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521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胶轮车采用U型螺栓连接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包括卡固在弹簧板上下的两块固定垫块,具体为固定垫两端开有卡槽,U型螺栓卡在卡槽内,每块固定垫块中部设两组连接耳,两块固定垫块对应的连接耳之间利用固定螺栓连接固定。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装的固定螺栓靠近中间位置,能够提高预紧力,螺栓本身加粗,提高了强度,并且减轻了U型螺栓的负荷,更好的控制了左右及前后受冲击产生的位移,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易安装拆卸,易维护,减小维修人员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胶轮车的部件,具体为一种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胶轮车的弹簧板上采用U型螺栓连接,使用过程中易断裂后造成传动轴、变矩器损坏,甚至造成车辆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胶轮车采用U型螺栓连接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包括卡固在弹簧板上下的两块固定垫块,具体为固定垫两端开有卡槽,U型螺栓卡在卡槽内,每块固定垫块中部设两组连接耳,两块固定垫块对应的连接耳之间利用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在原有弹簧板利用U型螺栓连接的基础上,在加装四条高强度的固定螺栓,实现了对胶轮车弹簧板的加固。本技术加装的固定螺栓靠近中间位置,能够提高预紧力,螺栓本身加粗,提高了强度,并且减轻了 U型螺栓的负荷,更好的控制了左右及前后受冲击产生的位移,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易安装拆卸,易维护,减小维修人员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U型螺栓,2-固定螺栓,3-固定垫块,4-弹簧板,5-连接耳,6_卡槽。具体实施方式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包括卡固在弹簧板4上下的两块固定垫块3,具体为固定垫块3两端开有卡槽6,U型螺栓I卡在卡槽6内,每块固定垫块3中部设两组连接耳5,两块固定垫块3对应的连接耳5之间利用固定螺栓2连接固定。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接耳5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具体而定。权利要求1.一种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包括卡固在弹簧板(4)上下的两块固定垫块(3),具体为固定垫块(3)两端开有卡槽(6), U型螺栓(I)卡在卡槽(6)内,其特征在于:每块固定垫块(3)中部设两组连接耳(5),两块固定垫块(3)对应的连接耳(5)之间利用固定螺栓(2)连接 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具体为一种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解决了现有胶轮车采用U型螺栓连接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包括卡固在弹簧板上下的两块固定垫块,具体为固定垫两端开有卡槽,U型螺栓卡在卡槽内,每块固定垫块中部设两组连接耳,两块固定垫块对应的连接耳之间利用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技术加装的固定螺栓靠近中间位置,能够提高预紧力,螺栓本身加粗,提高了强度,并且减轻了U型螺栓的负荷,更好的控制了左右及前后受冲击产生的位移,结构简单,安全性能好,易安装拆卸,易维护,减小维修人员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60G11/02GK203157635SQ201320208110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晋龙, 沈进利, 杨爱琴, 范卫义 申请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轮车弹簧板连接装置,包括卡固在弹簧板(4)上下的两块固定垫块(3),具体为固定垫块(3)两端开有卡槽(6),U型螺栓(1)卡在卡槽(6)内,其特征在于:每块固定垫块(3)中部设两组连接耳(5),两块固定垫块(3)对应的连接耳(5)之间利用固定螺栓(2)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晋龙沈进利杨爱琴范卫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