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辊的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349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8:16
炉辊的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炉辊质量并判定是否具有修复价值:a、对弯曲度大于10㎜,椭圆度大于5mm的作报废处理;b、对弯曲度小于10㎜,椭圆度小于5mm的等待修复;2)对可修复的炉辊制定修复方案:a、对待修复的炉辊进行矫直;b、用特制的磨光机按装在车床刀架上,对已矫直的炉辊辊面进行打磨;将表面的结瘤清除干净,直至磨出金属的光泽;c、拆卸炉辊两端的旧轴头,重新装上新的轴头;d、按图纸加工轴头;e、按图纸检验;f、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辊底炉的炉辊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炉辊的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炉辊质量并判定是否具有修复价值:a、对弯曲度大于10㎜,椭圆度大于5mm的作报废处理;b、对弯曲度小于10㎜,椭圆度小于5mm的等待修复;2)对可修复的炉辊制定修复方案:a、对待修复的炉辊进行矫直;b、用特制的磨光机按装在车床刀架上,对已矫直的炉辊辊面进行打磨;将表面的结瘤清除干净,直至磨出金属的光泽;c、拆卸炉辊两端的旧轴头,重新装上新的轴头;d、按图纸加工轴头;e、按图纸检验;f、包装。本专利技术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用于辊底炉的炉辊修复。【专利说明】炉辊的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底炉的炉辊,尤其涉及炉辊的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辊底炉具有室状炉膛,炉底由炉辊及传动机构组成,依靠炉辊转动将工件由进料端移出炉外的加热炉。用于各类型加热炉,也可用于高温热处理炉炉辊是辊底炉主要零件之一,热轧钢管用芯棒穿孔温度较高,同时要承受很高的轴向张力和径向压应力以及热磨损,因此对芯棒的性能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芯棒失效的主要表现是热疲劳、粘蚀、熔蚀、变形、开裂等,热疲劳开裂是最为极端的损坏形式,综上所述造成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炉辊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检查炉辊质量并判定是否具有修复价值:a、对弯曲度大于10㎜,椭圆度大于5mm的作报废处理;?b、对弯曲度小于10㎜,椭圆度小于5mm的等待修复;2)、对可修复的炉辊制定修复方案:????a、对待修复的炉辊进行矫直;????b、用特制的磨光机按装在车床刀架上,对已矫直的炉辊辊面进行打磨;将表面的结瘤清除干净,直至磨出金属的光泽;????c、拆卸炉辊两端的旧轴头,重新装上新的轴头;????d、按图纸加工轴头;????e、按图纸检验;????f、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中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山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