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106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21:02
一种植筋胶,由组分A和组分B按重量比3~4:1混合而成,按质量份数计,组分A包含100份环氧树脂、45~60份填料I、5~10份添加剂;组分B包含100份改性固化剂、75~85填料II;将环氧树脂、填料I、添加剂依次加入,50~70℃下搅拌混合30~50min;将基础固化剂、改性剂、催化剂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60±5℃,压力0.2~0.3Mpa下,反应2~3小时,加入填料II,50~70℃下搅拌混合30~50min;将组分A和组分B按比例混合,即得植筋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改良,使其固化产物在满足植筋胶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也使得硬脆性降低而柔性增强以及抗疲劳强度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植筋技术是采用高强度的化学胶粘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超强锚固力,从而达到预埋效果。施工后产生高负荷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并且耐水、耐碱性能良好,无需作任何防水处理。由于其通过化学粘合固定,不但对基材不会产生膨胀破坏,而且对结构有补强作用。施工简便迅速,安全并符合环保要求,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改变、加固有效的方法。植筋强度最终取决于钢筋、混凝土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植筋技术中所用的 植筋胶是由合成树脂、填充材料及化学助剂组成的建筑结构粘接加固材料。具有锚固力强、施工简捷、材料成本低、耐腐蚀性等特点,适用于新老建筑物联接、建筑物抗震加固、设备基础锚固以及砖混建筑结构的补强,主要用于建筑安装、工程抗震加固、混凝土植筋、桥梁堤坝裂缝修复等。但目前大多数环氧树脂类材料制得的植筋胶固化后具有很强的晶体性质,即固化后结构较为规整,属于热力学熵较低的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结晶性,在宏观表现上,力学性质为脆、硬,其抗疲劳性能大大降低,使用寿命也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植筋胶,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配制而成,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配比按重量计为A:B=3 4:1 ;所述的组分A,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环氧树脂100填料I 45 60添加剂 5 10优选的,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化环氧树脂、氨基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填料I为硅微粉、气相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添加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防流挂剂广2防沉剂 I 3湿润剂广3优选的,所述的防流挂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优选的,所述的防沉剂为聚酰胺蜡。优选的,所述的湿润剂为有机硅类湿润剂。所述的组分B,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改性固化剂100填料II 75 85所述的改性固化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基础固化剂100改性剂I (Tl 5催化剂0.Γ0.2优选的,所述的填料II为硅微粉、气相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的基础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和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改性剂为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羟基聚酯和端羟基聚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 所述的催化剂为硬脂酸锌、环烷酸钴和环烷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植筋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组分A的制备:将环氧树脂、填料1、各添加剂依次加入,5(T7(TC下搅拌混合3(T50min ;(2)组分B的制备:将基础固化剂、改性剂、催化剂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60±5°C,压力0.2^0.3Mpa下,反应2 3小时,加入填料n,5(T70°C下搅拌混合3(T50min ;(3)混合配置:将步骤(I)得到的组分A和步骤(2)得到的组分B按比例混合配制,即得植筋胶。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改良,增强其固化产物的混乱度,使其热力学熵增大,降低其结晶性,使其固化产物在满足植筋胶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也使得硬脆性降低而柔性增强以及抗疲劳强度大大提高。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植筋胶,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配制而成,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配比按重量计为A:B=3 4:1 ;所述的组分A,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环氧树脂100填料I 45 60添加剂 5 10优选的,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化环氧树脂、氨基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填料I为硅微粉、气相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添加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防流挂剂广2防沉剂 I 3湿润剂广3优选的,所述的防流挂剂为气相二氧化硅。优选的,所述的防沉剂为聚酰胺蜡。优选的,所述的湿润剂为有机硅类湿润剂。所述的组分B,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改性固化剂100填料II 75 85所述的改性固化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基础固化剂100改性剂I (Tl 5催化剂0.Γ0.2优选的,所述的填料II为硅微粉、气相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的基础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和多乙烯多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 的改性剂为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羟基聚酯和端羟基聚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催化剂为硬脂酸锌、环烷酸钴和环烷酸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植筋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组分A的制备:将环氧树脂、填料1、各添加剂依次加入,5(T7(TC下搅拌混合3(T50min ;(2)组分B的制备:将基础固化剂、改性剂、催化剂置于反应釜中,在温度60±5°C,压力0.2^0.3Mpa下,反应2 3小时,加入填料n,5(T70°C下搅拌混合3(T50min ;(3)混合配置:将步骤(I)得到的组分A和步骤(2)得到的组分B按比例混合配制,即得植筋胶。下面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称取双酚A型环氧树脂50kg,硅微粉25kg,气相二氧化硅0.5kg,改性聚酰胺蜡粉Ikg以及有机硅类湿润扩展剂1kg,依次放入捏合机中混合,混合搅拌过程中温度为50°C,时间为50min,得到组分A ;称取二乙烯三胺30kg、端羟基聚丁二烯3kg、硬脂酸锌0.03kg在反应釜中,在温度55°C,压力0.2Mpa下,反应3小时,得改性后的基础固化剂,然后称取改性后的基础固化剂IOkg,和7.5kg的娃微粉在捏合机中混合,混合搅拌过程中温度为50°C,时间为50min,得到组分B;将得到的组分A和组分B按A:B的质量比为3:1的比例混合配制即得植筋胶。实施例2称取双酚A型环氧树脂50kg,滑石粉30kg,气相二氧化硅2kg,改性聚酰胺蜡粉3kg以及有机硅类湿润扩展剂3kg,依次放入捏合机中混合,混合搅拌过程中温度为70°C,时间为30min,得到组分A ;称取二乙烯三胺30kg、端羟基聚丁二烯4.5kg、硬脂酸锌0.06kg在反应釜中,在温度65°C,压力0.3Mpa下,反应2小时,得改性后的基础固化剂,然后称取改性后的基础固化剂IOkg,和8.5kg的滑石粉在捏合机中混合,混合搅拌过程中温度为70°C,时间为30min,得到组分B;将得到的组分A和组分B按A:B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混合配制即得植筋胶。实施例3称取双酚A型环氧树脂50kg,碳酸钙28kg,气相二氧化硅1.5kg,改性聚酰胺蜡粉2kg以及有机硅类湿润扩展剂2kg,依次放入捏合机中混合,混合搅拌过程中温度为60°C,时间为40min,得到组分A ;称取二乙烯三胺30kg、端羟基聚丁二烯4kg、硬脂酸锌0.05kg在反应釜中,在温度60°C,压力0.2Mpa下, 反应2.5小时,得改性后的基础固化剂,然后称取改性后的基础固化剂IOkg,和8kg的碳酸I丐在捏合机中混合,混合搅拌过程中温度为60°C,时间为40min,得到组分B;将得到的组分A和组分B按A:B的质量比为3.5:1的比例混合配制即得植筋胶。实施例4称取氨基环氧树脂50kg,硅微粉IOkg和碳酸钙15kg,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筋胶,其特征在于: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配制而成,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配比按重量计为A:B=3~4:1?所述的组分A,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环氧树脂??100?填料I?????45~60?添加剂????5~10?所述的添加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防流挂剂??1~2?防沉剂????1~3?湿润剂????1~3?所述的组分B,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改性固化剂??100?填料II??????75~85?所述的改性固化剂,按照质量份数计,包含下述物质:?基础固化剂??100?改性剂??????10~15?催化剂??????0.1~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瑞甘水平林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力士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