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簧蓄能器式装载机动臂势能回收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3109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簧蓄能器式装载机动臂势能回收再生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量转化率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轻、结构简单的装载机动臂势能回收再生装置。它包括压簧蓄能器、电控单元、动臂操纵杆举升挡位开关、动臂操纵杆下降挡位开关、液压电磁换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装载机在动臂下降过程中,对工作装置的重力势能进行回收,并转化为弹性势能储存在压簧蓄能器中,在装载机动臂举升过程中,将压簧蓄能器储存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臂的重力势能,从而实现装载机动臂势能的回收再生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簧蓄能器式装载机动臂势能回收再生装置,它包括动臂(1)、前桥车架(2)、动臂油缸(3)、油箱(4)、动臂举升限位开关(303)、动臂操纵杆(305)、点火开关(30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压簧蓄能器(100)、电控单元(300)、动臂操纵杆举升挡位开关(301)、动臂操纵杆下降挡位开关(302)、液压电磁换向阀(304);所述压簧蓄能器(100)安装在动臂油缸(3)的上方,且压簧蓄能器(100)的纵向轴线与动臂油缸(3)的纵向轴线平行,压簧蓄能器(100)的压杆(107)的一端与动臂(1)铰接,压杆(107)的另一端与压力板(106)的一端面固定连接,压力板(106)的另一端面与活塞杆(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塞杆(108)的另一端穿过油缸封盖(111)的中心通孔与活塞(109)固定连接;活塞(109)装入油缸(110)内,活塞(109)将油缸空腔分为有杆腔(112)和无杆腔(113),压杆(107)的纵向轴线与压力板(106)的纵向轴线、活塞杆(108)的纵向轴线、活塞(109)的纵向轴线、油缸(110)的纵向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壳体(101)的纵向中央位置处设有一个圆柱通孔,圆柱通孔的底部设有周向凸台,通过该周向凸台将油缸(110)固定安装在壳体(101)的该圆柱通孔上;压力板(106)另一端面的外周上还与多个分压杆(105)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分压杆(105)以压力板(106)的纵向轴线对称布置,每个分压杆(105)的另一端与连接盘(104)的一个端面固定连接,每个连接盘(104)置于壳体的空腔内;每个连接盘(104)的另一个端面设有第一弹簧座(104a),壳体底板(101a)的内部底面设有第二弹簧座(101b),第二弹簧座(101b)和第一弹簧座(104a)之间安装有多个压簧(103),每个压簧(103)的一端抵压在第一弹簧座(104a)上,每个压簧(103)的另一端抵压在第二弹簧座(101b)上;在壳体底板(101a)的外部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102),安装底座(102)的底座吊耳(102a)铰接在前桥车架(2)上;所述油缸(110)的底部还设有第一进油口(110a),第一进油口(110a)连通至无杆腔(113);油缸封盖(111)上还设有第二进油口(111a),第二进油口(111a)连通至有杆腔(112);所述液压电磁换向阀(304)的一个控制油口通过液压管路连接至第一进油口(110a),液压电磁换向阀(304)的另一个控制油口通过液压管路连接至第二进油口(111a);所述电控单元(300)的输入端连接动臂操纵杆举升挡位开关(301)、动臂操纵杆下降挡位开关(302)、动臂举升限位开关(303)、点火开关(306),电控单元(300)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电磁换向阀(304)的电磁线圈(304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金玉王儒魏伟李训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