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六辊轧机弯辊力调节的板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工业用户对冷轧带钢产品质量精度的要求日趋严格,促进了板带材高精度轧制技术的发展。其中,板形控制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型板形控制技术不断问世,国际上先后开发出了一系列的以先进板形控制技术为标志的板带轧机新机型,如HC系列(包括 HC,HCff, HCMW, UCM, UCMW), CVC 系列(包括 CVC4,CVC6),DSR, PC 等轧机,统称为新一代高技术轧机。不同机型的设计理念均为实现更有效的板形控制,但目前对称低阶次(主要为2次)板形控制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高阶次板形缺陷的研究却严重不足。这里,板形指平坦度,板形阶次指沿带钢全宽平坦度(通过相对延伸率差分布或纵向内应力分布表示)所拟合的多项式的阶次。目前,HC系列的UCM与UCMW机型以及CVC系列的CVC6等六辊轧机,多数具备工作辊正负弯辊以及中间辊正弯辊板形调控手段。如图1所示,两种弯辊沿带钢全宽的板形调控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别,中间辊弯辊调控效果沿带钢全宽比较均匀,其调控特性曲线可以较好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六辊轧机的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建立辊系?轧件?张力一体化模型计算得到工作辊弯辊与中间辊弯辊的板形调控特性,从而得到二者针对二次平坦度调控能力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形成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1?通过有限元辊系?轧件隐式静力学模型求解工作辊有载辊形曲线:建立有限元辊系?轧件隐式静力学模型,采用1/2模型,提取有载状态下与带钢接触的工作辊单元节点的位移曲线,即工作辊有载辊形曲线,?步骤1.2通过有限元辊系?轧件显式动力学模型求解变形区横向流动因数分布:建立有限元辊系?轧件显式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一刚性轧辊与带钢组成,轧辊辊形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六辊轧机的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建立辊系-轧件-张力一体化模型计算得到工作辊弯辊与中间辊弯辊的板形调控特性,从而得到二者针对二次平坦度调控能力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形成弯辊力组合板形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通过有限元辊系-轧件隐式静力学模型求解工作辊有载辊形曲线: 建立有限元辊系-轧件隐式静力学模型,采用1/2模型,提取有载状态下与带钢接触的工作辊单元节点的位移曲线,即工作辊有载辊形曲线, 步骤1.2通过有限元辊系-轧件显式动力学模型求解变形区横向流动因数分布: 建立有限元辊系-轧件显式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晨,杨荃,梁治国,何飞,孙友昭,马粹,王敏,肖会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