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927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包括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设有定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设有尾部定位组件,所述支撑部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和所述尾部定位组件均与支撑部件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生产成本较低,保证可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简单,制造装配容易,维修方便;适用多种机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挖掘机或其他工程机械的适用于多机型的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挖掘机或其他工程机械的下车架在作业中要频繁地承受交变作用力,下车架主要由下车架中心和左右两根履带梁组成,履带梁是下车架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履带梁长和宽的尺寸一般都在4mX0.6m左右,履带就安装在履带梁上,挖掘机行走时两侧履带要求平行,否则会导致支撑部位严重磨损甚至无法行走,因此对单根履带梁对中要求组合时严格控制在2_以内。传统的组合方法是采用内部用固定的定位块外部夹紧的方式完成组合,劳动效率很低,起吊比较困难,定位部件容易磨损,重复定位精度比较差;如果挖掘机机型多,就需要设计制造很多组合工装,不仅设计费时而且制造成本高,也非常占用车间场地,同时还受到熟练工人的人员流动影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机器因履带梁的原因出现故障,用户高价购买的机器无法为用户创造价值就会造成用户索赔,不仅成本高而且严重影响制造生产厂商声誉,原本质量很好的机器因为这些潜在的质量问题而在用户心中降低了档次从而影响了销售,降低市场竞争力,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情况下提闻生广效率就是制造生广厂商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上述现有组合工装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应多种不同机型的履带梁,更换极少的零件,维护方便,同时在保证质量情况,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的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 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包括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设有定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设有尾部定位组件,所述支撑部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和所述尾部定位组件均与支撑部件滑动连接。通过尾部定位组件、中部定位组件、调节组件和定位组件完成单根履带梁对中,使履带梁组合时严格控制在2_以内,克服了传统的组合方法(采用内部固定的定位块外部夹紧的方式完成组合)劳动率低,起吊困难,定位部件容易磨损,重复定位精度差等缺点。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和所述尾部定位组件均通过滑轨与支撑部件滑动连接。中部定位组件和尾部定位组件同过滑轨左右方向移动从而使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适用于多种机型。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设有定位盘。只需更换定位盘便能适用于多种机型。优选的,所述定位轴的两端设有压板。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调节螺钉。优选的,所述中部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上设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两个第一轴套。优选的,所述第三底座与所述第一垫板之间设有调节螺纹机构。优选的,所述尾部定位组件包括第四底座,所述第四底座上设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两个第二轴套,所述两个第二轴套上设有第三垫板。优选的,所述第四底座与所述第二垫板之间设有调节螺纹机构。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座和平板,所述平板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工装生产成本较低,保证可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技术工装结构简单,制造装配容易,维修方便;3、本实用 新型工装适用多种机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01定位盘,102压板,103定位轴,104第一底座,105平板,106支座,107调节螺钉,108第二底座,109滑轨,110中部定位组件,111尾部定位组件。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的中部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201调节螺纹机构,202第一垫板,203第一轴套,204凹槽,205第三底座。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的尾部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301第二垫板,302第三垫板,303第二轴套,304凹槽,305调节螺纹机构,306第四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设有定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设有尾部定位组件111,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110,所述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110和所述尾部定位组件111均与支撑部件滑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部定位组件110为两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两个中部定位组件110和所述尾部定位组件111均通过滑轨109与所述支撑部件滑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平板105和支座106,所述平板105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支座106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底座104,所述第一底座104上设有定位轴103,所述定位轴103上设有定位盘101,所述定位盘101两端设有压板102。通过调整压板102就可以对定位轴103进行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底座104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平板105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二底座108,所述第二底座108上设有调节螺钉107,所述第二底座108通过铆接的范式固定在所述平板105上。通过调节调节螺钉107就可以调整履带梁头侧板的垂直度。如图2所示,一种实施例的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的中部定位组件结构包括:第三底座205,所述第三底座205上设有第一垫板202,所述第一垫板202中间设有凹槽204,所述凹槽204内设有两个第一轴套203,所述第三底座205通过滑轨109与所述平板105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底座205可以在所述滑轨109上左右滑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底座205与所述第一垫板202之间设有调节螺纹机构201,通过调整螺纹机构201就可以对第一轴套203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第一轴套203之间的距离与履带梁梁头的宽度相匹配。如图3所示,一种实施例的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的尾部定位组件结构包括:第四底座306,所述第四底座306上设有第二垫板301,所述第二垫板301中间设有凹槽304,所述凹槽304内设有两个第二轴套303,所述两个第二轴套303上设有第三垫板302,所述第四底座306通过滑轨109与所述平板105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底座306可以在所述滑轨109上左右滑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底座306与所述第二垫板301之间设有调节螺纹机构305,通过调整螺纹机构305就可以对第二轴套303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第二轴套303之间的距离与履带梁梁体的宽度相匹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工装具体操作顺序如下:1.履带梁头部用螺栓固定在穿定位轴103的定位盘101上;2.将履带梁头部吊到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上;3.用调节螺钉107调节梁头侧板的垂直度,然后用压板102压紧定位轴103 ;4.用第一垫板202定位梁体高度,用调节螺纹机构201确定前后对中,左右第一轴套203只需抵紧梁头即可;5.用第三垫板302定位梁尾高度,用调节螺纹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梁总成组合工装,包括支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设有定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支撑部件的另一端设有尾部定位组件,所述支撑部件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中部定位组件和所述尾部定位组件均与支撑部件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军尹卫红何鑫罗小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