为圆滑过渡; 所述LI大于h,所述h为在粗轧轧制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倒数第二道次后的厚度最大值; 所述L1+L2小于h’,所述h’为3+3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第一道次厚度或1+5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第二道次后厚度最大值; 所述L1+L2+L3大于H,所述H为当粗轧轧制模式为1+5时,第二机架轧制第一道次前板坯厚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I = (1.1?1.2)h,所述L1+L2 = (0.8?0.9)h’,所述L1+L2+L3 = (1.1 ?1.2) H。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辊槽孔的槽底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斜面圆滑过渡连接的垂直面,所述垂直面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一斜面与立辊中心轴线的锐角夹角度数为rl,所述第二斜面与立辊中心轴线的锐角夹角度数为r2,所述第三斜面与立辊中心轴线的锐角夹角度数为 r3 ;所述 rl = arctan (3/L1 ?5/L1),所述 r2 = arctan (3/L2 ?5/L2),所述r3 = arctan (3/L2 ?5/L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I = 82.5_9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2 = 21.5_39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3 = 115.2-162.4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l = 1.91° -3.4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2 = 4.4° -13.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3 = 1.06° -2.49°。 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板带轧机E2立棍,当粗轧为1+5轧制模式(即粗轧第一个机架轧制I个道次,粗轧第二个机架轧制5个道次的模式)时,在板带经过E2立辊的第一道次侧压时,板带侧面与上表面形成的尖角部位会被E2立辊的第三斜面进行侧压,即进行倒角处理,改变了尖角部位的金属流动和尖角部位的温度,边部倒角处理后的板带在空气中暴露时比边部为直角的板带散热慢,温度会比直角尖角的温度要高,从而使后续R2平辊轧制时,无明显的温度较低的尖角部位被翻转到板带的上表面,避免形成“细线”或“翘皮”缺陷。在第二道次时,E2立辊对板带无侧压。在板带经过E2立辊的第三道次侧压时,仍然能够保持第一道次时同样的侧压效果。 在3+3粗轧轧制模式(粗轧第一个机架轧制3个道次,粗轧第二个机架轧制3个道次的模式)下,在板坯经过E2第一道次侧压时,板坯侧面与上表面形成的尖角部位会被E2立辊复合孔型的第三斜面进行侧压,即进行倒角处理,倒角处理改变了尖角部位的金属流动和尖角部位的温度,从而使后续R2平辊轧制时,无明显的温度较低的尖角部位被翻转到板带的上表面,避免形成“细线”或“翘皮”缺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E2立辊的孔型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E2立辊的孔型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1+5轧制模式下E2立辊侧压第一道次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1+5轧制模式下E2立辊侧压第二道次或3+3模式下E2立辊侧压第一道次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1+5轧制模式下E2立辊侧压第三道次或3+3模式下E2立辊侧压第二道次示意图。 其中,I为传动侧E2立辊,2为板带,3为操作侧E2立辊,DS-OS为立辊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立辊槽孔的槽底由非传动端至传动端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DS-OS部分的长度为LI ;与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DS-OS部分的长度为L2 ;与第三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DS-OS部分的长度为L3 ;槽底相邻各面之间以及槽底的面与槽侧壁的面之间都为圆滑过渡; 立辊槽孔的槽底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斜面圆滑过渡连接的垂直面,垂直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一斜面与立辊中心轴线DS-OS的锐角夹角度数为rl,第二斜面与立辊中心轴线DS-OS的锐角夹角度数为r2,第三斜面与立辊中心轴线DS-OS的锐角夹角度数为r3。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LI= 83mm, rl = 2.13。;L2 = 23mm ;r2 = 5.4。;L3 =122.4mm ;r3 = 1.16° 。 实施例二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立辊槽孔的槽底由非传动端至传动端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DS-OS部分的长度为LI ;与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DS-OS部分的长度为L2 ;与第三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DS-OS部分的长度为L3 ;槽底相邻各面之间以及槽底的面与槽侧壁的面之间都为圆滑过渡; 立辊槽孔的槽底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斜面圆滑过渡连接的垂直面,垂直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一斜面与立辊中心轴线DS-OS的锐角夹角度数为rl,第二斜面与立辊中心轴线DS-OS的锐角夹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带轧机E2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辊槽孔的槽底由非传动端至传动端依次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1;与所述第二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2;与所述第三斜面相对应的立辊中心轴线部分的长度为L3;所述槽底相邻各面之间以及槽底的面与槽侧壁的面之间都为圆滑过渡;所述L1大于h,所述h为在粗轧轧制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倒数第二道次后的厚度最大值;所述L1+L2小于h’,所述h’为3+3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第一道次厚度或1+5模式下第二机架轧制第二道次后厚度最大值;所述L1+L2+L3大于H,所述H为当粗轧轧制模式为1+5时,第二机架轧制第一道次前板坯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长水李继新刘靖群席凤有杨孝鹤王松涛王晓东周政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