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株能够产纤维素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KC-001。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0294,保藏日期为2010年11月8日。据外观形态、生化反应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具有如下特点:1、能够产生纤维素酶;2、所产的纤维素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具有CMC酶活力,酸性条件下的最适作用pH为5.0,碱性条件下的最适作用pH为8.6,应用前景广阔。【专利说明】一种产碱性纤维素酶的铜绿假单胞菌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和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从自然界中纤维素丰富的环境中筛选、分离、纯化到一株能产生纤维素酶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技术背景由植物(包括光合自养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碳化合物,除成型木材外,统称为植物生物质(biomass)。木质纤维(Iignocellulose)是构成植物生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目前公认的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有机化合物资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株,分类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菌株号:PCK?001,真空冷冻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0294,保藏日期:2010年11月8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志龙,陈东,张穗生,陆琦,黄日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