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和工程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3193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和工程机械。其中,该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机顶罩门,包括:第一撑杆,其第一端铰接至发动机机顶罩的框架;第二撑杆,其第一端与第一撑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撑杆的第二端与机顶罩门铰接;锁止机构,设置于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之间,用于可选择地锁定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使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固定支撑机顶罩门打开;解锁机构,设置在发动机机顶罩门上,并与锁止机构连接,用于解锁锁止机构,使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能够相对转动,关闭机顶罩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支撑杆的锁定和解锁,实现支撑机顶罩门打开和关闭,操作简单便利,提升安全性,且减少滑动配合件,减少磨损和锈蚀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和工程机械。其中,该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机顶罩门,包括:第一撑杆,其第一端铰接至发动机机顶罩的框架;第二撑杆,其第一端与第一撑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撑杆的第二端与机顶罩门铰接;锁止机构,设置于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之间,用于可选择地锁定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使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固定支撑机顶罩门打开;解锁机构,设置在发动机机顶罩门上,并与锁止机构连接,用于解锁锁止机构,使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能够相对转动,关闭机顶罩门。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支撑杆的锁定和解锁,实现支撑机顶罩门打开和关闭,操作简单便利,提升安全性,且减少滑动配合件,减少磨损和锈蚀现象。【专利说明】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和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和设置有该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通常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设备中,发动机舱室顶部由一个机顶罩覆盖,发动机装配在舱室内。当发动机等零部件需要更换或检查维修时,将机顶罩罩门打开,并用一个杆类支撑零部件加以支撑,从而在机顶罩门打开并可靠支撑的情况下从事相关的检查维修工作。图1是传统的发动机机顶罩及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机顶罩门15通过铰链12铰接于机顶罩框架11,并围绕铰链12上下转动,以此来实现打开和关闭机顶罩门15。机顶罩框架上还焊接有导板14,导板14上设置有导向槽和定位槽,支撑杆13—端用销轴连接于机顶罩门15上,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沿导板14上的导向槽中。机顶罩门向上打开时,支撑杆13沿导向槽滑动并定位于定位槽;关闭机顶罩门时,需操作人员一手握持机顶罩门上的把手16,用另一只手将支撑杆13从定位槽移至导向槽,使支撑板13的端部可以沿着导向槽移动,从而机顶罩门15围绕铰链12转动而关闭。然而,在操作者移动支撑杆13来关闭机顶罩门15时,操作不方便,且容易造成夹伤,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支撑杆13沿着导向板14的导向槽滑动时,可能会产生噪音,也可能导致导向槽漆面剥落,从而产生锈蚀现象,影响导向板14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和工程机械,该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能够在机顶罩门打开时稳固支撑机顶罩门,在需要关闭机顶罩门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关闭,操作便利且安全,并减少了锈蚀现象的产生。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工程机械,其设置有上述的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能够稳固支承机顶罩门打开,并能通过简单安全的操作来关闭机顶罩门,且不会产生支撑装置锈蚀现象。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机顶罩门,包括:第一撑杆,其第一端铰接至所述发动机机顶罩的框架;第二撑杆,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撑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机顶罩11绞接;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之间,用于可选择地锁定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使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固定支撑所述机顶罩门打开;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机顶罩门上,并与所述锁止机构连接,用于解锁所述锁止机构,使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能够相对转动,关闭所述机顶罩门。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片、第二锁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和复位保持件,其中所述第一锁片和所述第二锁片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撑杆上;所述第一锁片与所述第二锁片均具有锯齿端,所述复位保持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片、所述第二锁片连接,使所述第一锁片的锯齿端与所述第二锁片的锯齿端保持啮合;所述第一锁片还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撑杆的第二端锁止配合的锁止端;所述第二锁片还与所述解锁机构连接,所述解锁机构作用于所述第二锁片的力矩的方向,与所述复位保持件作用于所述第二锁片的力矩的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保持件为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锁片和所述第二锁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片的锁止端为挂钩状凹槽,所述第一撑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部或锁止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片与所述第二锁片啮合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的距离之和,大于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锁片的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锁片向脱离与所述第二锁片啮合的方向运动的极限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顶罩门上的杠杆组件,以及连接所述杠杆组件和所述第二锁片的连接部,其中,所述杠杆组件包括支撑轴和控制杆,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机顶罩门上,所述控制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且所述控制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为刚性的连接杆或柔性的连接索。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壳体和第二复位弹簧,其中,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机顶罩门上,并覆盖所述控制杆的部分和所述支撑轴,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控制杆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壳体或所述机顶罩门上,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与所述连接部对所述控制杆的作用力矩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杆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锁片和所述第二锁片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上,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能够在机顶罩门打开时,通过两个支撑杆的锁定,稳固支撑机顶罩门,在需要关闭机顶罩门时,可以通过操作解锁机构的控制杆,简单便利地将两个撑杆解锁,关闭机顶罩门,提升安全性,并且支撑装置中减少了滑动配合的结构件,从而减少了磨损和锈蚀现象的产生,延长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机顶罩支撑>J-U ρ?α装直。本专利技术的工程机械设置有上述的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因此,具有与上述相同的优点,不再赘述。【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机顶罩及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为了便于描绘,该图还示出了机顶罩的框架和把手等结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撑杆和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还示出了部分第二撑杆;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描绘,该图没有示出完整的解锁机构。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附图中:11、机顶罩框架;12、铰链;13、支撑杆;14、导板;15、机顶罩门;16、把手;本专利技术技术附图中:201、框架;202、机顶罩门;203、把手;204、控制杆;205、支撑轴;206、壳体;207、连接部;208、第一撑杆;209、第二撑杆;2091、第一夹板;2092、第二夹板;2093、隔板;210、第二复位弹簧;211、第一锁片;212、第二锁片;213、复位保持件;214、第一销轴;215、第二销轴;216、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机顶罩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机顶罩门(202),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撑杆(208),其第一端铰接至所述发动机机顶罩的框架(201);第二撑杆(209),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撑杆(208)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撑杆(209)的第二端与所述机顶罩门(202)铰接;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撑杆(208)和所述第二撑杆(209)之间,用于可选择地锁定所述第一撑杆(208)和所述第二撑杆(209),使所述第一撑杆(208)和所述第二撑杆(209)固定支撑所述机顶罩门(202)打开;解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顶罩门(202)上,并与所述锁止机构连接,用于解锁所述锁止机构,使所述第一撑杆(208)和所述第二撑杆(209)能够相对转动,关闭所述机顶罩门(2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朱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