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装置及制动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311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1:47
盘式制动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绕着旋转轴线(X1)旋转的圆盘转子(2);与圆盘转子(2)的摩擦面相对的摩擦垫(3、4);在车身侧的固定部(60)上设置的第一构件(6);经由滑动机构(8)能够滑动地支承在第一构件(6)上的第二构件(70);保持摩擦垫(3、4),经由摆动机构(72)以沿着圆盘转子(2)的径向的摆动轴线(X2)为摆动中心能够摆动地支承在第二构件(70)上的第三构件(71);及设置于摆动机构(72)并对第三构件(71)附加使所述第三构件(71)向摆动方向的初始位置复位的力的返回机构(9)。因此,盘式制动装置(1)起到能够抑制异常噪声这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式制动装置及制动钳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盘式制动装置、制动钳,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在制动钳的耳部利用螺栓固定有滑动销的销滑动型盘式制动器。该销滑动型盘式制动器将滑动销向支承构件的销孔插入而将制动钳支承为沿圆盘轴向滑动自如。销滑动型盘式制动器在制动钳的耳部的滑动销安装侧的端面设置狭缝,在该狭缝内配置滑动销的具有平行的两平面的头部。由此,该销滑动型盘式制动器由狭缝的相对的平面进行滑动销的防旋。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5-2209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I记载的销滑动型盘式制动器例如在异常噪声减少的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异常噪声的盘式制动装置及制动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盘式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圆盘转子,绕着旋转轴线旋转;摩擦垫,与所述圆盘转子的摩擦面相对;第一构件,设置于车身侧的固定部;第二构件,经由滑动机构能够 滑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构件上;第三构件,保持所述摩擦垫,经由摆动机构以沿着所述圆盘转子的径向的摆动轴线为摆动中心能够摆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构件上;及返回机构,设置于所述摆动机构,对所述第三构件附加使所述第三构件向摆动方向的初始位置复位的力的。另外,在上述盘式制动装置中,可以是,所述返回机构在所述摩擦垫与所述圆盘转子的所述摩擦面分离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三构件定位在所述初始位置。另外,在上述盘式制动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初始位置是在所述摩擦垫与所述圆盘转子的所述摩擦面分离的状态下所述摩擦垫的摩擦材料与所述摩擦面平行的位置。另外,在上述盘式制动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初始位置是所述第二构件的摆动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三构件的摆动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一致的位置。另外,在上述盘式制动装置中,可以是,所述返回机构具有产生所述复位的力的弹性构件。另外,在上述盘式制动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摆动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二构件或所述第三构件中的一方的摆动轴,所述弹性构件介于所述第二构件或所述第三构件中的另一方与所述摆动轴之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动钳对与绕着旋转轴线旋转的圆盘转子的摩擦面相对的摩擦垫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构件,设置于车身侧的固定部;第二构件,经由滑动机构能够滑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构件上;第三构件,保持所述摩擦垫,经由摆动机构以沿着所述圆盘转子的径向的摆动轴线为摆动中心能够摆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构件上;及返回机构,设置于所述摆动机构,对所述第三构件附加使所述第三构件向摆动方向的初始位置复位的力。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盘式制动装置、制动钳起到能够抑制异常噪声这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沿着制动钳的摆动轴线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制动钳的概略主视图。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动作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说明销间隙和碰撞声减少性能与低鸣音减少性能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线图。图6是说明比较例的盘式制动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1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表示变形例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并非通过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专利技术。而且,下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置换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沿着制动钳的摆动轴线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制动钳的概略主视图,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动作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说明销间隙与碰撞声减少性能、低鸣音减少性能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线图,图6是说明比较例的盘式制动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1是说明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动作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3是表示变形例的盘式制动装置的返回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I搭载于车辆,并对能够旋转地支承在车辆的车身上的车轮施加制动力。该盘式制动装置I具有浮动型的制动钳5,通过由支架6支承的气缸7而向圆盘转子2按压摩擦垫3、4而产生制动力。该制动钳浮动型的盘式制动装置I中,气缸7相对于支架6支承为在沿着车轮的旋转轴线Xl的方向(以下,有时称为“旋转轴线方向”)能够滑动移动。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I中气缸7成为分割结构。盘式制动装置I将该分割的构件以规定的位置关系连接成彼此能够摆动。由此,该盘式制动装置I例如实现在行驶时、制动时等产生的异常噪声的抑制。具体而言,盘式制动装置I具备圆盘转子2、一对摩擦垫3、4、及制动钳5。制动钳5具备作为第一构件的支架6、气缸7、滑动机构8。气缸7具备作为第二构件的第一气缸构件70、作为第三构件的第二气缸构件71、及摆动机构72。圆盘转子2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圆盘转子2与车轮成为一体而绕着车轴的旋转轴线Xl能够旋转地设置在车轮侧。即,圆盘转子2以旋转轴线Xl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摩擦垫3、4是分别与圆盘转子2的两侧的摩擦面相对地设置一对的摩擦构件。制动钳5使摩擦垫3、4与圆盘转子2的摩擦面相对而进行保持。制动钳5如上述那样包括支架6、气缸7、滑动机构8等而构成。制动钳5中气缸7对摩擦垫3、4进行保持。并且,制动钳5中该气缸7经由滑动机构8能够滑动地支承在支架6上。由此,制动钳5能够将该摩擦垫3、4按压在圆盘转子2的摩擦面上。更详细而言,支架6设置在车身侧的作为固定部的悬架60上。支架6设置成使气缸7能够滑动移动,换言之 ,能够滑移移动。支架6经由悬架60、中间梁等而固定在车身侧。支架6经由螺栓等而紧固(固定)在悬架60的安装面61上。在此,安装面61成为与旋转轴线Xl大致正交的平面。支架6在圆盘转子2的旋转方向前后两侧具有一对套筒62。并且,支架6在各套筒62分别形成一端部开口而另一端部闭塞的作为凹部的嵌合孔63。各嵌合孔63沿着圆盘转子2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而形成。气缸7在保持有摩擦垫3、4的状态下伴随着驾驶员的制动操作而进行滑动移动,从而使摩擦垫3、4接近圆盘转子2,而能够按压于摩擦面。气缸7如上述那样包括第一气缸构件70、第二气缸构件71、摆动机构72等而构成,并且还包括按压促动器73而构成。气缸7将第一气缸构件70和第二气缸构件71分体地构成,它们经由摆动机构72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第一气缸构件70经由滑动机构8能够滑动地支承在支架6上。第一气缸构件70在圆盘转子2的旋转方向前后两侧设有一对臂部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井一敏五味三喜男田上顺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