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43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包括上位机,即手持操作端,和下位机,即主控制器;上位机采用7寸彩色触摸屏,下位机使用ARM11处理器和核心板;上位机控制下位机工作,下位机用于处理命令和控制外设的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信息交互传递和维修使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控单元,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悬臂式磁性材料压机专用机械手工作的电控单元。
技术介绍
磁瓦生产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劳动环境差,属劳动密集型。国家、企业围绕高性能磁瓦生产方面的科技创新投入明显不足此外,磁瓦生产主要是手工操作为主,同时一线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不足。目前有杭州一单位生产落地式气动机械手,但现场设备一但出现故障,维修相当繁琐,且由于以气动元件为主要执行件,稳定性较差,市场接受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悬臂式磁性材料压机专用机械手的控制方式不便于维修,且控制精度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单元,其特点是,所述电控单元包括上位机,即手持操作端,和下位机,即主控制器;上位机采用7寸彩色触摸屏,下位机使用ARMll处理器和核心板;上位机控制下位机工作,下位机用于处理命令和控制外设的伺服电机上下位机的设置,不止方便信息交互传递,也方便维修使用,下位机负责运动控制、开关量控制,分别与外设的待控制的部件电连接,通过上位机,发出指令给下位机,从而通过下位机发出不同的 指令来满足机械手的不同动作来取出磁瓦,各种错误信息可以通过触摸屏直接显示出来,维修人员通过错误信息对设备进行快速的检修。本技术的优点是:方便信息交互传递,也方便维修使用,且产品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电控单元包括手持操作端I (上位机)和主控制器2 (下位机)组成;所述手持操作端I采用7寸彩色触摸屏,所述的主控制器2使用ARMll处理器和核心板;所述手持操作端I用于手持控制下位机,负责与用户交互,提供输入、反馈,所述主控制器2用于处理命令和控制伺服电机,负责运动控制、开关量控制,分别与外设的待控制的部件电连接,通过手持操作端I,发出指令给主控制器2,再通过主控制器2发出不同的指令来满足外设的机械手的不同动作,来取出磁瓦;各种错误信息可以通过触摸屏直接显示出来,维修人员通过错误信息对设备进行快速的检修。电控单元实现与机械手的互相通讯,确保机械手准确无误取出磁瓦。·权利要求1.一种电控单元,其特点是,所述电控单元包括上位机,即手持操作端,和下位机,即主控制器;上位机采用7寸彩色触摸屏,下位机使用ARMll处理器和核心板;上位机控制下位机工作,下 位机用于处理命令和控制外设的伺服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包括上位机,即手持操作端,和下位机,即主控制器;上位机采用7寸彩色触摸屏,下位机使用ARM11处理器和核心板;上位机控制下位机工作,下位机用于处理命令和控制外设的伺服电机。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信息交互传递和维修使用。文档编号B25J13/06GK203092569SQ2013200846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潘兰亭, 姚仕光, 李银露 申请人:南京博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单元,其特点是,所述电控单元包括上位机,即手持操作端,和下位机,即主控制器;上位机采用7寸彩色触摸屏,下位机使用ARM11处理器和核心板;上位机控制下位机工作,下位机用于处理命令和控制外设的伺服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兰亭姚仕光李银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