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首大学专利>正文

一类多靶点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及其制法和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2992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0:34
一类多靶点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它们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它们对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新型隐球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治疗肠道感染、肺炎、伤口化脓等抗感染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其制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类多靶点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它们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它们对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新型隐球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治疗肠道感染、肺炎、伤口化脓等抗感染药物,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制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多靶点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的制法以及它们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技术背景耐药细菌的迅速蔓延,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越来越难。临床研究表明细菌抗药性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构成了威胁,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革兰氏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的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和诱导性β -内酰胺酶(AmpC酶)可水解包括氧亚氨基类(头抱他啶、头抱曲松、头抱噻厢、氨曲南等)在内的大多数内酰胺类抗菌药。多数产ESBLs的菌株为多重耐药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具有耐药性。据相关报道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肠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大肠埃氏菌、肺炎链球菌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同时不同品种间有很高程度的交叉耐药性。靶点突变是细菌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途径,单靶点突变的几率是10_7-10_9之间,这一发现表明,若某一药物能作用于多个靶点,那么细菌需用同时在这几个靶点发生突变,才有可能通过靶点突变的途径对这一药物产生耐药性,然而几个靶点同时突变的几率几乎为零,因此多靶点药物是对抗耐药菌有力的武器。基于这一思路,本专利技术利用骨架迁越原理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设计并合成出了既能作用于DNA旋转酶(II型拓扑异构酶),又能抑制外排泵的外排作用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它们既能阻断细菌DNA的复制,又能提高其在细胞内的浓度,从而提高了对耐药菌的抗菌效果,目前尚无以DNA旋转酶和外排泵为靶点的双靶点抗菌化合物出现。实验表明,这些结构新颖的抗菌化合物不仅抗耐药菌效果突出而且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系列多靶点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在深入研究构效关系的基础上,发现了活性更高、毒副作用更低的新型抗菌药物,并提供了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的制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类多靶点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它们具有如下结构通式:【权利要求】1.一类多靶点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其特征是它们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2.一种制备上述多靶点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将黄酮溶于DMSO中,在室温下加入1,2- 二溴乙烷和K2CO3升温至40-60°C之间反应10-15h,物质的量之比:黄酮:1,2_ 二溴乙烷:K2C03=1: (10-40): (2-5),反应完毕,加入水,有沉淀析出抽滤,若无沉淀析出的,经乙酸乙酯稀释,水洗,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干燥,浓缩,用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为石油醚-AcOEt,石油醚与AcOEt的体积比为1:2-1:6,得到1-溴-2-R6氧基乙烷(II);步骤2:将卜溴-2-R6氧基乙烷(II),DMAP, KI和卜1 3-羧基-5-R2-6-氟-7-(3-R3-4-R4哌嗪-1-基)-8-X-4-喹啉酮(III)溶于DMSO中,物质量之比为:I1:DMAP:K1:1II=1: (2-4): (0.5-1.5): (1_4),60°C反应 24_36h,反应完毕后,加水,固体析出,柱层析,洗脱剂为含0.3%醋酸的氯仿-甲醇,氯仿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9:1-8:1,得产物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I );其中所述的X、R1、R2、R3> R4> R5和R6的定义与上述的定义相同。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具有多靶点的抗菌作用机制。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类 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的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文档编号】C07D471/04GK103435601SQ201310414652【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7日 【专利技术者】肖竹平, 蔺万强, 王旭东 申请人:吉首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类多靶点的黄酮?喹啉酮型化合物,其特征是它们具有如下结构通式:式I中:X、R1、R2、R3、R4、R5和R6的定义取自下列各组之任一组:(1)X=CH,R2=R3=R4=R5=H,R1=CH2CH3,R6=、、、、、、、、、、、、、、、;(2)X=CH,R2=R3=R4=R5=H,R1=4?氟苯基,R6=、、、、、、、、、、、、、、、;(3)X=CH,R2=R3=R5=H,R4=CH3,R1=CH2CH3,R6=、、、、、、、、、、、、、、、;(4)X=CH,R2=R3=R4=R5=H,R1=环丙基,R6=、、、、、、、、、、、、、、、;(5)X=N,R2=R3=R4=R5=H,R1=CH2CH3,R6=、、、、、、、、、、、、、、、;(6)X=CH,R2=NH2,R3=F,R4=R5=CH3,R1=环丙基,R6=、、、、、、、、、、、、、、、。481732dest_path_image001.jpg,398872dest_path_image002.jpg,303243dest_path_image003.jpg,698452dest_path_image004.jpg,512824dest_path_image005.jpg,226965dest_path_image006.jpg,493998dest_path_image007.jpg,551953dest_path_image008.jpg,220832dest_path_image009.jpg,840294dest_path_image010.jpg,594623dest_path_image011.jpg,331635dest_path_image012.jpg,979654dest_path_image013.jpg,409499dest_path_image014.jpg,651124dest_path_image015.jpg,552346dest_path_image016.jpg,195817dest_path_image017.jpg,530984dest_path_image002.jpg,650118dest_path_image003.jpg,728933dest_path_image004.jpg,226910dest_path_image005.jpg,359076dest_path_image006.jpg,309715dest_path_image007.jpg,192220dest_path_image008.jpg,669338dest_path_image009.jpg,611886dest_path_image010.jpg,49821dest_path_image011.jpg,470438dest_path_image012.jpg,569106dest_path_image013.jpg,682556dest_path_image014.jpg,732420dest_path_image015.jpg,956728dest_path_image016.jpg,18225dest_path_image017.jpg,928674dest_path_image002.jpg,341201dest_path_image003.jpg,369200dest_path_image004.jpg,550783dest_path_image005.jpg,865089dest_path_image006.jpg,764912dest_path_image007.jpg,331023dest_path_image008.jpg,258790dest_path_image009.jpg,619364dest_path_image010.jpg,6483dest_path_image011.jpg,500918dest_path_image012.jpg,391514dest_path_image013.jpg,188568dest_path_image014.jpg,423503dest_path_image015.jpg,596995dest_path_image016.jpg,607677dest_path_image017.jpg,700266dest_path_image002.jpg,796398dest_path_image003.jpg,508003dest_path_image004.jpg,373190dest_path_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竹平蔺万强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吉首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