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712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它包括气缸套(1)及设置在气缸套(1)上设置的水流导向筋(2),其特征是气缸套(1)外为环形水腔,水流导向筋(2)将所述环形水腔分割为环形水腔上部(3)和环形水腔下部(4),水流导向筋(2)为局部凸起的筋板结构,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引导冷却水流通的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明显延长冷却水流动路径,改善环形水腔内水流均匀性,降低缸套因局部温度过高引发零部件故障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它包括气缸套(1)及设置在气缸套(1)上设置的水流导向筋(2),其特征是气缸套(1)外为环形水腔,水流导向筋(2)将所述环形水腔分割为环形水腔上部(3)和环形水腔下部(4),水流导向筋(2)为局部凸起的筋板结构,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引导冷却水流通的缺口。本专利技术明显延长冷却水流动路径,改善环形水腔内水流均匀性,降低缸套因局部温度过高引发零部件故障的风险。【专利说明】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在常用发动机结构设计中,当采用湿式气缸套时,缸套在工作状态下外侧需要布置流动的冷却水,以带走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降低缸套、气缸盖和活塞等的温度。缸套外侧水腔一般设计为圆形回转体结构,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制造工艺性较好,缸套变形容易控制。但传统设计气缸套外侧冷却水的流动状态不容易控制,水腔局部区域存在水流较慢的情况,俗称“死区”,这种区域冷却水的换热系数会比较低,导致缸套在该区域的温度较高。当发动机热负荷较低时,缸套局部温度较高时不会导致可靠性问题,但是当发动机热负荷较高时,缸套局部温度较高会引发很多可靠性问题,如活塞烧蚀、拉缸、燃烧室漏气量过大等,如何通过优化冷却水流动,保证缸套温度分布尽量均匀就成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它包括气缸套I及设置在气缸套I上设置的水流导向筋2,其特征是气缸套I外为环形水腔,水流导向筋2将所述环形水腔分割为环形水腔上部3和环形水腔下部4,水流导向筋2为局部凸起的筋板结构,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引导冷却水流通的缺口。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有中心角为60度的缺口。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结构为螺旋形。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结构为多层结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⑴通过调整水流导向筋高度、长度和开口大小等参数,可以合理组织缸套周围冷却水流动速度和方向,提高缸套局部散热效率,有效改善缸套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⑵可明显延长冷却水流动路径,改善环形水腔内水流均匀性,降低缸套因局部温度过高引发零部件故障的风险。【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剖切符号的剖视图; 图3为带有冷却导向结构的缸套在整机工作状态下冷却水流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它包括气缸套I及设置在气缸套I上设置的水流导向筋2,其特征是气缸套I外为环形水腔,水流导向筋2将所述环形水腔分割为环形水腔上部3和环形水腔下部4,水流导向筋2为局部凸起的筋板结构,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引导冷却水流通的缺口。 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有中心角为60度的缺口。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结构为螺旋形。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结构为多层结构形状。工作原理如下:水流导向筋将环形水腔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当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缸套周围冷却水流动状态如图3所示,冷却水从进水孔流入环形水腔下部,由于水流导向筋的阻挡作用,冷却水只能沿水套两侧流向水流导向筋开口处,在开口处汇合后流入环形水腔上部;进入环形水腔上部后该水流被拆分为两股,一股直接上行至出水口 2流出,另一股在180°折返后沿环形水腔上部两侧汇合到进水口上方的出水口 I处流出。本专利技术可明显延长冷却水流动路径,改善环形水腔内水流均匀性,降低缸套因局部温度过高引发零部件故障的风险。【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它包括气缸套(I)及设置在气缸套(I)上设置的水流导向筋(2),其特征是气缸套(I)外为环形水腔,水流导向筋(2)将所述环形水腔分割为环形水腔上部(3)和环形水腔下部(4),水流导向筋(2)为局部凸起的筋板结构,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引导冷却水流通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引导冷却水流通的中心角为60度的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结构为螺旋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流导向筋(2)结构为多层结构形状。【文档编号】F02F1/10GK103470390SQ201310417846【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5日 【专利技术者】姚亮宇, 王家雄, 郭昌明, 张小良, 曾壮, 黄树和, 王龙飞, 尹玉婷 申请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冷却结构,它包括气缸套(1)及设置在气缸套(1)上设置的水流导向筋(2),其特征是气缸套(1)外为环形水腔,水流导向筋(2)将所述环形水腔分割为环形水腔上部(3)和环形水腔下部(4),水流导向筋(2)为局部凸起的筋板结构,在远离进、回水口的位置设计引导冷却水流通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亮宇王家雄郭昌明张小良曾壮黄树和王龙飞尹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